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尘埃 ...

  •   第二章:尘埃
      就在李令仪拎着冰糖葫芦欢欢喜喜地回到绣坊时,她听说了一件大事:今日孟掌绣去桓家送节礼,不知为何被桓温看上,硬留在了桓家。
      李令仪听到这件事后,脸上的笑容僵在了原处。她手上脱力,冰糖葫芦碎在了雪地之中。
      她不可置信地跑回院子,房内空无一人,只有一件冬衣整齐地放在北窗下。那时一件胭脂色的大袄,绣着两枝纯白的梅花,袄的角落里有两个整齐的小篆:令仪。
      李令仪双手颤抖着拿起冬衣,事到如今她还是不愿意相信刚刚的消息是真的。琳琅怕她想不开,此时就站在门外。
      忽然,李令仪飞快地跑出房间,推开门口的琳琅向外奔去。
      “令仪,你去哪里?”
      去哪里?李令仪直冲着桓家的方向去了。
      走到桓家门口,发现桓家大门紧闭着,门口的守卫穿着盔甲笔直得站在雪地之中。里面听不见任何的声音,她刚上前两步,守卫立刻拦住了她:“什么人?敢擅闯桓府?”
      李令仪向里张望着,刚准备开口,就看到大门从里面打开。两个人拖着一位衣冠不整血肉模糊的女子走了出来,无视门口的李令仪,像扔垃圾一样将人扔在了雪地之中。
      李令仪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她的老师,孟氏。
      她吓得失声,嘴巴张开着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此时守卫厌弃地踹了孟氏两脚,语气嫌恶地说道:“大过节的,真是晦气!”
      里面走出来的几人低声道:“听说她要刺杀主君,被主君扒光了衣服,抽了五十鞭子才扔出来。”
      “是琅琊王氏的人?”
      “可不是嘛!主君不敢找琅琊王氏的麻烦,只能打一顿泄愤,扔出来得了。”里面的人走了回去,随即带上了门。
      守卫也不再关注这件事,仿佛雪地之中不是一条人命,而只是一块破布而已。
      李令仪则还未从震惊之中走出来,她的双腿发软,直接从台阶上滚了下去。在雪地里滚了一阵后,她忍着身上的疼痛,一步一步爬向孟氏。
      颤抖着将孟氏扶起来,李令仪察觉她还有一丝力气。孟氏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李令仪,有些惊喜,随即又有一丝尴尬。
      “令仪,你......怎么来了?”
      “大家,你为什么?”李令仪没感觉到自己的眼泪已蓄了满眼。
      孟氏艰难地笑了一下:“对不起,公......公主,我骗了你。我说不让你怀着仇恨,是因为我想自己解决这一切。我和长公主...一起长大。她死在桓家,我要...替她报仇!”
      孟氏今日是刻意打扮了一番才来到了桓家。她明白桓温喜欢李氏长公主的柔弱,所以刻意在送礼时摔到了桓温面前。桓温好奇地抬起了她的下巴,看到那张和李氏相似的眉眼,一下就动了心。
      晚上他将自己留在桓家,在他抱住自己时,孟氏掏出了自己发间藏的剑簪。只是桓温远比她想象的更加警觉,剑簪出手的那一刻,桓温已掐住了她的脖子。
      “你是谁派来的?”
      孟氏冷笑一声:“无须谁派我来,想要杀你的人千千万!”
      桓温大怒,将她扔到雪地之中,派人扒光她的衣服,自己则抄起鞭子足足抽了她五十鞭。这五十鞭里,孟氏大骂着桓温,却绝口不提西凉李氏一个字。
      她还有令仪,即使自己死在桓家,她也绝不能牵连到令仪!
      桓温打累了,便派人将她扔了出来。扔她的一位奴仆起了恻隐之心,悄悄为她裹上了一件麻衣。
      此时,孟氏觉得自己没有力气了。在看到李令仪的那一刻,愧疚、担忧的情绪涌上了心头。她知道自己应该看着她长大的,可是接近桓温的机会没了这次,还不知道下次是何年?她不敢放过这唯一的机会。
      “公主,西凉李氏的仇恨,就到此为止吧。你要忘记这一切,要过你自己的一生。记住,你在东晋不姓李,你姓...孟!”
      她吐出一口鲜血,眼睛眷恋地看着令仪,可头却垂了下去。
      这个大雪夜里,李令仪怀中的孟氏没了气息。
      “不要!”李令仪恢复声音的那一刻,只喊出了这两个字。
      她不知道自己在雪地里跪了多久,而这场雪始终没有停的迹象。她身旁的雪上染着鲜红的颜色,孟氏的身体逐渐冰冷。桓家的守卫疑惑地看着这一幕,却没有一个人肯上前来帮她。李令仪觉得身上无比的寒冷,她的手维持着抱着孟氏的动作,眼睛逐渐麻木了起来,脸上的泪冻成了珍珠,忽然碎了一颗,落在了地上。
      可紧接着,她觉得头上的风雪停了。抬头看去时,李令仪发现自己头上多了一把桐油伞。
      撑伞的那只手骨节分明,手指修长似翠竹。而撑伞的人穿着一件云峰白的道袍,肩上一件狐皮披风,似一位谪仙。
      就在李令仪疑惑着看向他时,男子伸出手,扶起了雪地里的她。
      “城中的齐云观里有一口棺材,你随我来,将她安葬吧!”
