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国羽出来一个? ...
-
秦玫莎昨天在初赛取得了胜利,用自己暴力的冲动打法击败了印度名将。
同时,凭借着赛后沉稳、大气、可爱的形象,赢得的一大波的球迷的喜欢。
赛后记者问她,对接下来的半决赛有什么期待,她也只是睁着眼睛微笑着谦虚地对你说,希只望自己一局一局的拼下来,不轻言放弃。
赛场下谦虚可爱的与场上霸气的球风完全不一样。
这样可爱的小妹妹,怎么能不让常年只能看到严肃选手的记者姐姐们爱上?
接下来的比赛,只要是随机拍选手精彩时刻的摄像头能捕捉到秦玫莎,那秦玫莎就一定会出现在转播屏幕里。
8进4赛程的头一天晚上,秦玫莎为了屏蔽大家对她的赞赏,只能自己跑到训练场来待一会。
她自己其实没想到自己能接连打败两位名将,赛前,还觉得自己有点霉,抽的签都是硬茬。
明天,对战的是日本的队员,那位运动员的特点是超级能抗,不怕速度,就喜欢跟你打持久战。
秦玫莎想到自己可能是在技术上没有她精湛,只能用发球,以及变换的战术,她对我不熟悉,别用前两场比赛用过的,换技战术需要频繁,可能会有一些胜利的机会。
秦玫莎在训练场上,热身后,自己准备练练发球。
旁边的场地也一直在进行击墙训练。
她从进门就看见了,是现在的男单世界之一,陈臻荣。
秦玫莎在省队的时候,他就已经出名了,他是和她同一个省出来的球员。
不过,他在十岁的时候就进了国家队,十五岁拿到第一个冠军,十六岁就开始和老将对打。
他虽说现在才二十一岁,可已经是花季老将了。
“秦玫莎,你要不要和我们对练一下”。和陈臻荣一起准备双打的队员说。
莎莎满脸疑惑,“我?”
“就是你,你那球风暴力,可以充当陈臻荣他们明天要对打的球员”,他指着陈臻荣,“你看就我们三个,来两轮回合,刚才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呢”,这哥哥生怕她反悔,说完就跨栏过来拉她。
秦玫莎正愁没人对练呢,这样的机会她求之不得。
她拿球准备发球,对面的男生正在严阵以待,坚毅的眼神表明他对这颗球的决心。
面对强劲的对手,人们总会生长出不一样的能力。
第二天,秦玫莎在遇见日本选手时,运用了头天晚上击球时,男选手的击球手法,以及发球时的技术。
她幸运地挺进了四强。
赛后,记者例行采访。
“莎莎,你觉得今天表现怎么样”
“我觉得对家选手今天表现很棒,我们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表演”。
“你觉得今天自己为什么会赢,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
我今天还是发挥得比较好,针对对家选手,也是采取了一定的技战术。
好的,恭喜莎莎,今天辛苦了,祝愿你接下来取得你想要的成绩。
秦玫莎挎着训练包往比赛场地走,刚找到座位,准备坐下喝口水。
陈臻荣从她身后的安全通道走来,把自己的包放在她的腿边,说了一句,帮我看一会儿包。
嗯,莎莎望着他去签到的背影,在心里回答。
外边回酒店的班车开始催着走人,陈臻荣一回来,秦玫莎就开始往外走。
她身后,跟她道喜和道谢的话自然也没到她的耳里。
他自然也没有机会将她落在自己包上的熊猫挂件送还给她。
秦玫莎没想到自己会获得这次女单冠军,即使自己很渴望 ,也做了很多准备。
自己成为羽毛球国家一线队员才半年时间,这次有资格赛的机会,还是队内给自己的一次锻炼机会。
今天的对手是自己从小就认识的李莉,没进国家队之前,两人就经常在省队比赛里相遇,两人的技术打法不一样,但都对对方很熟悉,两人的胜率都是各占一半。
今天最后一局,两人已经打到了21:21,自己最终能拿下比赛,也是因为自己敢于出手,用直球进攻完成最后两球的结尾。
两人实力相当,不相上下,自己胜在心态的把控上。赛后记者采访时,自己这样说道。
秦玫莎想起今天在记者会上,大多数的记者对自己的好成绩也是存疑的。
“莎莎,这次你靠心态赢了,那下一次你觉得自己还能有这么好的心态吗?”
