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等徐三离去,许朝蕊便对孩子们说了回京的事。十岁的疏墨像个小大人一般:“娘,我们真是去爹那吗?”
疏羽兴高采烈地插嘴:“好啊,姐姐,我早听说京城可大可热闹了,比十个江州城都要好呢。而且爹每次都给我们带好多吃的好多玩的。我们去了就可以跟爹永远在一起了。”
疏墨看着妹妹:“阿羽,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爹会让自己的子女回不了家?”
疏羽没有再说话了。一旁的疏采像下决心一般地说道:“我不去,娘,我不去。”
小莲看着她的一张小脸笑道:“是,是,是,我们小阿采不去,一个在这好不好,没有娘,没有姐姐,没有小莲,只有阿采一个人在这好不好?”
她本是要逗疏采的,却哪知小疏采像开了窍一样,学着疏墨一样,小大人一般地讲道:“我在这跟着小黄就可以了。陈阿婆,还有二牛家的婶婶都说要我做他们家的小孩。我喜欢住在这。爹那里我不喜欢。”
许朝蕊笑了:“都是孩子气的话,再说,我可要生气了。行了,你们几个都把你们要带去的东西捡出来。”
于是,几个孩子一下午都在房里收拾东西没出来。许朝蕊只道孩子们太小,总是拿了这个又想拿那个才费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去管她们,只等吃了饭,去几个孩子房里一看。
疏墨是平日舍不得用的纸墨外加一箱子的书。疏羽则是一堆她平日自己窜的手链绢花之类的。许朝蕊又好气又好笑:“都是些什么,阿墨,你拿几样你最爱的书,阿羽也只许捡几样做的最好的。这些东西等咱们到了新家,只会是更好的,更新的。”
到了疏采房里,却是什么也没动。疏采抱着小黄坐在床头只低着头。许朝蕊一下了冒起了火:“你只当自己还是小孩子是不是?六岁的孩子也该懂事了,只知道闹。你要是不想去就不去了。”
许朝蕊待孩子们一向都是脾性最好的,如今发了火。疏采的眼睛早红了一圈。疏墨连拉着她跟母亲认错:“阿采知道错了是不是?娘快别生气了。”她边说,疏采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个劲地往下掉。
许朝蕊看着孩子哭成这样,气早消了一大半。语气也柔和了许多:“来,告诉娘,你想带什么去?”
疏采指着橱柜里各式的小盘子和乱七八糟的小泥人,话里还带着哭腔:“这些是小泥人是二牛叔带我一块做的。”她又走书桌边,拉开屉阁,看着各式各样的剪纸和枯了的花蓝花冠道:“这是姐姐还有银环春燕在过生日时送给我的。”她仰着头看着母亲:“这些都是买不到的。娘,我不要,都不要了。我跟你一块去。”
一旁的疏墨和疏羽都哭了起来。后屋的展像也心灵感应一样也哭了起来。急的小莲只道:“唉,我的姑奶奶们,快别哭了,不行。我得先去看展。”便急忙跑向后屋。
许朝蕊像是全身力气被抽掉了一般,也没有精神去哄孩子们,只挨着床坐下来。好一会儿才笑着给孩子擦眼泪:“都信娘的是不是?别哭了,我们会有更好的,会有更好的。”
而对于一个肯把她们放在这十年的丈夫和父亲,即使孩子们还小,她们也不敢相信会有更好的。
也许她们会连原本拥有的都不会再有。
京城很快就到了。
除去展谦她们都是从侧门进的门。一路的画梁雕栋,一路的锦衣玉缎,疏府是金银玉珍堆出的奢迷。
许朝蕊能明显感到孩子们使劲地牵着她的手。一个念头像雷劈向了她,她所想的出身名门也许是毁了孩子人生的牢笼。就像她死去的母亲所讲的一样,人生来就是一种命,要是非得去要不是你的东西,只会把自己有的都抛弃了。
孩子们进了老太太的门就开始磕头,这是规矩,她们毕竟是第一次回到这个家。先是老太太,再是大太太和几个姨娘,接着是同辈的哥哥姐姐。大人脸上都是淡淡的笑,孩子的脸上却都有几分掩不住的轻视。
疏老太君显然疏羽另眼相看,牵着她的手跟几位姨娘笑道:“瞧瞧,这模样,我们疏家可是有福了。这样的人物才配姓疏呢。”
三夫人笑道:“可不是,若不是我们家的孩子,怎么能生的这样好?前些日子,西宁王妃还笑说永昌郡主怕是这京城第一美人。我们疏家别的孩子虽说不比她差。可如今,这位小姐一来,等着下次,咱们请西宁王妃来听戏,看她这下怎么说?”
