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 ...

  •   当吴溥将数日来所见所感尽数报于塙王之时,芳国的君臣也正在朝堂上对面议事。

      新任的女王身着玄色官服高坐于玉座之上,并不曾做过多妆饰。在她左侧一两步远的地方站着的是刚满十六岁的麒麟,而右侧则是宣旨的侍从。

      众官员的官服也是黑色,此时乌压压的伏了一地。峰王的目光淡淡扫过一圈,这才道了声“平身”。

      再由峰麟说过开场白之后,朝议便算正式开始。

      虽然先王治世并不长久,但在他以及他选拔的官员治理下,芳国虽然贫穷,却总好过几十年前巧国的状态。可即便如此,无王的二十年空窗期也足够积累下相当多积弊,因此,朝议一开始六官府内各官员便开始纷纷递上奏折。

      峰王抿了抿嘴唇,似乎并未想到政事纷杂至此,然而却并未发出丝毫怨言,只略微想了想,随后转头向侍从低声耳语几句。

      侍从称了声是,便退了两步,这才转身走下玉座前台阶,从地官府遂人(官名,主管开荒、水利)手中接了折子奉给国王。

      官员们暂时安静下来,却趁着国王看奏折的时候各自私下交换了一番眼神。

      因为是初次朝议,六官府皆有不少问题亟待国王下旨决定,所以此时细心观察着国王处理问题的顺序也就大略能看出王的为政风格。

      资历比较深的冢宰与天官长对视一眼,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挑了挑。

      地官们负责的政务主要是与土地和民生相关的,而新王今日的举动也相当于向众人宣布了她重视百姓疾苦胜过其他。

      如此看来,众位官员倒甚觉欣喜。

      不多时,峰王便合上了奏折,又低声向身边侍从吩咐几句。

      侍从立刻向百官转述国王的意思:“主上深知各位多年来兢兢业业协助朝政,深有功劳,然而,毕竟数十年来天灾不断,国内不少牧场、耕地已经荒废。虽然初敕时已下令免去百姓三年税赋,但对于受灾严重的州、县,可以酌情再加以补偿,并且命各州官员负责开垦田地。具体事项,就按奏折中所列去做即可。”

      遂人领旨。

      接下来是秋官关于修订法典的奏折递了上去,却并未得到批准。

      国王皱了皱形状优美的眉毛,难得的亲自开口,声音虽然称不上轻蔑,却仍可轻易让人听出其中的冷淡之意:“烈王之时,正因严刑苛法而致使民不聊生。现下国内百姓生活尚堪忧虑,不该再严修律法,以免重蹈烈王之覆辙。”

      递上奏折的朝士愣了愣,好似并未想到会被国王不留情面的驳回,正要再说什么,却被一旁的秋官长暗中拉住衣袖,故而只得作罢。

      此后便是夏官长与天官长关于宫内警备和宫殿修葺的奏折,皆一一准了。

      处理过大项事务,峰王眼光扫过悄没声息的几位冬官,这才命侍从接了春官府内史的奏折。

      不外乎是些祭典事宜,并没有什么可过多留心的。

      随从按着峰王的意思或准或驳之后,便琢磨着是不是讨主上的意思结束朝议罢了。

      谁知,正在这时,却听见底下传来一声:

      “主上,”开口的人埋没在大片的玄色官服中间,一眼看上去竟分辨不出究竟是何人,却能听出是带着点讥诮的略哑男声,“新王即位,按礼将修史书。敢问主上有何旨意?”

      峰王微怔,随即听到底下一众官员中间传出微妙的嘈杂嗡嗡声,不由有些不快。

      许多代之前的史书早有人修过了,即便没有,这世上也早有了公论。此时问这个,自然尚有深意。

      定睛看去,方才提问的似乎是春官府的内史,正是主管史书编纂的。旁边侍从马上凑上前小声禀报给尚未全然熟悉朝臣的新王:“这一位是青岩大人,在全部朝臣里面也是出了名的……”

      最后几个字他没说出口,却暗自做了个为难的眼色。

      峰王更觉不快。想起前一天听太师提起过,朝臣中有几人官职并不算很高,可偏偏连老资历的天官长等人也不敢轻易得罪。

      其中便包括这春官府的内史青岩。

      据说是前几年刚从惠州升上来的年轻官员,性子虽孤僻,但学识极佳,更从不结党营私,因此反而得了不少官员的敬重。

      想到他出身之地,再看众人反应,峰王虽是刚接触政事,也明白青岩所询问的并非是修史,而更多是探问新王对先王的评价罢了。

      思及此,峰王不禁更加不喜,却又不敢显露于外。

      先王月溪几乎可算是芳国众官员乃至百姓心中的一个死结。说他不好,谁都不答应,可若在修史之时予以厚评……

      想了片刻,又命侍从传达旨意:“史书乃留与后世之物,当秉公修纂。历代之王皆各有功过,应待后世百姓评判,切不可因一己好恶而妄加品评。”

