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第 50 章 ...
星江是一座江南的小城。
清晨的星江,被飘渺又多情的薄雾给缓缓萦绕着。
朝阳在迷离的雾中露出朦胧的身影,努力地想要挣脱开一条口子,想要将光洒下它热爱的土地上。
宋琨玉他们正跟着谢阿姨的脚步,穿过挂着一串串黄色玉米与红色辣椒的长廊,前往晒台。
走过长廊,听脚步声落在深棕色的木板上,看不远处黛色的瓦与白色的墙彼此辉映。
靠近晒台,眼前是一片绚丽的色彩。
红色的辣椒,黄色的菊花,白色的腌萝卜条……
所谓“日出晾晒,日落收藏”,宋琨玉他们在这天光时分,便是跟着谢阿姨来晾晒这些让人看着就心生欢喜的收成的。
圆圆的竹匾里装着满满的作物,一个挨着一个的竹匾呈现给大家的是纷呈的色彩。
他们用金黄的稻谷摆出了“稻谷”两字,在辣椒身上刻画出它们的本名……
“笑”字,“乐”字也渐渐地露出来它们带着色彩的模样,无一不显示出大家丰收的喜悦。
圆圆的平平的南瓜堆叠在了一起,看着像是一个又一个的矮葫芦。
弯腰后起身,宋琨玉他们可以看到远处山峰里起起伏伏的云雾。
雾与光交织在一起,远处的青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犹如绵长岁月中一幅清韵永存的山水画。
待他们走下晒台,推开那一扇古朴的木门,踏上那条长长的青石板路,映入眼帘的先是一片绚丽的红。
那是一棵古老的美丽的红枫树,纤巧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飘扬的。
枝条上用红丝带系满了祈福牌。
祈福牌在风中翻了个身,时不时与隔壁的祈福牌碰个面。
“嗨,你的愿望实现了没?”
宋琨玉他们看到的那片绚丽,是色彩,也是愿景。
薄雾慢慢地散去,将蓝天白云还给了大家。
宋琨玉他们走过来一面斑驳的墙,墙上爬满了爬山虎。
红色,绿色,黄色的爬山虎共同友好生存在同一面墙上,用渐变的色彩给大家展现了生命的曼妙。
走上廊桥,头顶上俨然是一片由玉米和辣椒渲染成的颜色海。
甚至连檐边也被挂上了几串玉米,在桥下小溪中倒映出它朴实又可爱的模样。
[救……救命啊。我的心已经跟着大家一起去了星江了。]
[夏导他们到底是怎么找的宝藏地方啊?怎么个个都那么美!]
[当然是因为我们国家每个城市,每个地方都很美啊。]
[哈哈哈,我已经看着综艺记下了不少笔记了,等放假了就跟着孟老师他们的脚步去看看。]
[我也想去看看……]
[一起去看看。]
宋琨玉抬手碰了一下眼前的玉米,拨动了一下,它就开始摇摆起来,然后撞上另一串玉米。
瞧着,倒是颇有稚趣。
孟渊渟的眼睛里映上了宋琨玉的身影,随着他的动作染上了淡淡的笑意。
宋琨玉转头看身边的孟渊渟,轻声道:“夏导说待会我们去林阿姨家做编织,好像就是说要用玉米皮。”
孟渊渟看着他,轻轻地点了头,“嗯”了一声。
玉米早已停下了动静,再次安安静静地悬在廊下,无声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走吧。”
宋琨玉走了几步,回头看孟渊渟,下意识地想要伸手去牵他,却在意识到后无声地蜷缩回自己的手掌。
孟渊渟几步走到他身边,悄悄地勾了勾他的小拇指。
在不久前,那漂亮的手上还戴着一个银戒指。
林阿姨家摆满了用玉米皮编织出来的漂亮物件。
摆着红色的苹果和紫色葡萄的水果盘,放着一把艳丽的孔雀草的花篮,插着几支笔的笔筒,甚至连他们入座的蒲团,都是用玉米皮编制而成的。
林阿姨正在教大家用玉米皮编织蜻蜓。
[连忙跑去厨房,扒了我妈买回来的玉米的皮,我也要来学!]