疏老太君笑道:“念凝这个丫头在家做姑娘时就爱强,如今还是这样,也不怕孩子们笑话你。来,另外两个丫头也过来让我瞧瞧。”
疏墨拉着妹妹一块走到老太君面前,行个礼:“问奶奶好。”
疏老太君先打量疏墨道:“这是大丫头?听说你闺字墨是不是,倒真应了你的名字。只是太素净了些,以前在江州便罢了。一会去做几身鲜艳些的衣服。”
疏墨忙道:“谢奶奶。”
老太君又瞧瞧疏采,见她还小,笑问:“小丫头是觉得这好还是江州好呢?”
疏墨手肘装作不经意碰了碰妹妹。疏采答道:“这好。这有奶奶还有爹,这才是我家。”
疏老太君当然这个答案满意,对许朝蕊道:“看来你为这几个孩子也花了不少心思。如今你也了进了门,你也是个聪明人。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只记着凡事要合了疏家的地位。”
许朝蕊低着头:“全听老太太教诲。朝蕊知道了。”
这时坐在老太君身旁的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指着疏采道:“奶奶,这是不是就是跟我同岁的妹妹?”
这是前疏夫人的女儿疏络。而二夫人,也就是现在的疏夫人是前疏夫人的亲妹妹。她只有一个进了宫的女儿,对姐姐的这个小女儿如同已出。而疏相念着对死去夫人的夫妻之情,格外地宠爱这个小女儿。疏老太君对小孙女笑道:“阿络心里又在想什么呢?是想着有个一般大的人能跟你一块了吧。”
疏络抱住疏老太君,撒娇道:“奶奶跟神仙似的,会看我的心思呢。”疏老太君拍拍小孙女的背:“好了,好了,奶奶骨头都要散了。”
一旁的疏夫人笑着把疏络抱下来:“阿络又淘气了,可不许跟奶奶闹。”疏络连忙好好站着。老太君见她这样,笑着招手道:“来,阿络,不是要跟新来的妹妹讲话吗,到奶奶这来。”
疏络对疏夫人做了个鬼脸赶忙跑到疏老太君旁。整个屋里的人都笑了起来。疏夫人不禁道:“老太太,您这样总宠着她。她总有一天非爬上天去。”
疏老太君边对疏络笑边道:“行了,阿络生来就是要宠着的,你不能经常训她。别闷着孩子了。”
疏络得意地对疏夫人扬了扬眉头,疏夫人又好气又好笑。
疏络这才笑眯眯地跟疏采道:“虽然我是你姐姐,也大不了多少,你直接叫我阿络,这样多亲切。你叫什么?”
疏采小心翼翼道:“我叫阿采,嗯,采花的采。”她话音刚落,屋里的孩子全都笑了起来。尤其是三夫人的女儿疏桐月笑得特别大声。
疏络笑道:“阿采,愿君多采撷的采,好名字呀。”
疏老太君看着许朝蕊道:“看样子,我们新来这位十小姐得好好进学堂了,你说是不是,四夫人?”
“老太君所言极是。”许朝蕊依旧低着头答。
一大家子人都是在老太君这吃的饭,席间疏采不小心弄响了筷子又是惹得众人一阵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