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白驹过隙,新兵训练营的日子结束了。

      前线发来捷报,楚门关守下来了,新兵过去便是想如何将之前丢失的城池打回来。

      南部八座城,许多百姓都逃了出来,可依然还有不少城中百姓未能及时撤出,被留在里面。

      而逃出来的难民,涌入各府郡。

      中都都也收留了很大一部分的难民,朝中大臣原本想压制下来,不让难民进入城内。

      是长公主的兄长二皇子连夜进宫面圣,将大臣将难民拒之门外的事情禀告了圣上。

      早朝上皇帝大发雷霆,罚了好几个京官,连王家都受到了波及,而王家与大皇子宁原交往密切。

      此番皇帝对大皇子也颇有微词,大皇子无奈只得接下这收容难民的任务,以表忠心,数以万计的难民一时间中都也很难吃下。

      这事把大皇子急得焦头烂额,召集府内的谋臣开始商议此事如何解决。

      众人商议出来的结果也只是将难民先收入城西,先行安置下来。

      但是难民人数众多,难以都安置下来,不过可以使点手段减少难民数量,就好办多了,至于这手段便是让难民自然死亡了。

      可是收入城中不久后就出了暴/乱,家住城西的人当晚去了数十人。

      上面的人将分发食物减少,众人吃不饱穿不暖。

      不少人在城中病死,还引发了瘟疫,上面的人也不管,不派人医治,众人看不见活的希望,加上之前被中都拒之门外,本就心里一肚子怨气,又在逃难途中看多了亲友死伤,看透了生死的同时,又希望一同来的孩子可以活下去。

      半夜间就有人去偷城中百姓的食物,最后被房主发现后打死,丢回难民堆,一时间触发众怒。

      难民们开始反抗,打伤守卫冲出难民区,一群人来到繁华的街道就开始抢夺食物,周围百姓敢阻拦的也被难民围殴打伤,一路冲到中都城内的中心街道。

      此时的长公主站在一个酒楼的阁楼上,看着下面有不断的难民涌入,效果达到了。

      看自己的大皇兄如何向父皇交代吧。

      大皇子还在府与谋臣商议如何让自己代表皇家去楚门关慰问士兵的事,突然有人来禀告说京兆伊派人求见。

      来人禀告大皇子难民暴/乱的事。

      大皇子一听赶紧让府兵出府压制住难民,可是难民多少人,这府兵与京兆伊的手下才多少人,最后还是惊动了皇帝,在中都护卫队镇压下才结束这场闹剧。
      -——

      皇宫内,灯火通明,皇帝端坐在椅子上,下面跪着大皇子和京兆伊,还有中卫队大队长。

      皇帝上面看完手中的折子后。“哼”地一声,将折子重重的摔到案记上。

      “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视百姓的命为草芥,何谈仁爱。”皇帝气得咳嗽不止,双眼通红,怒视着跪的这几人。

      “臣该死,皇上保重龙体啊 !”众人拜下后皆不敢再抬起头来,生怕再次触怒皇帝。

      皇帝喝了一口参茶,待咳嗽好些了后,看着下面跪着的三个人,尤其是大皇子,有谋略但缺少仁爱之心。

      对于大皇子的小把戏皇帝是心知肚明,只见他挥挥手将其余两人打发走,这两人的功过自有中枢院递折子,只留下大皇子一个人跪在下面。

      “混账东西。”皇帝将茶杯冲大皇子砸了过去,大皇子被砸中头也不敢动,还是跪趴在地上,“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的小把戏,拿百姓的命当儿戏,这是朕的子民,就让你这么糟践了。”

      “父皇,儿臣没有,都是底下的人谋私,儿臣只是一时不察,请父皇明鉴啊。”大皇子忙抬起头对着皇帝解释,这件事必须得推一个人出来把罪责都顶才行。

      “一时不察?哼,那朕就再给你一次机会,十日内解决难民问题。解决不了,你就跟你底下的人一起受罚。”说完起身离去,只留下大皇子一个人在殿中。

      待皇帝走远后,大皇子才敢起身,后背早被冷汗完全浸湿,贴在身上冷冰冰地提醒着方才的凶险,就算知道父皇不会真的将自己怎么样,可是皇权就是这样可怕又令人向往。

      让人不寒而栗。

      临走时还深深看了高堂之上的龙椅,总有一天他也要坐上去。

      ——

      大皇子回到府中后,连忙召集谋臣商量,众人也商讨一番后,结合刚刚难民营那边传过来的消息,难民虽然死于瘟疫的人不少,暴、乱死得人也多,可最后依然还是有一万有余。

      当务之急便是将瘟疫止住,不可传染到外出,今日难民所到之处全部封闭,用火烤过之后才能进人,官医肯定不够只能在民间征集医师,除了治病,发粮,众人未曾得出难民之后的去处。

