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回忆里的仲夏 ...
-
C市的夜晚被路灯静静点亮,晚风带着丝丝寒意。
温禾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夜景。
直到公交车行驶至c大附中,温禾才猛地缓过神。
学弟学妹们正嬉笑打闹着从校门走出来,温禾曾经常光顾的书店正亮着微弱的灯。
本来没多少人的四十五路公交,一下子拥挤吵闹了起来。
一切都让她熟悉的心悸。
不过两年多的时间,也足够让一切变得陌生。
温禾家,算是在附中的学区里。五年前,她也曾恳求爸妈给她落个重点中学的学区房户口,或者想什么法子把她塞进c市任意一所重点高中。
可惜是她不是电视剧里什么问题都能轻易解决的女主角,也没人给的了她童话剧本。
她最终还是五味杂陈的来到了这里。
也不出她所料,同学们志向不在拉帮结派,就在勾心斗角。
她曾经在校门口看到同班同学被一群人拽着头发托进马路对面的小区。
也曾在升旗仪式上听到教导主任说,某班某某,从家里带了扳手,趁课间休息故意砸伤同学,给予开除处分……
温禾能做的只有埋头读自己的书,小心翼翼,尽力模糊自己在附中的存在。
比起对霸凌的畏惧,她对这里的人更多是不屑。
她从来都清楚,中考不会按学区分学校。,只要中考一结束自己会离开这里。
同学们在倒数还有几天放假,她数着还有多久毕业。
也有个别同学想跟她交朋友,但她大多时刻不是闪烁其词就是装聋做哑。
当然,如果有人来没事找事,她也必定让对方付出点代价。
如果日子一直这么平淡的继续,直到她中考考进进Z中,其实也不算太赖。可以称得上是逆袭爽文了。
直到初二某天下午,班主任突发奇想,决定换座位。
温禾听到要换同桌连头都懒得抬,她在附中换得同桌可以凑几桌麻将了。
结局不是撕破脸,就是彼此装作对方不存在,相安无事。
不过这次的新同桌-盛行西,好像成绩不赖,上次考试的排名在自己前面。
哎,不打扰她学习就行。
许多年后,温禾还是会回忆起那个夏日里阳光明媚的下午。
有人捧着一堆书,跨着书包,来到她身旁。
她正打算用从学校门口买的绳子编十字架。一个温和的声音说
“:唉,你这编的不对,这根绳子要从这里穿过来…″
男孩好像有点外向,直接拿过温禾手里的十字架就编了起来,留温禾一个人望着他手里娴熟的动作无语凝噎。
之后的时光,十分轻轻愉快,温禾只能记得一些拼图般的零碎片断。
她和盛行西在不重要的课上递纸条吐槽后座的两个烦人精,结果温禾看到纸条上盛行西写得话笑得发出了声,被老师点了名罚站,下课后又被盛行西狠狠嘲笑一番。
初三,温禾拿着妈妈同事的女儿给的Z中高一入学分班考试题,跟地下党接头一样悄悄递给盛行西。
做为交换条件,盛行西放学后骑车载温禾一程,温禾节省时间在后座背古文和单词。
温禾始终坚信他们是同一种人,不会在附中这种地方自甘堕落,更坚信他们一定会在Z中重逢。
初三那年,是温禾最刻苦的时光。
以她初二时的成绩,进入重点高中基本是板上定钉。
她原本的想法,是只要离开附中,去c市的任意一个重点高中就行。
某一天,前桌的两个男生突然聊到以后的打算
“咱俩又不是盛行西,c市的高中随便挑。
“对了,盛行西,你打算考哪个学校?”
盛行西边写数学题边回了一句
“我吗?大概报z中吧。”
“牛啊,以后肯定是z中精英班的……发达了别忘了哥们啊”
或许盛行西当时只是随口一说,但一旁的温禾却当了真。
温禾一直不愿意承认:她在初三这一年发奋学习,是为了能和盛行西在z中精英班重逢。
她知道z中每年都有两个精英班,就算她考上了,这件事也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会发生。
能和盛行西继续做同桌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但她愿意为这百分之五十的概率赌上一把。
她自己也说不清缘由,她只有一个想法:她想和盛行西继续做同桌,或者让盛行西坐在她前后左右都行。
就算赌输了,她也没有什么损失。她起码可以进z中最好的班,跟盛行西继续做同校同学。
可人算不如天算,散家再精打细算也扳赢不了名为命运的庄家。
中考前,盛行西突然说自已要去别的省上高中。
“毕竟,Y省的教育资源更好一些,是大家的共识。”
中考最后一门,温禾在等待进校门的时侯偶遇了盛行西。
跟着急对上一场□□的同学不同,盛行西的神情出奇的轻松。
温禾便知道他出去读书的事算是尘埃落定了。
温禾在盛行西在考场的教学楼前告别。
她走了几阶台阶后突然停步转身,看到盛行西正在走向对面的考场。
就在那刻,温禾突然意识到,她和盛行西之间一直存在“时差”。
不仅仅是C市和Y省的一个小时。
她回想起初二的时候,市里突然要检查素质教育成果,附中破天荒地安排了一个时间段让同学们下围棋和象棋。
无论是围棋还是象棋,盛行西都比温禾棋高一着。
盛行西甚至一边下棋一边给温禾提示:
“你再不把“士”挪开,我就“将”军了。”
温禾望着盛行西走进对面的那栋考场楼,怅然若失。
她明明什么也没做,却好像在棋盘上落错了重要的一子。
八月,温禾到z中校门口看今年高一的分班名单。
没什么意外,她在精英一班的名单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很好,起码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下意识望向了二班的名单。
她看到了盛行西的名字。
她知道,这个隔壁班的同学,不会来报道了。
八月,空气中的炽热还没有完全散去。
夏天,已经悄然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