      男子将手中的伞递给李令仪,自己则俯身将孟氏的尸体抱了起来。
      李令仪还未从惊讶中走出来,看着男子的动作,却始终僵立在原地。
      “怎么不走?”男子走了两步,回过头发现她还站在原地,忍不住问道。
      李令仪这才回过神来,撑着伞跑到他身后,踮起脚尖将伞撑在他头顶上。
      “你自己打着吧!”男子看了看伞,说道。
      “我是想为我的大家撑伞。”李令仪开完口后,立刻觉得不妥。索性男子没有再说话,她也就撑着伞亦步亦趋地跟在他的身后。
      入夜的会稽依然能听见爆竹声,只是一切的喧闹在李令仪这里都变得刺耳异常。她冷漠地看着团圆的人群,觉得这场雪下得无比凄凉。
      道观中果然有一口棺材,男子将孟氏放进去,李令仪则撕下自己裙摆的一块布料,为孟氏擦去了脸上的血迹。她把自己头上的玉簪拔下来,为孟氏绾发。她知道孟氏生前最重仪态,万不希望自己衣冠不整地离开。
      打理完这一切后,李令仪眷恋地看了孟氏最后一眼。她知道这位亦师亦母的女子,再也不会醒来了。
      这十年对李令仪来说意味非凡,对孟氏来说也是如此。孟氏从西凉的世家女,到李令仪的老师,再到桓温鞭下的亡魂。若不是国破家亡,她原本明年就可以出宫成婚,过普通世家女安稳的一生。她曾跟自己讲过,她的未婚夫是西凉的将军,可以在马上射箭,也会在月下弹琴。
      而就在那场灭国之战中,他死在了战场之上,和无数西凉子民一样,成了马革裹尸的亡魂。
      李氏对不起她们。若不是她的父皇大肆征敛,也不会给桓温这样一个可乘之机。李氏灭族是罪有应得,可是连累西凉所有人陪葬,那就是他的错处。李令仪不为自己的父皇感到惋惜,可是在她见证母亲、姑母和孟氏依次死去时,她感到无比痛心。她们都是无辜者,可还是在这场战争里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而李令仪自己呢?她想不通。
      那位道袍男子为她合上了棺椁。他挥挥手,殿外几个道士便抬着棺椁走了出去。道观外已经挖好了坑,孟氏的棺椁放下去,土一层层覆盖了所有有关孟氏的痕迹。
      李令仪则在看道袍男子刻碑。
      “要刻什么字?”男子准备好工具后,问道。
      “孟氏昭华之墓。”李令仪沙哑着嗓音回复道。
      “立碑人呢?”
      “不肖徒李令仪。”她说罢后,眉眼垂了下去。
      道袍男子则在心里默念了几遍这个名字。一切打理好后,天光大亮。雪渐渐停了,而碑上还残存着雪花。
      李令仪在墓前磕了头,站起来时,发现男子还站在自己身后。
      她只好慢慢走过去,对他行了一个礼道:“多谢郎君相助,不知郎君尊姓,小女子日后必然重谢。”
      男子勾勾嘴角:“方外之人,不说名姓。贫道孤竹,有缘与女郎相见,自然要伸手相助。女郎不必挂在心上。”
      “孤竹,”李令仪思索了一阵,忽然想到,“会稽城常盛传天师大名,原来您就是孤竹天师。”
      这位孤竹算是会稽城的风云人物。他三年前来到会稽,只做过三件事。第一件预言谢家马厩会着火,当夜果然燃起了大火,烧死十二匹马;第二件他预言桓温讨伐西凉会胜利,果然桓温灭了西凉李氏,震惊朝野;第三件,他则说白马灵鹫寺的塔会倒塌,次日塔倒砸死了三位僧人。这三件事后,孤竹再未预言过什么。可就是这三件事,让他成了会稽城家喻户晓的天师。
      李令仪自然听说过他的大名,可是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位神仙一般的人物,竟然有一日会帮到自己。
      眼看天色破晓,李令仪无法再留在这里。只好对着孤竹匆匆一拜,赶回了绣坊。
      谁料她刚刚踏进绣坊的大门,就看到里面多了些陌生的面孔。琳琅急匆匆冲自己跑来,抓着李令仪的手道:“你可算回来了!”
      “怎么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尘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