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暂时的平静 ...
-
本来此次风波也只是皇帝的一念之间本来也有隔三差五就会有立皇子的风波,本算不得什么。结果一日之内立皇子的折子像雪花一样堆在了皇帝的案台上,还全部是拥护裕殿下的,恰逢西北的赈灾款子被贪污一事几位大臣被弹劾,好巧不巧这几位大臣又都先皇后的娘家人也就是裕殿下的舅舅们,凑在一起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皇帝给出的罪诏是结党营私,,7岁的裕殿下还小也没有交由三司和刑部,只是由东厂负责。所以这件事可大可小也全看皇帝的心意,
我借着太妃娘娘的的由头匆匆进了宫,太妃娘娘年纪大了,我伺候娘娘用过膳后,便去了公主的寝殿。几日不见昭宁又清瘦了些。“我今日听说你来给太妃娘娘请安,就早早的等着你”我正犹豫着怎么开口昭宁冲我扯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想必你这么急进宫,是听说了裕殿下的事。殿下没事。现在喂了些药,刚睡下”我听闻殿下没事,又见到了昭宁,心下稍微觉有了些疑虑“怎么回事?不时准备了白银么?”有些话不能明说,我心想不是准备了白银为何什么还要如此自伤。在听晏云和我说殿下中毒之后我就觉的不对劲,十一向来谨慎。蒋娘娘内边不会在这个时候加害皇子。哪怕是东厂想下手内阁也不会无动于衷,内阁虽然和东厂狼狈为奸,但是内阁在储君的意见上一直是立长立嫡这点没有动摇过,不然也不会等到这个时候。昭宁:“没有办法,厂狱里的几个皇子伴读年纪还小捱不过刑,如果不做点什么我怕裕玦和我熬不过这次。银子我买通了锦衣卫陈检的门房,见你内天夜里就都抬进去了。这才出此下策。”好在陈检拿了银子还算办了事。我转了几步默默理清了现下的局势。内阁里晏家一门独大,又与东厂陆淮南勾结。陆淮南与蒋娘娘走动频繁。想必是二皇子年纪还小蒋娘娘母家微弱比较好拿捏才动了歪心思。我父亲和三省六部的大臣一直是大皇子的拥护者,向来主张立长立嫡。锦衣卫的陈检倒是一心忠于圣上,只是近年来圣上为制衡各方力量先后给了东厂羁押和问询官员的职责,是以这次才敢把银子送进去,也就是赌陈检和陆淮南之间的龌蹉。陈检也不愿意看这东厂越做越大,陈检为圣上效力多年。昭宁拢了拢身上的外裳多年的默契看我不做声便接着解释道“只要把皇子案的审案权从东厂移交出来事情就有余地,但是我信不过陈检这才会拿殿下的身体犯险,以后的路只怕是越来越难走了。”
隆冬,边界鞑靼退兵。皇宫内皇帝眉目舒展,大手一挥赏下几顶“鹤冠香叶帽”众大臣哭笑不得感恩戴德的收下扣头谢恩。
见晏祖父下朝时每每带着道士的香叶帽晏云的脸色越发阴沉不定,时不时就因顶撞不孝被罚跪祠堂。我偷偷摸摸趁着没人的时候端着点心溜进祠堂,“喵~”见没人才小跑过去“我还想哪里来的小野猫。”我面色不愉“祖父年纪大了,你少说几句就不需要小野猫给你送吃食了,扰的人睡不好。”晏云大口塞着糕点“你看看他像个什么样子,内阁首辅不带官帽,整天带着道士的香叶帽。”我便伸手捂住他的嘴“怎么还嫌罚的不够是不是”晏云感受着捂在嘴上的柔嫩不自觉的伸出小舌舔了一下。我一惊收回手转身就跑后边还能听到后面晏云痴痴的笑“你的糕点还没拿走,别跑啊......”
年关将近,西北大旱。秋日里没收成,冬日这会冻死,饿死的不少。流寇成灾。几条折子上来,皇帝为了安抚下旨开仓放娘。户部几道折子上去就是“没钱”这不宫里从娘娘们从上到下全部开始缩减开支。民间的日子也不好过,只不过我在晏府,是感觉不到这些的。这日晏祖父下朝回来之后,把家里的管家和老爷和几房长子叫到书房。第二天,家里的后花园路上的夜明珠就被拆下来运到了宫里。我把这件事回母家探望刚生产完的嫂嫂时告诉了长兄。从长兄口里才得知,宫里的娘娘们缩减开支,因为膳食和煤炭的时时扰的皇帝都受不了跑出来图个清净,不知道哪位大臣的安排皇帝外出游玩的高楼上俯视京城全景就看到了晏家闪闪发光的夜明珠。说到这长兄有些得意,又仿佛想起来什么似的看我的脸色。我不介意的“看我做什么,圣上一定是想京城内竟然有人比我还会享受还真是该杀。”说完嫂嫂怀里的小娃娃也跟着大家一起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父亲这一年见因为立太子风波之后格外低调,每日都在苦练青词。
实际上徐侍郎在家用心搞文学创作,写出了皇帝满意的青词,皇帝心情好对徐侍郎的态度也改变了,经常叫他上门聊天。另一方面,不管人前人后,只要说到晏首辅,徐侍郎总是赞誉有加,还经常上门联络感情。
每每上门之时,虽然不会直接来看我,但也会偶尔收到母亲为我准备的衣物首饰带过来。前朝也好□□也罢在经历了这次风波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双方暂时处于休战状态。我手上拿着玉娘在口脂铺取回的十一公主手书只有短短几个字,和一块令牌。看过后将书信扔到了燃炉里。灰烬消失,脑海中还萦绕不去书信中的内容其一“查仇九”其二“此令牌能号令城郊外50佃户,必要时找打铁铺女儿调用护瑾儿自保用。”真正让我介怀的是信尾处的“不死不休”四个字。十一公主是没有办法裕殿下的位置先皇后过早撒手人寰,蒋娘娘的无孔不入。那我呢?
徐怀瑾陷入了沉思,在十一公主的心里,怀瑾是十一少年的密友。也是得力的助手还是一部隐棋,什么动作都不会有人想到徐怀瑾这个女人的身上。徐怀瑾本人并不贪念权势,她向往的一直入一户门当户对的人家做新妇,运气好的话官人升迁在为她也谋取一个诰命,生儿育女。往日里和十一的交往也是因为少年时的脾性相投。徐怀瑾收回心思暗想“事到如今,皆非我所愿。”不管西北怎么乱,边疆鞑靼怎么抢,眼下京城都是太平盛世。父亲手上也是没有私兵的。50佃户聊胜于无。但是徐怀瑾并不准备去查看。眼下的事还用不到这些。徐怀瑾先查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