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向往 ...
-
看过露水的文章之后,发现把小说区分为耽美和言情是一种很多余甚至乎很幼稚的行为。性别在她的文字里是那样的无力,在她笔下,一切都因为爱情而显得虚弱。
个人很喜欢她文字中的感觉,散发着日本文学中那种忧郁的散文诗的气质。我曾经在自己文中提过:一篇好文,技巧可以被模仿,故事可以被重复,创意可以被抄袭,惟独气质无法吞噬。露水的文,胜在气质。通篇氤氲着寒冷的温情,欲语还休,缱绻万千。
在这篇《霉》中(我很高兴,露水真的如我所愿将文名改为《霉》),波有如画中的天使,被神灵抛弃,所以堕落。看到波做番茄浓汤的时候,才发觉原来地狱也有温暖的,只不过这些许的暖意或许不够支撑片刻的温存。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很享受那种居家式的惬意。从开始波拿错了雅的衣服,到后来他为他煎流质的鸡蛋。没有惊心动魄的剧情,只是感觉温暖。如果不是面包上的点点霉斑,雅睡梦中的低沉梦魇,或许我会一直微笑着看完文章。可惜,雅的黑色风衣虽然很美,却是便宜货色,就犹如他们的关系一样,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和空气一样开始霉变。
这篇文,没有豪门子弟,没有显赫的剧情。只有两个生活在边缘的人,相互拥抱取暖,挣扎生存。但是露水没有让寒冷继续,却用她独特的文墨,抚摩一般触及人物灵魂。雅和波不象是爱侣,他们拥抱只因为寂寞或者寒冷。这种相互取暖的情景在缺乏人情味道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珍贵。细读之下,会发现这种寒冷不是来自天气,是来自心灵。寒冷,更加确切地说是冷漠。赚不到钱的老板对波怒骂,波只是轻佻地笑。他羡慕被砍断双足的鸟,即使是死也不会停止飞翔,只是偶尔也会因为被喝醉了的客人殴打,然后回家隐忍哭泣。如果说他的堕落是为了给母亲治病,那么在母亲死后他又何以轻松。他的坚持是为什么?
很多时候是佩服露水的,不仅仅因为她有勇气揭示寒冷,更因为她可以用温暖的句子接近残忍。“雅疼惜着这个年纪不大的男孩每次说出的话总象是一把伤不了人的钝刀,划不开皮肉,只觉得疼。”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露水,她的文字总是恰到好处,触到痛处。她突然的笔墨贴切得让人找不到词汇来代替。
我不知道怎样来给这篇《霉》写评,因为我说了她胜在气质。气质向来是无法言寓的。特别是她在文章最后突然地煞尾,貌似脱离苦海的波和雅几乎同时辞职,相约一同离开的诺言遥远得不够真实。“你想怎样的城市?”“干燥的地方。”这样的对话作为结局,回味无穷。就好象我一直喜欢的斯皮尔博格的电影一样,黑白的影象在结局的时候突然地换成彩色,带着向往。露水似乎也在营造这样的气氛,却多了份感伤。这也是气质的一种吧,我更加怀念起那在潮湿的空气中互相疗伤的两个人来。
干燥的地方,清冷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