[哈哈哈,我要编一只绿色的蜻蜓……]
[我觉得,首先得先学会……]
首先要用一根线将四片交缠住的玉米皮捆绑在一块,然后就如同编辫子一般,将下面长长的玉米皮编成一股,将末端减平,然后用掉下来的一小块玉米皮卷成蜻蜓的头……
宋琨玉是学的最快的。
只见那漂亮纤细的手指灵活地摆动着手中的玉米皮,然后一只活灵活现的蜻蜓就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我觉得,我学不会真的不能怪我,主要是大家的手都好好看,一个手控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夏导,夏导,你听到我的呼声了吗?能不能慢一点,能不能给个特写,我的手已经跟不上我的眼睛了。]
[哈哈哈,我成功了诶,看来我还是有一些天赋的。]
没想到孟渊渟倒是学的最慢的。
那双骨节分明的手的主人无措地拿着手中的玉米皮,还在努力地为蜻蜓的编织它的身体。
宋琨玉放下自己手中的蜻蜓,握住了孟渊渟的手,领着他将玉米皮穿过另一片空隙。
“是这样的。”
孟渊渟笑着看他,宋琨玉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人在演。
宋琨玉瞪了他一眼,想要抽出手来,却被孟渊渟握住了手掌一侧。
无奈,他只能继续“教”着孟渊渟将整个蜻蜓做好。
做一只蜻蜓的时间不需要太久,可宋琨玉却觉得有些难挨。
这都得怪眼前这个人。
“给你。”孟渊渟将做好的蜻蜓放到宋琨玉的面前。
[哈哈哈,四舍五入,这其实不相当于就是宋琨玉做的蜻蜓吗?]
[听过借花献佛,今天倒是看到了借蜻蜓献佛,我学到了。]
[蜻蜓我学废了,但是这个我会啊!!!]
宋琨玉:“我有啊。”
孟渊渟笑着看他:“有两个不好吗?”
宋琨玉想了想,将自己做的那个蜻蜓给了孟渊渟。
其实大家看着的,以为刚刚是自己在引着孟渊渟编蜻蜓,可事实上,后面一直是孟渊渟握着他的手将蜻蜓做出来的。
所以,孟渊渟给他的蜻蜓其实就是他自己做出来的。
而宋琨玉也将自己做的蜻蜓给了他,就算做是交换了。
温星苒戳了戳自己面前的蜻蜓,一只手捂住了脸,侧着头看还在挣扎着做蜻蜓的许言念。
“我牙疼。”
许言念看了她一眼,明白了她的未尽之意。
被甜到了。
他朝着温星苒笑了笑,又开始和手中的玉米皮搏斗了。
所以,真正不会的,原来只有他而已。
宋琨玉他们踏上回民宿的路时,天已经微微暗了。
有光从一户人家的窗户里透出来,落到了另一户人家的粉墙上。
长巷上种着柿子树。
柿子树褐色的枝条投影到了白墙之上,而树上挂着的饱满的红柿子早已压弯了枝条。
天色再晚点,家家户户都点起了自家檐前的红灯笼。
光亮所到,是温暖,也是归宿。
宋琨玉眼中染上了那一片灯火,转头问孟渊渟:“好美,不是吗?”
孟渊渟悄悄地握住了他的手。
“是,好美。”
两个人对上眼神,便忍不住想笑。
但孟渊渟却在想,真好。
宋琨玉这次,是从心底觉得,这百家灯火,真的很美。
……………………
听说,西藏雪域的每座山,每个湖,甚至每块石头,都是有灵魂的。
而在十二月的一天,宋琨玉他们也踏上了这片圣洁的土地。
十二月的西藏,天永远都是晴朗一片,大朵大朵的白云漂浮在蓝天之上。
有脸红红的孩子从他们身边跑过,不小心撞到了人,会露出一个纯净而天真的笑容。
藏族的男子多着长袍,腰间佩着一条毛织的腰带,金属漂亮的光泽在阳光下尽显无遗。
他们的头发往往会盘起,行动之间,露出黑发间一抹发绳的红色身影。
藏族女子的头发就往往编成辫子,发间点缀着漂亮的玛瑙和琥珀。
她们笑起来的时候,就像是那雪山上最美的那朵白云,纯洁而美丽。
除此之外,宋琨玉他们在排着的队伍中还见到了不少背着行囊的行人。
许是走了很久,才来到这片神圣而美丽的土地上,他们的脸上染上几分风霜的痕迹。
但无不意外,他们的眼睛里有着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热爱,如那雪山刚化的清水,反射出明亮的光,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他们的喜悦。
温星苒将手放在心口处,感受着自己激烈的心跳:“我怎么感觉心跳得那么快啊?”
“是天太蓝,云太白了吗?”
宋琨玉:“是高原反应吗?头晕吗?”
他们其实昨天就到了西藏,不过今天才出门,就是为了适应一下高原反应。
温星苒倒是摇摇头,朝着宋琨玉露出来一个笑容:“不是,宋哥,你看他们笑容好灿烂啊。”
“这里真美啊!”