“莎莎,你觉得自己的好心态可以一直持续吗?”
记者的提问带有一定的针对性。秦玫莎如果顺着话答“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没赢,下次再赢回来就行”,绝对有媒体会说,她嘲笑李莉输给她。这是媒体课上好像是学过的。
秦玫莎看着面前的一群记者,突然就不知道该回答哪个问题了?
她挠了挠头,垂下眼问蹲在地上举话筒的记者,“哥哥,你刚才问什么?”
赵炳勤作为一个新晋打工人,说实话,今天采访都还是被临时拉来的。
他看不得一个小姑娘被人欺负,他盯着她的眼,“你今年几岁了?”
秦玫莎听着这个问题更蒙圈,但她还是如实回答,“十五岁,过几个月满16岁”。
赵炳勤听到回答,笑着对她说,“年轻有为,祝贺你今天获得冠军,祝你前程似锦”。
她听到这样的回答也知道采访结束了,感激的向蹲在地上的记者点头,离开了记者招待室。
有人对自己存疑,也会有人支持自己,自己只需要打好自己的每一场比赛就可以了。
秦玫莎在熬夜看比赛录像的时候暗暗地想着。
下个月是卡塔尔国际公开赛,又有一次机会,平时得加紧练球。
“莎莎,明天还要归队,快睡了”,室友姐姐已经催了一两次了。
秦玫莎赶紧应声好,收拾好设备,利落地爬上床准备休息。
睡在床上,秦玫莎脑子里也没停止思考。
过来一两分钟,隔壁床传出声音,“莎莎,明天咱们归队后,你说,教练组会给我们安排教练吗”?
秦玫莎也不知道,“可能会吧!但不知道可以进谁的组”。
室友姐姐声音里带有一丝沮丧,“希望分得到教练,没有教练就没人分析战术,提升技术,自己一个人也弄不来”。
她停了一会,又说道,“你一定可以,这次比赛打了一个这么好的成绩”。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队里打球的,都是自己外聘请的教练,咱们队里固定的教练本来就少,很多队员都没有主管教练。而且一个教练肯定是带一个队员才能更上心,咱们队里现在好像没有一个队员都没有的教练了,很多都是一个教练带两三个队员”。
她在床上翻了身面向莎莎,“莎莎,我觉得你这次有点悬,你要早做好打算”。
秦玫莎还没来得归队看自己是否有教练,自己在接下来的卡塔尔公开赛中又击败了今年风头极盛的澳洲籍华人封艺。
她在那段时间,风光极了。
同时,她害怕被嘲笑的声音一直没来。
除了体育版块的新闻,是称赞自己的文章。
连最大的头条新闻,都有一个专门的时间段宣传,标题还尤为霸气。
“国羽出了一个秦玫莎!”
秦玫莎没想到这次的新闻报道出来,对自己的赞美多于打压,一时之间还是有些高兴的。
她跟自家母亲大人,发微信的时候,都有时间调侃两句了,“妈妈,我的好妈妈,你也信,你的女儿还没被摧残成少年老成的老姑娘呢”
秦玫莎的母亲,“可看新闻上播出的你好像是变得更加稳重了,我已经一年多没见你了,平时视频不觉得,现在才觉得,我的女儿是老姑娘了”。
秦玫莎这就不服了,我咋就成老姑娘了,“妈妈,你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三个月后才满十六岁呢!”
秦妈妈也不再理自家女儿说话,直接说出自己这次视频的主要目的,
“莎莎,这次你的教练该定下了了吧!”
莎莎愣了愣,“没这么快,而且现在我们队里教练不缺队员,我也不知道,接下来听安排”。
秦妈妈自己也在规矩较多的单位里上班,知道长期形成的体制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知道叫女儿去问问这些事情,不过是增加她的烦恼。
她也不再说这件事情,只嘱咐她好好打球,不要受伤,其他的事情别管。
秦玫莎说不管就不管,等她发现大家都有主管教练,只有自己没有教练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后。
平时,大队都会有固定的训练活动,等训练活动结束,运动员都会自己加练,秦玫莎给自己的加练一般都规划得很好。
她的训练项目都是从比赛中找出自己的失分点,应该提升哪几个方面,再练哪些项目。
她在两个月内将自己的失分点都练得差不多了,想找人来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谁知道她竟然找不到一个人来给自己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