      有人觉得先行安置在城中各处,有人又认为难民只是暂时在中都,最后只要八座城池打回来后,他们会回到自己的故土,还有人想将难民打包送至各府郡上去,但又被推翻各府郡也安置了不少人,这样贸然将人送过去也不行。

      最后大皇子被众人吵得头疼,捏了捏眉心后说道:“今日就到这,明日再议。”

      大皇子也不管其他人的反应,径直离去,心里却在骂骂咧咧:一群废物,讨论了一个晚上还是没有结果,本皇子就拿你们几个去抵罪,回头再去招几个幕僚回来。

      但是心里是这么想,却不能这么干,真这样寒了谋士的心,谁还愿意为自己卖命。

      ——

      深夜的公主府。

      “殿下,夜深了该休息了。”翠菊小声的提醒着长公主,此时长公主手中正拿着今日暴、乱的死伤人数记录陷入自责中。

      如果自己不这样放任时态发展,今日是不是就不会死这么多百姓,今日晋中街的人虽然已经让人暗自限制了人流量,可这人数也是惊人。加上难民的人数,今日之事确实是失去了控制。

      长公主将手中的信用烛火烧尽后,写下密信递给翠菊,回了里屋。

      如今这局势,大皇子就算解决完这件事情,也会被罚。自己兄长此时也万不可冒着风头,只能自己去楚门关,拉拢人心,暗自培养军队实力,已经功成名就不考虑,得从基层培养起来,这样荣辱一体用得放心。

      五日后,瘟疫已经得到控制但是这万余难民如何安置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皇子这边已经焦头烂额了,今日早朝皇帝问此事的进展如何,大皇子只敢说局势稳定,不敢提去处,好在皇帝也未曾追问。

      很快十日期限已到,大皇子无论如何都到了交卷的时候了,大皇子最终选择将难民遣送至各府郡,在提交给中枢院后,皇帝也不动声色,只是让人将个府郡递上来的折子全部送至大皇子府上。

      待大皇子看完所有府郡的折子后,知道自己是没有通过父皇考验。

      翌日,早朝上,皇帝开始发问,如何解决此事,重大臣也是开启各种方法,但是都有人推翻,很快讨论声小了下去 。

      “众爱卿可有良策了。”

      “臣等无能”也不是真的没有人想到,能到办法的都是在朝中的老油条了,今日二皇子难得一见来上了早朝,二皇子自小体弱多病,皇帝体恤他,便免去他的早朝。

      今日一反常态的站在这里,不就是一种暗示。

      “儿臣有一良策,中都城外十里地有一处平原,未曾开荒,此前儿臣已派人前去查看过,水源充足,土地也还算肥沃,前方正是用粮之时,若能赶上冬种,来年开春的粮草也会有所增加,而他们都是南府郡的人,对前方战事更加看重,自然会更加卖力的生产粮食。”二皇子等众人安静后躬身一拜道。

      “可能容纳万余人”皇帝嘴角终于往上提了提问道。
      “回父皇,可以容纳”

      皇帝听后,摸了摸胡须开口道“好,朕封你为安都使,全权负责这次开荒之事,工部和户部听从二皇子宁言安排”

      随后便散朝了,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大皇子却不一样了,一道圣旨比他本人都要先到府中,发俸半年,禁足三个月,等宫里的人回去后。
      大皇子在府中摔好些东西,这次楚门关之行彻底没戏了。大皇子对于输给二皇子之事很不甘心,那个体弱多病,走两步都要倒的人怎么配和他争,不就是靠着后面的长公主。

      皇帝在宫中与长公主吃饭时,在吃完饭后与长公主讲些体贴话后,开始进入正题,“宁言的良策是你献给他的吧”

      “回父皇,兄长心系百姓与儿臣谈话时,儿臣无意间想起那处平原,是兄长自己想到将难民安置于此的。”长公主将功劳都安在了二皇子身上。

      “你啊,朕还不知道你,谁说女子不如男,你明明比你那两个哥哥都要好啊”随后又在心中接到后面的话,可惜啊,可惜啊,这天下自古没有女子当政,就算有良策也只得借他人之手啊。

      将来晋王朝若在自己女儿手里定能越发的昌盛,可是自己不能犯天下之大不韪,自古无女子当政,如今溪儿能是不是提些良策都是自己默许下才能提,这储君之位还得在斟酌斟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