[哈哈哈,妹妹,你不要激动啊!]
[我高原反应:头晕,胸闷。妹妹高原反应:激动,爱笑。]
队伍很快就排到了宋琨玉他们。
一位美丽而文静的藏族少女双手将一碗甜茶递到了大家的手上。
宋琨玉双手接过瓷碗,轻声道了声谢谢。
伴着清风,饮下这醇厚香浓的甜茶,听着耳边欢声里不太熟悉的笑语,会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
喝过甜茶之后,夏导带着大家去了一家书店。
书店的主人是一对夫妇。
美丽大方的妻子来自一个江南的小镇,在茫茫雪山下遇见了后来与自己携手一生的藏族丈夫。
丈夫有着一张轮廓分明的脸,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嘉措”,是大海的意思。
他们俩都是特别风趣热情的人。
陈姐领着大家参观书店。
书店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前面是看书的地方,后面是做手工的地方。
窗户边挂着一个彩色的风铃,风轻轻地拂过来,风铃在摇晃间发出轻轻的“叮~叮”的声音。
书桌上立着一个日历,整体是绿色,在暖黄的灯光下,看着漂亮又典雅。
日历旁立着一个橙色的书立,书立上整齐地放着几本书。
粉色和白色的格桑花插在一个好看的玻璃瓶中,花瓣在透过窗户的阳光下舒展,似乎美好时光就在此刻定格。
书架上摆着一排排的书,偶尔能看到有人穿梭在书架之间。
陈姐停下了脚步,指着雕花木架上的一个香薰蜡烛给大家看,朝着大家眨了眨眼睛,笑着道:“这些都是‘废物’做成的,你们信不信?”
瞧着大家脸上有些讶意的神情,陈姐和丈夫相视一笑,又环顾了一眼四周:“包括刚刚大家看到的风铃,日历,书立,玻璃花瓶啊,也都是我们用‘废品’做成的。”
“风铃的外壳是用塑料瓶做成的,里面放进一些彩片,在阳光下就有了彩虹的色彩。”
“书立是用牛奶箱做成的,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画上好看的图样。”
“香薰蜡烛和花瓶都取自用完了的酱油瓶或者酒瓶。”
陈姐笑道:“你们猜日历是用什么做的?”
她看了丈夫一眼,嘉措就为大家掀开手工室的帘子,带着大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揭露这个秘密吧。”
“欢迎大家来到手工室。”
果不其然,手工室里堆着好些空的牛奶箱,塑料瓶等,一对红红绿绿的矿泉水瓶盖在桌子上堆成小小的一座山……
更神奇的是,他们还在桌角边看到了好几块菜板。
[哈哈哈,我刚刚下意识就想去找菜刀了。]
[啊,我知道了,那个日历会不会就是用废弃的菜板做的,然后涂上一层漆。]
陈姐也跟大家揭晓了刚刚那个问题的答案。
她指了指触目可及的两块菜板:“答案就是它们和桌上的瓶盖了。”
陈姐:“我第一次来西藏的时候,是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的身份来的。”
“西藏的天和湖很蓝,云和山都很白,来这里的人特别多。”
“但是那个时候,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比较薄弱。”
“在游客离开,喧闹散场之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常常露出来疮痍的模样。”
“空了或半空的塑料瓶,各色的塑料袋,用过了的纸巾,渐渐地将这个地方染上了不好的色彩。”
“我那时看着眼前的一切,就觉得很难过。”
“怎么就会这样呢?”
陈姐说着,对着大家露出了一个笑容:“后来我就每年都会来一趟这里做环保,然后也认识了我的先生。”
“而且现在环保的力度,大家的意识都得到了提升,我们美丽的西藏的天会一直这么蓝,云也会一直这么白。”
陈姐:“后来我和先生定居在这里,开了这么一家小书店,然后和大家一起用捡来的废品做做手工。”
书店新进了一批新书,宋琨玉和孟渊渟俩人就正在用牛奶箱为它们做一个“家”。
宋琨玉将手上的一半牛奶箱往孟渊渟那边挪,孟渊渟也正在将他手上的牛奶箱向着宋琨玉靠近。
轻轻一碰,它们就在胶水的作用下粘在一起了。
宋琨玉将墨绿色的可以自粘的壁纸往纸箱上贴,抬眼问正在做着同样动作的孟渊渟:“这个颜色,画什么好啊?”
