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
姜舒跟魏英红两人慢慢悠悠走在路上,她们两个都不用上工,所以并不着急,这会儿可以散散步聊聊天。
“你说他们是怎么回事?我怎么感觉他们带走的那几个袋子装的是粮食呢?”魏英红有点不解,有的袋子外面能看出一点形状,她感觉那有点像稻谷,密密麻麻一粒一粒的。
又觉得不太可能,现在哪有一家能有这么多粮食的?大家都是地瓜芋头混合着淮山当主食吃的,谁家有这么多稻谷,都能天天吃细粮了。
天天吃细粮啊,多么美好的日子啊,他们家就两个人,吃得最好时也是跟粗粮各半掺着吃呢。
“粮食?”姜舒不明白。
魏英红迟疑了下才点点头,“有点像,他们提着的布袋,有点像我们晒完稻谷,把粮食装在布袋里的样子。”
姜舒还是不明白,“那些很多吗?”姜舒不知道这时候是怎么分粮的。
魏英红奇怪的看了她一眼,随即又想起姜舒快过年时才下乡的,那时候都分完粮了,不知道也正常。
遂细细给她说了这边的情况,“青湖大队日子还不错,一年能种两季稻,除去每年上交固定的公粮之外,每个社员还能分到360斤左右毛粮,收成好时能分个400斤出头,但是这些粮还要打成精粮,这样一年下来也就只有250斤左右的精粮,那哪里够吃的?幸好这边的其他粗粮收成还不错,社员才能每天吃饱饭,但那也是收成好的时候。”
“十几年前时都不敢想象这会能吃饱饭呢,我还没下乡时,在家一个月的粮食供应只有18斤指标,天天饿肚子,根本吃不饱,哪有在这日子好过,一个月加上粗粮能有四十几斤呢,这日子已经很好了。”
说到这魏英红感叹一声,都说城里好,可哪又知道,在城里吃都吃不饱,有钱没粮票都吃不上饭。
姜舒默默听着,一边听她说一边在心里换算,250斤细粮365天,一天也只能吃0.68斤,这怎么够吃?
感叹完魏英红继续说道,“我做习惯了活,也能大概看出来一袋子多少重量,你看从三队长家搬出的那几个袋子,一袋大差不离也有一百斤左右,整整五六袋呀!那至少也是有500斤的。”
说到这,魏英红停住脚步看向姜舒,“你知道现在有句话怎么说的么?”
姜舒不明所以,“什么?”
“够不够,三百六!”魏英红笑着说了一句。
“什么意思?”姜舒一头雾水,听不懂。
魏英红又慢慢往前走,然后才开口说,“意思就是一年360斤粮食够不够吃!”
“这是规定的指标,三队长那500斤粮太多了,那是不正常的。现在是四月份,再过两三个月就要秋收了,按理说这已经是他们家全部的粮食了……”未尽的话,不用她说得太明白,相信姜舒也能听懂。
姜舒瞪大眼睛,“你是说?”偷粮?是她想的那个样子吗?
魏英红面色复杂,“也有可能是私种粮食。”
“算了算了,别胡思乱想了,具体看晚上村长开会怎么说,也许不是呢!”魏英红虽然觉得不大可能,但心里其实是有一点肯定的。
姜舒点了点头,她对于三队长一家没什么好印象,他们家怎么样也不关她什么事。
很快,两人不知不觉中走到了魏英红家,姜舒把她送进屋,这才转身回去。
时间很快来到了晚上,村里开会还是在晒谷场,姜舒有心想拿个凳子坐着听,在她心里,但凡是开会,总是时间很长。但是想想要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样做,那也太显眼了,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结果确出乎姜舒的意料,村长开会并没有废话,一上来直接开门见山,“三队长一家私自上山开荒种粮没有上报,自今日起就不再是三队长,村里对于他们有另外的安排。以后村里各个社员要引以为戒,不要以为不会被人知道。”
说完后给了众人一点反应时间。
底下的社员一下子炸开了锅,他们没想到会是这个情况,怪不得三队长一家经常看不到人呢,也不知道是在哪开的荒?
