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一直把文字当成解闷,消磨时间的物件,没想到我会已这样的方式来对一个虚拟形象进行论述。我并不是学文的,因为对于‘资治通鉴’‘二十五史’笔下的那些历史中所反映的情感的反复,人性的险恶,世间无常,政治的黑血反感,对于一些写实文字总是敬而远之。但我也清楚,文字对于现实来说,不是写实,那也是一种折射。文字中人物形象的形神是否传神,不外乎人们对这个现实世界的隐匿认同,对实存个体共性的加精体现而已。
本文中作者似乎是用白描的手法在叙述着她的一个故事,我等也不过是作为旁观者在欣赏着一幅作品的完美收工。如同观看雕塑人物的完成,在不停的添加消减中,人物形象逐渐丰满,此时旁观的人也可能不时评点,心有戚戚焉,舚噪几句,他们认为也可能这样或那样后,作品会更好。但这种意见的认可,还取决于作者的判断与接受。作为旁观来说,人的口味是不同的,欣赏点是不同的,归根结底,我等不过是想让某副作品完成的更好。如果别人说的观点你不认同,你自可说你的,不要把虚拟的人物写实,也不要把活生生的人自以为是的文字定义化,更不要相互攻讦,那真没必要。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是胡尘吹的去,东风侯万户。’本文开篇就是在写,江湖以自暴自弃德行为来填补生活的空虚,并不同情,人活世间,就是要磨砺苦痛的。人性并非是十全十美的。没有人可以无愧的指责别人贪图世间欢乐、个人的享乐的利己主义,但把两□□看做是人性是最高点的表现,本人认为是有所偏颇的,应是一种理性的不成熟和情感的自私。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确实也是如此,可人之所以与蛇狐狼猪狗枭虎不同的地方,人有思想,有理智,有自制,对某些天性有压有抑。江湖不过是个普通人,对她,没有共鸣好奇,但高海二人却是不同的。如此磨难,如此不渝。其实人人或多或少的都有少许浪漫情怀的,可这这浪漫情怀也并没有脱离世俗趣味的。此二人悲情的如同落难的天使谪仙,不由让人产生好奇,如同当你知道附近有天下第一美人,一定要一窥解释一样。随着文字深入,确是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疑惑:他真的是那么无辜么?别的不多说,只说在葬礼上,高当时白着脸对江湖说,他只是送海。我就纳闷了,如此场景,如此时刻,高面对母亲遗体,不应伤心欲绝么?就是不怨自己,难道他就不后悔自己应有或许能避免的举动么?不应痛心难当么?他怎么还有心情来折磨江湖,让江湖背上沉重心理负担?难道他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而故意模糊自己思维来躲避心灵自责?一直看到现在,没有看到有关这二人的一丝悔意。相反他们把全部的责任都推到江湖的身上。公平来讲,他们起码要付些责任吧?如此美好的二人出现的落差让我接受不了,不应如此吧?这样会影响他二人形象的。又或是作者就是在写人性的复杂自私?只不过高在葬礼上一句话,立刻从谪仙被踢进垃圾堆。如此极品,无话可说,只有三个字:QY男。鄙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