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网友们有没有看到那张同人图是不得而知的,但事实上,宋琨玉他们这边的直播也暂时停了一会。
宋琨玉不知从哪找来了一小瓶碘伏。
孟渊渟的受伤也有节目组准备不周的缘故在内,所以夏导大手一挥,暂时停下了他们这边的直播,找了个小房间先让孟渊渟上了药再说。
温星苒和许言念先走了一步,带着大家逛园林去了,而孟渊渟和宋琨玉等上完药再去找他们汇合。
[孟老师,宋老师,我们先去弟弟妹妹直播间窜一下门啊……]
[我们还会回来的………]
[哈哈哈,硬是要给自己加戏的网友们。]
宋琨玉:“孟老师,麻烦伸一下手出来。”
孟渊渟脸上带着一点无奈的笑:“宋老师,可以不涂药吗?这点擦伤明天就没了。”
宋琨玉难得露出了一点强势,不容分说道:“不可以哦,孟老师。”
他低垂着眼,睫毛倾眨,像是能眨进人的心里。
“……我过意不去的。”
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如果是宋琨玉自己受了伤,他压根也不会管,但换成了孟渊渟为他受了伤,他就不会不管。
相反,如果是孟渊渟自己受了伤,他也不会去管,可他却见不得宋琨玉受伤。
“好吧。”孟渊渟将手伸了出去。
宋琨玉执起孟渊渟的手,然后温柔地朝着他的伤口呼了口气。
孟渊渟是感觉到了那股温热又轻柔的气息才知道宋琨玉做了什么。
宋琨玉抬眼看他,眼神里藏着玩笑的灵动和深处的笃信:“他们说的,吹一下就不疼了。”
说完,宋琨玉低着头,用沾了碘伏的棉签细细地涂过孟渊渟手上细碎的伤口。
光线透过半敞的窗户透进室内,一抹光落在眼前人的温柔又虔诚的侧脸上。
窗外的雨像散开了的珠串似的,从檐下不停地打在青石板台阶上,也打在了孟渊渟的心上。
孟渊渟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心变得很轻很柔,可另一方面又听到了如鼓点般密集的心跳声。
他是,今天的第几次心动了。
-------------------------------------
夜晚的园林又是另外一种独特的美。
宋琨玉他们提着一盏灯笼,穿过一条青石小巷,朝着路尽头的青瓦老屋走去。
雨停了,青瓦上积留的雨水沿着檐边,断断续续地落了下来。
打在檐下的石阶上,或是落在水缸之中。
水缸里面有月亮。
发着淡黄色光芒的圆月安安静静地躺在水缸之中,一滴雨水落下,便打散了这一轮明月。
只是很快随着水波的涟漪变得平静,月亮又安安静静地躺在了水面上。
散发着皎洁的,美丽的光辉。
今天原来是没有月亮的,水中花,镜中月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但人们的心里存了这么一份美好,所以一切的美好都可以被创造出来。
夜色中的园林较之白天多了一份流光溢彩。
在光影的世界里,白墙上有落花在起舞,庭院间有仕女弹琴作画的身影,竹林间有文人执棋清谈的模样……
宋琨玉他们最后踏上了来时的那条石径,月亮门旁的芭蕉叶在光下显得还是那般的鲜活。
园林慢慢地落在了他们的身后,外面的世界华灯闪烁,街道上人来来往往,人的说话声和车的喇叭声交织在一块。
而他们知道,园林里的那个世界啊,安静,清幽,恍若一个隔世之地。
只是,无论是五光十色的外面,还是宁静祥和的园林,这都是他们生活的世界,是他们要去热爱的地方。
[等我以后有时间了,一定要去一趟姑苏。]
[姑苏是我故乡,欢迎大家来到姑苏做客啊。]
[直播怎么又要结束了呀?时间真的过的好快啊。]
[孟老师再见,宋老师再见,弟弟再见,妹妹再见……]
[明天见啊,不知道明天还下不下雨……]
许是已经连着下过好几天的雨了,第二天是个很明媚的天气。
风是轻轻的,云是淡淡的。
风一吹啊,薄薄的云就像要被吹散了,往着碧色的另一边天空飘去。
有“叽叽喳喳”的声音传来,不知是那根枝桠上藏着的一只或一双鸟儿在鸣叫。
阳光灿烂又温柔地落在青色的叶子上,叶尖的露珠闪着晶莹的水光。
人间啊,甚是可爱。
宋琨玉他们的第一程还是回到了园林。
沐浴在温柔阳光下的园林,有一种别样的美。
小池的水面上闪着粼粼的波光,荷叶微微舒展着叶边,一条金色的鲤鱼跃上池面,留下绚烂的金光后又消失在了水中。
玉兰花在阳光下开的烂漫,如玉般的浅白色花瓣随风摇动,在墙上落下清浅的花影。
艳丽如火的红色木棉花像是要将自己燃烧,奉献给这个春天,在璀璨金光下熠熠生辉。
光落在隔扇上,半掩着的扇门一半落入阳光之中,一半隐于暗色之中。
透过了花窗的光,悄悄地落入了一间小屋内,却忘记抹去自己来过的痕迹。
一道道分散开的,漂亮的光线如神迹般的落入人们的眼帘。
路过一处蓝紫色的琉璃窗,阳光打在墙上,便留下了一个个菱形的格子模样。
伸手去触碰这些折射出来的光影,手上的蓝紫色会随着光的变化而游走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宋琨玉他们站在复道上,可以看到对面的那一方水池。
在纷杂多样的假山石之间,伫立着一座水上戏台。
假山旁栽种着白色的山茶花,另一边的杏花花期将尽,随着风的吹拂落下一片片纯白的花瓣。
阳光下的淡紫色丁香花正开的烂漫,阳光在花枝上调皮地跳动着,与绿叶交织在一起的丁香花失却了雨中的那抹忧愁和哀伤,染上了几分青春活力。
浅粉色的牡丹花层层叠叠地攒在一起,温柔地拥抱住中间的金黄色的花蕊。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一道轻且圆,纯又细的声音传来。
随着花枝被撩开,两道窈窕身影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又听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扮演杜丽娘的那位老师手执折扇朝着左边轻移莲步,扮演春香的那位老师用手中的团扇轻挡秀丽的面容。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杜丽娘袅袅婷婷地往前轻移了几步,随后用打开的折扇遮住了跟随过来的春香投过来的视线。
随着折扇放下,杜丽娘继续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真的好美啊!”