还瞒得这么紧,要不是有人举报,村里还没人知道呢。
姜舒没想到真的如魏英红所说的一样,三队长一家还真是……
“这三队长一天三餐,顿顿都是细粮吧?这也太美了!”林婶子的嗓门有点大,这带着羡慕口吻的语气,姜舒一下就听出来了。
“是啊是啊,怪不得沈婆子那么胖,原来吃得这么好!”
姜舒回想了下沈婆子的样子,嗯?不胖啊!黑黑的,干瘦干瘦的,这人真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姜舒朝刚刚说话的人看去,是个面色暗黄,短发微胖,中等身高,看着比沈婆子胖多了……
这……
没等多久,姜舒听见村长用力吹了下哨子,周围慢慢安静了下来。
“明天大家投票选一下新的三队长,你们晚上回去好好想想啊!就这样,大家回去休息吧。”村长说完这句话,吹了个结束哨子。
姜舒见状,也打算回去了,琴婶跟魏英红都没来,她一个人也没什么意思。
——
莫春燕一整天脸上都带着莫名的笑意,吓得林宛以为她也重生了,在试探过后,得到对方的一个白眼,林宛这才放下心来。
林宛可不想还有人重生,阻碍她过好生活。
这种经历,有她一个人就够了,不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凑热闹。
至于沈望一家的事,林宛只能笑着说活该,沈望他们一家私自开荒这件事,上辈子也有,只是穿越过来时,时间距离太久远,她已经忘记了,这会儿爆出来后,林宛这才想起来。
要是自己早想起来,林宛早就去举报了,哪能还让他们快活到现在。
只是上辈子这件事一直都没有被人知道才是,后来村长夫妻随军后,三队长偷偷摸摸用一些粮食换取了其他人的支持,当上了清湖大队的村长,众人虽然有疑惑,但是并没有多想。
也是那时候,林宛才知道,沈望他们居然藏着这么多粮食!!
就像林婶子所说的,沈望他们家确实一天三餐顿顿是细粮,只是吃细粮的只有三队长跟沈望,后来还多了一个她儿子。而林宛跟沈婆子,还是顿顿粗粮掺着一点点细粮吃。
想到那些日子,林宛眼里就生出恨,她不明白,明明有那么多粮食却不舍得让她吃,那么卡嗓子的粗粮,让她整整吃了好几年,直到改革开放,国家日子好过后,她才算是过上了吃干饭的日子。
不过为什么上辈子没发生的事情,这辈子居然被人捅了出来?随即又想到自己没有按照上辈子的发展嫁给沈望,这不也不一样吗?应该是这样没错,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自己没必要在意。
林宛被自己说服了,她不在去想这件事情。
而另一边莫春燕没想到三队长一家竟然这么蠢,在家里藏了那么多粮食。
去年下乡时,她偶尔有一次在山脚下看到沈婆子背着袋子下山,那时候莫春燕不以为意,以为她是上山采山货。
前两天才想起来这茬事,心里生出怀疑后,就再也止不住。
莫春燕在山上跑了两天,这才找到三队长家在山上开荒的地方,回来后又遇上了林宛要上县城的时候,不过林宛那人运气好,让她跑掉了,可三队长这边那地还在呢,这可跑不掉。
———
姜舒回到村长家时,村长已经到家了,两人已经坐在院子里等她回来一起吃饭了。
自从天气开始升温后,他们吃饭的地方就从屋里移到了院子里。
此时见他们在等自己,姜舒不好意思极了,冲他们嘿嘿一笑之后,赶紧跑到角落的水缸边洗个手再回来吃饭。
李琴琴已经帮她盛好饭了,等姜舒过来后,又帮她盛了碗汤放在她的位置上。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差点以为你走错路了。”说完睨了一眼村长,“你也真是的,自己一个人跑回来,也不知道等等小舒。”
村长无奈叹气,他刚刚已经跟她解释过了,原来没听进去。
姜舒赶紧插话说道,“村长哪里看得见我?底下很多人的!是我自己走路慢,要不然我也早就到了,琴婶你可别怪村长,不然我多不好意思啊!”
李琴琴噗呲一声笑了出来,“我知道,我跟他经常这样,你别急哈哈哈。”
随后又笑着问,“是不是很好奇三队长家的事?”
姜舒低头不好意思笑了下,“有一点。”她确实还挺好奇,他们一家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