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学堂 ...
-
第一章学堂
现在想起来,那时大概是1937年的春天,我进了学堂。说是学堂,不过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先生,在自己家办的私塾而已。我上面有三个姐姐三个哥哥,干农活的劳力够了,加上我又小,家里花了一斗米把我送进了先生家。
先生是个很和蔼的人,但碰到调皮的孩子还是会用戒尺来教训。学习的内容也很简单,现在我还能背出那时学的一些儿歌。我的字常常被先生夸,那时大家一起练字的时候场面真是温馨而令人怀念的。只听到研磨和纸张的声音,先生背着手在我们中间走来走去,阳光透过窗户晒在我们身上和纸上,宁静久远地仿佛能听到时间的慢慢流去。
下课时是我们的最爱,一般都会跑到院子里去玩。玩什么的都有,不过大多孩子都没有自己的玩具,就地取材玩些打官司草啊,小石子啊,也有拍皮球的。女孩子们一般会踢毽子。我们中间有三个女孩子,总喜欢凑到一处讲话。可惜她们来了没多久就陆续走了,听说一个是因为有了小弟弟要回去带;另一个是因为家里没人烧饭,她每天都要早回去烧饭,走来走去太麻烦,索性也不来了。最后仅剩的那个因为没有了伴终于也不肯来了。
我第一次见到林晏便是在一个玩性正酣的下午,我和阿虎正在争嚷谁了打官司草更厉害,不经意间看到一个白色的人影在大门口晃过。仔细一看,却是一个男孩子正要踏过门槛走进来。他穿着白色的衬衣,脸上透着好奇,却也不害怕。尽管我那时只是个7岁的孩子,却能马上感觉到他浑身散发出一种和我包括哪些同伴们不一样的气息,干净却离我很遥远。
后来听得旁人议论,说道什么“林少爷”,什么“县长的儿子”,还有什么“来乡下老家”。我自己半推半猜,觉得他肯定是村东头那个大地主家的少爷,原因是那家老爷也姓林。而事实证明我猜对了。
当天放学回家,我一直在想着白天遇到的那个在学堂门口一晃而过的白色身影。在村口的羊肠小路上茫然地走着,甚至连前面一群朋友大笑着去揪李老头的辫子都没有兴趣参加了。李老头是个很怪的老头,他有着和大家不一样的头发,穿不一样的衣服。他留着惨白的一条辫子,在背后随着他蹒跚的步伐一晃一晃。那件灰色的长袍也遮不住他日益弯曲的背。当我们这群孩子跟着他妄图揪到他辫子的时候,他就举起手杖朝我们挥一下。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不会真的打我们,于是哄笑着躲开后又想苍蝇似的去而复返。
第二天,大家口中的林少爷竟然出现在了先生家。他站在前面大大方方微笑地看着我们,我突然觉得窗外的无限春光一下蔓延到了室内,甚至在千方百计地涌入我的身体。我盯着他的笑脸,无端就觉得他像阿婆故事中的神仙,有一种奇怪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