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1、第 121 章 ...
-
所以最好的人选就是嘉和夫人和明容夫人,毕竟明容夫人有宁妃这个助力,她背后代表的就是寒门。
姜若送走了陵容,独自倚在床上叹了口气:未雨绸缪,她也变得自私了。
后宫,当属嘉和夫人、明容夫人和宁妃膝下的皇子出众,他们母家被淘汰,在玄凌心里留根刺,也算是成功了一小步。
予漓本身就不大聪慧,再加上他那个性格木纳的娘悫妃,母子俩基本上就是个小透明,如果予漓以后还没啥太大的变化的话,基本上也就这样了,而且很有可能玄凌会提前放悫妃出宫,让她和予漓在宫外的王府定居养老。
予澈背后代表的是世家,自本朝建立起,各代皇帝就开始打压,但源源不断,就跟割韭菜一样,打压下去一茬又有新的一茬接上来,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玄凌登基起打压得更加严重。
先帝时,前朝世家的势力不足和皇族相比,那些子弟们都只能蛰伏起来。如果不是先帝脑子抽了,扶持崔佳做了继后,又把玄凌记在崔佳名下成了半个嫡子,世家们还不会弹冠相庆,来庆祝他们即将再次复起的舞会。
立崔佳为后,改玄凌玉碟是先帝做的最蠢的事。先帝晚年,哪怕是寒门也有人希望立正统为太子,再加上世家在朝中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即使不在重要官位上其影响力也不可小觑,玄凌被立为太子势在必行,而先帝又一心以为自己还能活很多年,能活到废太子的那一日,太过自傲,顺水推舟应下。
玄凌年幼登基,摄政王虽然手握兵权,但名声并不好,朝中的文臣不服,只能请了桃林天下的崔家人来帮着说和,果然朝堂上肃静不少。摄政王妻族乃是来家,纵然来家再一心为了皇帝,但人家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于是崔家、来家联合其他世家往朝廷里插人。
玄凌一开始亲政时,把他们给骗了过去,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把持了整个朝堂,恢复到了先帝时期的样子。近些年,玄凌开学院,设义学,培养了不少基层人手,假以时日必定能把世家这个毒瘤彻底清理出去。
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皇室。每当玄凌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可笑。昔日汉武帝为了打压另一波世家不惜扶持起另一世家①,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始还好点,到了后来,这种制度逐渐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幸好有了科举制,从一定程度上给了寒门机会。
所以无论如何,只要不到万不得已,玄凌是不会选择予澈作为继承人的。
姜若觉得,在玄凌眼里,他首先可以选的是予澄(眉庄所出)、予沛(文氏,明容夫人)和予灏,其次是母家为世家旁支的予沐,最后才是予澈跟予漓。
①:这里说的是,汉武帝为了打压陈家,就是陈阿娇娘家这些家族,扶持起了另一个家族,他还有别的手段一个是进行□□上的消灭,直接任用酷吏来杀人,二是逼着豪族对皇家表示忠诚,让豪族们出钱出力去给皇帝修陵墓,而且是举家搬到陵墓所在地,这样一来,豪族就不会在地方上形成势力,而等豪族把陵墓修好后,豪族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这种方式对于直接的□□消灭来讲要人道很多。但这两种方法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豪族问题,因为市场的天然规律,豪族总是倒下一批过了几年又发展出一批,所谓铲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修建古墓这件事儿从刘邦开始就有了,所以就有了五陵豪杰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