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第四章 吃 传言 南北院 ...
-
展昭和白玉堂跑了好几个地方,一路寻着特色小吃吃了过去。
本以为边关贫瘠,没想到这个地方还挺繁华。不过想想,从先皇在位之时,宋朝的经济、军士力量就非常的不错。而自从当今皇上继位以来,更是大力推行仁政,从不轻起战端,百姓休养生息,风调雨顺。朝廷内文武百官虽然免不得勾心斗角,但是在大事上还是一致对外。文有王钦若、范仲淹、包拯等人协助理政,武有狄青、赵普等名将震慑外族,现在可当真算是国泰民安。百姓吃饱穿暖,男耕女织,还有不少人做起生意来,生活自然和乐安康。
陷空岛的生意更是早就开到了玉门关,韩彰和徐庆此次虽然也是协助展昭白玉堂,保护包拯等人,同时也带了不少江南那边的货物来到给这边的店铺上货,顺便收收账,等办完事回去的时候还可以带些西北的特产回去,一举两得。
不过,一片祥和的氛围下,免不了波涛暗涌。
展昭和白玉堂找了好几个不错的酒店、小摊,明面上是在吃吃喝喝,暗中却一直在注意当地人的风俗习惯、谈论的热点话题。
可能是由于边关人性格豪迈,多年来虽然小争端尚存,但是发生大的战争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而且这里属于九王爷赵普管辖范围,九王爷为人公正严明,不拘小节,从不以风言论罪,所以百姓言论相对自由,大部分时候是想说什么就说出来了,很少有所顾忌。
展昭和白玉堂一路吃,一路听。等天色渐晚,展昭满足的摸了摸肚子,再也吃不下去了。拉着白玉堂溜溜达达返回了驿站。
“用过晚膳了?怎么样?今天一天可有所收获?”公孙策见展昭和白玉堂回来了,问道。
展昭呵呵笑了一下,走过去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把杯子放下,道:“用过了。今天我们转了好几个地方,这里民风朴实,街上很是热闹。”
白玉堂走过去,拿起展昭喝了一半的茶杯,把剩下的茶水喝掉,附和道:“是啊。以前大哥和我说陷空岛在边关的生意做得还不错,要不是亲眼见到,还这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的商机。”
展昭瞥了白玉堂一眼——想喝水干嘛不自己倒?
白玉堂摸了摸杯子——别那么小气,喝一口又怎样?
展昭把茶壶往白玉堂面前一放——要喝自己倒。
白玉堂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嘴唇——你倒的茶水更好喝嘛。
展昭看着白玉堂伸出的舌头,想起早上的那个吻,脸不由地一红,扭过头不去看他。
白玉堂真想伸手摸摸展昭红透了的耳朵。但也知道如果在包拯和公孙面前自己真这么做了,这只薄皮猫儿一定发飙,后果不堪设想,恐怕很久都不会搭理自己。只等暗中忍耐,死猫儿,怎么这么可爱?。
包拯道:“可有什么异常?”
展昭知道包拯问得是与‘那边’有关的事情,摇了摇头,“到没有发现什么。”
包拯无所谓道:“没关系,毕竟时间还短,一时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
“不过,”展昭话音一转,“属下觉得有件事情值得我们注意。”
“哦?”包拯和公孙策来了兴趣。
展昭继续说道:“今天我们去了好几个地方,在一个小摊上,听到有人在传辽王要给碧霞郡主指婚。”
公孙策道:“碧霞郡主年纪已然不小,如果是在一般契丹人家早就结婚生子了。不过郡主身份特殊,又是常年领兵在外,一时错过了婚嫁。此时辽王如果想给郡主寻一佳配,倒也不是什么怪事。”
包拯却知道这件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果不其然接下来展昭继续说道:“先生可知传言中,郡主的未来夫君是何人?”
公孙策分析道:“耶律碧霞是南院大王爱女,因有勇有谋,在军中立下不少功劳,素来受宠。辽王和太后对其也是十分喜爱。且辽国南北院不和,乃是宿怨。按理来说,应是从南院派系中寻一年龄、身份相配之人,再不济也是寻一中立派系之人。不过展护卫既然如此发问,答案肯定出乎意料。”
展昭佩服道:“先生果然多智。不错,传言中的郡马人选正是北院派系之人。”
公孙策看了一眼包拯,道:“确实有些蹊跷,包拯,你怎么看?。”
包拯用左手敲打着桌面,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好半天才说道:“是有不妥。”
白玉堂不了解其中利害关系,问道:“辽国南北院有何分歧?为什么碧霞郡主嫁给北院派系中人会有不妥?”