      青岩听了,倒像是毫不意外的样子,不动声色地应了,却好似在不经意间侧了侧头,冲着左边轻轻挑起嘴角。

      而他旁边的人却没有任何反应,知道朝议散了,官员们三三两两走出外殿之时才淡淡瞥过去一眼。

      梓溪身为天官府小宰,出门时与天官长又谈了几句朝议所奏之事,便耽搁了些许时间,落在了众人后面。

      待转了个弯,正好见着青岩半倚着柱子冷笑,仿佛在对人说什么。

      而另一个人更为削瘦,被柱子掩去了大半身形,看不清楚模样。

      梓溪素来以处事公正严谨著称于官员之间,此时却不知想些什么,竟鬼使神差的挪过去几步。待到反应过来,已站在了极尴尬的位置,倒像是刻意来偷听人说话的。

      眼见着青岩冷冰冰的眼光飘过来,不及躲闪,只得放重了脚步,清了清嗓子迎上去。

      “梓溪大人。”

      因着比自己年岁资历都大上许多,青岩一手撑着廊柱站直了身子,又按礼打了招呼。

      梓溪还过礼,正琢磨着要如何引开话题,正好见着柱子另一侧那人绕过来。

      本以为是宫里哪位年轻的女史或者女御之类的——青岩虽性情孤僻了些,但毕竟一眼看上去仍算眉目清朗、身姿挺拔,结识些女官也并不奇怪。正是因此,梓溪方才靠近时才颇觉尴尬。谁知此时却发觉那人也身着玄色官服,倒是个与青岩年纪看似相差无几的女性官员。

      “大人尚未回官府,莫不是有事耽搁了?”

      既对方先打了招呼,梓溪便略提了几句方才与天官长之事,又寒暄了几句,这才略细致打量了那位女官。

      样貌算得清丽,只是面色太过苍白,便是唇上也血色极淡,眼眶下隐约有些阴影,给人劳累憔悴之感。若非官员早已入了仙籍,并无病老之事,梓溪几乎要怀疑她是重病之人。

      发觉梓溪皱眉瞧着自己,女官笑了笑:“大约是前夜翻阅卷宗有些倦了。”

      “这样啊……”梓溪一时有些尴尬,不知该续些什么客套话才是。面前这位眼生的女官似乎是数月前才成为同僚的,又在不同的官府,因此并未见过。不过方才听她说话,倒似乎有些熟悉。

      不待他想出究竟,又听那女官淡淡说道:“青岩生性冷僻,偶尔有些不合时宜之举,还望大人不要往心里去。”

      此言一出,梓溪忽然想起来为何觉得这女子熟悉了。

      当日新王即位大典之时,在背后喝止青岩对新王那番评价的应当正是她才对。

      以青岩的性子,若是让人触了霉头,定然是要讥讽回去的,然而此回听到那女官对自己的评价,却只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玉叶,你也配说我是畸零之人?总好过你现在假正经吧?”

      像是抬杠,可眼角眉梢却略略染上了些和暖神色。

      梓溪更为不解,可彼此只是点头之交,也不好多问。好容易到了宫门口,便借口还有政务,早早告辞离开。

      默然望着梓溪老人的背影远去,被称为玉叶的女官轻声叹了口气:“梓溪大人的为人和才能都是人所共知的,只可惜……”说到此,却忽然闭了嘴。

      “只可惜让某些人压着。”青岩讽刺地挑起一边嘴角,“不过,官场不就是如此么!有能力有人望的,倒不如攀着冢宰大腿往上爬的那些得宠!”

      瞄了瞄玉叶脸色,似乎沉了几分,更显阴郁,便赶紧转了话题:“对了,听说前些天你出城去给你父母扫墓了?”

      “嗯。”

      “如何?”

      玉叶幽黑的眸子忽然闪了闪,半天才慢慢开口:“因为时日久了,反而还好。倒是附近新下葬的,有些让妖魔翻出来啃得不成样子。”

      青岩神色一滞,眉头锁紧,却并不再搭言。一时气氛古怪起来。

      毕竟,新王即将登基之时,居然在国都附近还出现妖魔踪迹,即便只是在城外森林中,这也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