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断代 ...

  •   断代

      “断代,也就是判断文物和美学作品的年代,是考古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二十五世纪以前,考古学者们一般利用文物的物质属性来断代,即检测同位素衰变以及气候变化留下的痕迹,大致推断文物使用材料的所属年代。然而随着提炼技术的飞跃性发展,二十七世纪以后的日常用物材料以美学作品载体往往因为过度纯净而无法留下时间的印记,这时便只能通过其美学特征来判断年代。”

      许教授的话干净简洁,他为了今天这堂课已经准备了半年之久。这个时代,同学们通过网络学习全国统一的视频教程,一年只有一次机会能够亲眼看到他们的教授,活生生地站在讲台上,讨论最新的学科进展。许教授很珍惜每一次年课,总是提早半年就开始做准备,不忍心辜负同学们万里迢迢从全国各地赶来上这两个小时的考古课。

      “结合审美习惯来给文物断代,大家并不陌生。例如文物上的装饰性人物画,如果身材浑圆,面如满月,此物往往出自八世纪前后的盛唐时期;如果骨瘦如柴,面小且形如瓜子,此物必出自二十世纪;今天的课程,我们不谈装饰画,而要谈谈文饰,也就是通过文字装饰来断代。”许教授稍稍有些激动,马上就要谈的,是他最新的学术成果。

      “以往我们看到文字中夹有圈圈○○,往往判断为十二世纪市井小说,因为印刷技术不够成熟导致某些字迹模糊不清,重印时便只能以○○代替。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还有一个重要时期也出现了○○文饰,那就是二十一世纪。例如:‘
      新海大学举行成/人仪式。’因为可以理解的原因,‘成/人仪式’被过滤成‘○○仪式’。再例如‘乐曲悠然,渐入○○(高/潮)’。更有甚者,某地方网因为当地领导的名字与‘苹果’谐音而将网络上出现的所有‘苹果’字样也屏蔽成○○。生活常用词汇尚且如此,含有政治意味的词汇自不必说,大量不合时宜的词汇以○○的形式再现,成为了断代的重要依据。这个时期持续不过十年,但却对中文体系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大量作者开始尽量避免用词不够和谐,新一代年轻人也被○○隔绝于许多常用词汇之外,随着使用频率的大幅度降低,许多词汇从此走进了历史的故纸堆。目前我所主持的文饰断代工程,正在编撰○○语料库,试图通过与本时代用词的比较,追索这些圈掉的常用词被扼杀和再创造的过程,从而恢复历史与文字的原貌。”

      许教授说到这里,嘎然而止。
      他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希望明年还有机会给大家继续上考古课。”
      他无力地斜靠在墙边,想起文饰断代工程的结束语:“断代的基本依据,其实是文明的断层。”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断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