公孙策解释道:辽国的官制,中央设南北两院,北院主管部族属国之政,南院主管汉人租赋军马之事。南院大王耶律仁先,也就是耶律碧霞的父亲,因为多年来与我朝打交道,主张尊宋,是亲宋派的。而北院大王萧霞抹更加的激进,在辽王统一了契丹众部落之后,提出必须重视大宋,因为大宋才是契丹的最大敌人,所以北院萧王是主战派的。两院多年来,因为政见不同,多有争执。虽不至兵戎相见,但之间关系其实并不融洽。”
白玉堂点了点头,“所以说,耶律碧霞其实不太可能嫁给北院派系的人?”
公孙策道:“的确。不过耶律碧霞身份特殊,虽身为女子,但在辽军之中威望颇深。尤其近几年,南院派系在辽军之中除了一个耶律碧霞,其他的将领不是年纪过大将要隐退,就是有勇无谋,虽有几个胚子是难得的良才,但毕竟资历年纪方小,还欠缺威信。现在南院派系有点以耶律碧霞马首是瞻的味道。可能北院派系是希望从她处入手,接手南院派系在辽军中的人马吧。”
白玉堂不禁咋舌,没看出来那个什么碧霞郡主有这等能耐。还不是前后两次需要猫儿和自己相救。
展昭白了白玉堂一眼,道:“打仗和江湖争斗完全是两回事。碧霞郡主是将帅之才,不证明她本人就一定武艺高强,能够躲过杀手的刺杀。”
白玉堂心中不知为何,居然有股醋意,不由地揶揄道,“说得跟你都清楚一样。怎么,猫儿你上过战场?”
展昭撇撇嘴,“虽然没有上过。但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白玉堂打趣道:“你说谁是猪?九王爷?还是庞统?”
展昭被白玉堂说得一愣,无奈道:“白玉堂,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这里是玉门关,小心隔墙有耳。如果惹怒了军队中人,届时就算你武功再高强,十万西北军一人一口吐沫就够淹死你了。”
白玉堂笑道:“如果要淹,白爷爷我一定死拽着你不放。”
展昭哼了一声,道:“别介,要死你一个人去,别拽上我。”
白玉堂瘪了瘪嘴:“猫儿好狠心。你不是答应和我生死相许,怎么……”
展昭一下子捂住白玉堂的嘴巴,看了一眼端坐在一旁的包拯和公孙策,急急道:“白玉堂,你胡说什么?”
白玉堂使劲挣扎出来,一手拉着展昭拼命捂住自己嘴的手,一边冲着包拯和公孙策说道:“包大人和公孙先生什么都知道。猫儿,你还有什么可隐瞒的?”
展昭被白玉堂说出的话惊呆了,不由自主地看向包拯和公孙策。就见他二人面露笑容,包容的看着自己,满眼充满了鼓励与支持,一时心中感觉十分的温暖。“大人,先生……”
公孙策看着展昭,鼓励道:“展护卫,你没有做错什么,不需要自责,也不必害怕连累我们。”
展昭看向包拯,包拯咳嗽了一声,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神已经告诉展昭,他一定会全力支持他们二人。
白玉堂感觉展昭浑身放松了下来,反手握住展昭的手,凑过去说道:“猫儿,你看,我没说错吧。其实,我大哥大嫂他们也都知道了,他们也赞同我们在一起……”
展昭没想到大家居然都已经知道他和白玉堂的事情,一时之间只觉得脸上如火烧一般,不知如何是好。
包拯此时替展昭解围道,拉回话题,道:“碧霞郡主的婚事固然值得注意,不过,更让本府在意的是,这传言为什么会传到玉门关来?”
公孙策闻言也是皱眉,“的确。碧霞郡主的婚事在辽国如果传开还有情可原。可为什么传到这里来了?展护卫,今天传言之人,你可记得清楚?”
展昭见包拯和公孙策不再追问他和白玉堂之间的事情,心中略安,闻言点头道:“记得。听闻那人叫李三,因为有亲戚在上京做生意,近期方回到玉门关进货,住在他家,这事是酒后闲聊的时候说与他听的。”
包拯道:“好,明天派人盯着那李三,这很有可能是一条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