孟渊渟:“就格桑花吧,会好看的。”
宋琨玉弯了弯眼,笑着点了点头。
温星苒和许言念正趴在桌子上,努力地往菜板上黏上一个又一个的瓶盖。
[看着大家笨拙但认真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就……有点感动。]
[原来很多在我们眼中没有用的东西,是可以做成漂亮的彩色风铃,做成朴素又实用的书立的……]
[所以我们要讲环保,要讲废物利用,让我们生活的家园一直一直天蓝水清。]
中午的时候,大家吃了一顿丰富的午饭。
宋琨玉他们自己亲手做了一个糌粑。
糌粑粉,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添加白糖,奶渣,酥油等,然后用酥油茶进行糅合。
虽然做出来的形状,与陈姐他们做的相比总有些奇怪,但是其中的清香美味却是一致的。
虫草松茸鸡清香的口感中带着一点甜美的滋味,牦牛排骨早已被炖的软烂,白萝卜浸透了鲜美的汤汁,焖了许久的羊羔肉有着扑鼻的香味,肉质非常的细嫩……
吃过饭,节目组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袋子,然后由陈姐夫妇俩带着大家去捡垃圾。
[果然,夏导的饭,没有一顿是免费的。]
[哈哈哈……]
节目组的车一开始是行驶在柏油马路上的。
透过车窗,宋琨玉他们再次领略到了西藏深邃而圣洁的美。
白云被落在了背后,但好像还是有白云追赶上了大家,然后与人们一起悠悠闲闲地感悟着这片土地。
路过一片人造的牧场,几只藏原羚奔跑在草地上。
蓝天下,在轻晃着的微黄的牧草间,它们那白色的心形屁股实在是太好认了。
[哈哈哈,它们在比心诶。卖萌可耻!]
[啊啊啊,我也想去捡垃圾……]
转过一个弯,一片冰湖显露在大家的面前。
其中一个冰湖上还漂浮着几座大小不一的冰山。
白色,幽蓝色,青色都在冰块上被折射出来,美得让人心惊。
冰湖后面居然伫立这一个村庄,远远可以看到那儿的房子和房子前小小的人儿。
车在离碧玉湖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停下来了。
碧玉湖很美,像是一块碧蓝色的美玉。
碧玉湖是这片圣洁土地上的一份子,是锦上添上的一朵美丽的格桑花。
它安静,又大方地将优雅美丽的自己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可也正因为它的美,它的安静,这里曾经也一度成为游客乱丢垃圾造成的一个“重灾区”。
[不得不说,我们在看见美的时候,真的不要破坏美。]
[这么蓝的湖,安静又温柔,怎么舍得啊。]
宋琨玉他们就在碧玉湖边捡垃圾,还遇到了一群同样拿着袋子来捡垃圾的孩子。
对于这些可爱又勤劳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项既可以教会他们环保,又可以给他们赚点零花钱买零食的活动。
所以宋琨玉他们是不会去捡矿泉水瓶的,而是将这些留给他们。
碧玉湖后边便是雪山。
每当弯腰有些累了的时候,便直起身子,看看碧色的湖,白色的山,蓝色的天,便觉得一切疲劳都消散了。
微风拂过,告诉我们,人间值得。
晚边的时候,天气就有些转凉了。
落日渐渐向着雪山靠近。
金色的余晖洒满了天空,不久之后,天空又被染上了粉色和紫色的梦幻色彩。
回去的时候,夏导向大家宣布:“鉴于大家今天表现优秀,明天带大家去感受感受我们藏式的地热温泉啊。”
“感受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的温泉,看蓝天白云,看牦牛和羊群在草原上奔腾……”
[叹气,又泡温泉,还不给我们看。]
[啊喂,楼上的,要举报了。]
[救命,明明是那么简单无华的描述,是谁心动了,是我啊。我也想泡温泉!!!]
直播结束后,许言念弱弱地举手:“是每人一个吗?”
夏导意味深长地看了大家一眼:“这个嘛,小温自己泡,然后你们三个自己安排。”
被夏导重点关注了一眼的宋琨玉和孟渊渟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想起上回泡温泉时去找夏导的事。
许言念本想问问宋琨玉俩人的意见,但一眼就看到了俩人牵在一起的手。
他话音一转:“……宋哥,孟哥,我懂的。”
宋琨玉疑惑地转头看了一眼孟渊渟,却看到对方眼里的笑意。
所以,许言念是懂了什么。
孟渊渟攥紧他的手,轻笑出声。
“等回去,我再跟你讲。”
“听说,西藏雪域的每座山,每个湖,甚至每块石头,都是有灵魂的。”——《口口相传的西藏旅游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第 50 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