随着那一句“闲凝盼,生生燕语明如剪,沥沥莺歌溜得圆”落下,温星苒忍不住小声地赞叹了一句。
身旁的梁老师弯了弯眼,眼角的皱纹就悄悄地绽了开来。
她轻声道:“昆曲就是很美的。”
它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累积,承载着六百多年来人们悲喜离愁的情感。
梁老师是昆曲团的副团长,也是有名的昆曲家,是节目组请来和大家聊一聊昆曲的。
在满园的春色里,在缠绵幽怨的曲调声中,宋琨玉四人听着梁老师将昆曲的故事娓娓道来。
“昆曲的故事啊,是一个古老而幽深的故事了。”
昆曲诞生在苏州的昆山地区,经历了余姚腔、海盐腔、戈阳腔和昆山腔,到人们现在听到的“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水磨腔调。
从吴语到中州韵,昆曲传到了威严的紫禁城,也传到了偏远的边陲小巷。
从古至今,不缺人们对昆曲的追捧,而昆曲还能为今人所听闻,却也少不了古今传人的发展和保护。
昆曲为元末顾坚所创,曲圣魏良辅所改进。
在悠悠长河中,诞生了多部昆曲佳作。
比如说方才大家所听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牡丹亭,比如说唱着“人生几见此佳景,惟愿取年年此夜”的琵琶记,比如说唱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桃花扇……
河水会断流,传承亦是如是。
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年代,昆曲也曾差点湮灭。
但有人在学堂里唱起了昆曲,有人耗尽身家建立起了传习所。
很多人不明白,在那个连自身都难保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有人会想着昆曲。
那是因为,它是我们的荣誉,也是我们的责任。
一个民族不能缺少文化自觉,而对昆曲的守护,也只是我们民族对美的一种守护而已。
梁老师:“在那个年代,曾经的‘传’字辈昆曲老师,有的转行了,有的死在了战火中,昆曲也就在我们国家绝迹了将近十年。”
“但在昆曲爱好者和国家的支持下,昆曲又出现了新的好作品,比如说十五贯。”
“昆曲开始走向了复兴之路,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昆曲产生好奇,甚至爱上昆曲。”
梁老师说到这,笑了笑道:“这是我们老一辈昆曲家莫大的欣慰了。”
[突然有点感动,但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嘴替,我的互联网嘴替呢?]
[谁喊我来着,不好意思,来迟了一点,刚刚去擦眼泪了。咳咳,现在开始说正事了。首先要表扬一下夏导,导演组是真的用心了。没搞什么花里胡哨的,而是让我们有幸听到了一段很美的游园惊梦,也听到了梁老师给大家讲的昆曲的一些故事。]
[然后,表扬我们四位嘉宾。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刚刚宋琨玉他们在镜头扫过来的时候有给昆曲老师们让镜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节目组提前叮嘱的,但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我觉得让镜头这个行为值得表扬哈。]
[最后我想说,老师们辛苦了。刚刚去补了一点昆曲的功课,昆曲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老师们学昆曲,弘扬昆曲也真的不是一件易事。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得到这么好的保护和传承,真的真的多亏了老师们。]
[呜呜呜,鼓掌,说的好!]
[唉,作为本地人,我刚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抢到一张票了,明天晚上去看昆曲表演。啦啦啦。]
[看我如何将刚擦过眼泪的纸把楼上那位凡尔赛淹没。]
[想看,想看,老师们什么时候也来一下曲凌啊。]
[我觉得成春应该有一个名字。]
[哈哈哈,当代网友们总是能凭一己之力将走向带偏。]
温星苒揉了揉发红的眼角道:“不了解还真不知道这些,刚刚听的时候只觉得美,现在却又真的觉得好感动。”
许言念给她递了一张纸,插话道:“学校也有昆曲社,而且凭学生证可以免费观看演出。”
温星苒的眼神亮了一下:“真的?”
许言念点点头:“真的。”
温星苒就又开心起来了,笑意晏晏地道:“那等我回去就去看看情况。”
梁老师笑着看着两人,只觉得年轻真好,有年轻人对昆曲表达喜爱也真好。
宋琨玉和孟渊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里的笑意。
梁老师:“你们接下来还有拍摄的任务,我也得去看看排演的情况了,就先走一步了。”
说罢,梁老师站起了身。
孟渊渟:“梁老师,我们送您。”
大家跟着梁老师走了几步,待看到园内那些昆曲老师的身影时,她朝着身旁的几人轻挥了下手,温声道:“回去吧,有时间来看戏,给你们免门票。”
“谢谢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