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克亲寡妇13 ...
-
“有事说吧。”看着一大早就来找自己的陈进,林佳期知道肯定有重要的事,而且跟眼前的少年有关。
两个多月过去,眼前的小少年比之前变得沉稳许多,眼里不在迷茫而是一种坚定。
陈进并没有犹豫或试探,而是直接说明来意:“小婶娘,我想求您帮帮我师妹。”
“早产体弱?”
“您猜到了?”见林佳期一语说中,陈进很是惊讶。
“你都表现的这么明显了,怎么可能还猜不中。把你师妹的情况具体和我说说,越详细越好。”
“从我进入书院开始,见师母的次数就屈指可数,师妹基本看不见,只听说师妹身体不好,一直靠着汤药维持,每到换季就生病,热不得冷不得,养的特别精细。师母一直陪着照顾着。师傅经常会在放假期间出趟远门,听说是去找名医或神药,这次书院提前放假,也是因为听说有位神医来了省城,师傅去看看能不能请到神医回来给师妹看看。”
“听你这么说,这孩子病的很严重?”
“具体的病情我也不清楚,只是一直没见好,师傅和师母特别紧张。”
“那你能确定,你师妹到底是生病还是体弱?”
“我不能确定,但师妹早产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毕竟当年师傅家里出变故,事情闹得很大,周边的住户人尽皆知。”
当年的事距今已经过去八年,也就是说,这孩子今年已经八岁。以目前的医疗条件来看,早产儿能活到八岁,说明身体的各个器官是没有大问题的。换季容易生病,说明抵抗力差,常年吃药,中药可不比西药,苦涩难咽,常吃特别影响胃口。还好中药温和,否则常年吃又苦又涩的药哪能受得了,即便是补药也不行,是药三分毒。
这些念头在林佳期脑海一晃而过,心里大概有了底:“我有法子能让王夫子的女儿身体变好,虽不敢确定能否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健康,但绝对比现在好。”
陈进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声音都控制不住的大了起来:“此话当真?您真有办法?”
林佳期肯定的点点头,“但是需要你去确认一件事,王夫子的女儿到底是体弱,还是有身体上的疾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不是大夫,如果只是早产带来的体弱,我知道如何调养,但要是疾病,我就无能为力了。”
见一脸愁容的陈进,林佳期犹豫一会儿还是说道:“如果只是体弱,我有把握能让你师妹,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但你可不能跟王夫子这么说,毕竟有风险,我只能保证肯定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好这件事。”
陈进感激的说:“我明白,我理解,真的太好了。”激动过后又是担忧:“小婶娘,您不担心会因此担责吗?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一定有好转。”
“只要我去做,就有很大的可能,救下一个孩子,如果因为胆怯不去做,失去的可能不止是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家庭,我觉得去做比不做更划算。而且我觉得你师傅是个好人,值得为此冒险,你能来找我,不也是这么想的吗。”
陈进内心震动,不知说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此刻的心情,只能红着眼睛看着林佳期。
“这事你别和大伯他们说啊,解释起来麻烦的很,也没必要让大家跟着一起操心,我也算是在帮你,你可别把我给卖了。”林佳期可不想看少年哭泣,立马转移话题。
陈进整个假期,隔天就会抽空去一趟书院,打听王夫子是否已经回家,如果师傅能请来神医治好师妹,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如果请不来神医,那他必须尽快和师傅提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小婶娘说越早调养越好。
林佳期这边也没闲着,将现实世界里学的有关如何科学护理早产儿的知识,在脑海里细细的思索了一遍。当年女儿林乐坚就是早产,她又没钱去月子中心,请金牌月嫂,一切都是靠自己。从如何喂养、增强脾胃功能的儿童推拿,到各种加强体制的儿童运动和瑜伽,林佳期都一一试过,所以她才有把握答应陈进。
九月底陈进带来王夫子回书院的消息,这次请神医又是无功而返,陈进得知师傅回来,第二日赶去书院找师傅详谈了一次。林佳期不知谈话的内容,只是当天晚上陈进回来,带着师娘的管事嬷嬷递上拜帖,说想来林佳期家拜访,问何时方便。
林佳期知道这位夫人为了孩子,多年来基本不出门,就在家守着孩子,也就表示不用特意上门,她带着草儿去镇上就行。王夫子夫妻是一日也等不得,第二日就邀请林佳期过府一叙,还特意派了马车前来接送。家里的事情交代给陈秀儿,就随马车来到王夫子家。
王夫子的夫人娘家姓李,女儿乳名唤康姐儿,寓意健康。李夫人多年来为了女儿也是殚精竭虑,本人看起来依旧美丽,只是精神憔悴,眉宇间尽是愁绪。林佳期能理解这位李夫人的烦恼焦虑,毕竟这辈子唯一的女儿,身体常年不好,随时可能离她而去,正常女人谁受得了这个。
林佳期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询问李夫人,孩子身体的具体情况。不出所料,康姐儿主要是早产带来的体弱,多年的精心养护也不见好转,再这样下去,都不知道还能撑几年。
“李姐姐能说说平时是如何照顾康姐儿的吗?吃食方面也可以说说,越详细越好。”
“这孩子从出生开始我就精心照顾着,冷着热着就容易生病,因此特意建了一个封顶的院子,孩子平时就住在院子里,风吹不动日晒不到。就算如此还是不行,学走路比别人晚,也走不了几步路腿就无力。吃的也少,身子瘦弱的很,各种温和滋补的贵重药材,不知吃了多少也不见好转,我是什么办法都想了,能为她做的也都做了,可见孩子还是这么,这是要我这个当娘的命呀。”李夫人越说越伤心,最后泣不成声,这么多年心上如同压着一块大石头,没有崩溃已经算坚强的了。
林佳期大概知道了问题所在,于是尽量详细直白的和王夫子夫妻,叙述了早产儿相比正常孩子的不同,以及如何喂养:“早产儿生长很快,营养需求高,但是身体的吸收器官又不强壮,这样就很矛盾。因此喂养的时候,要让孩子吸收更多的营养,才能共给身体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但是你们想想,如果一个人他一餐饭只能吃下一碗,但是他的身体却需要两碗,这怎么办?”
王夫子和李夫人听着林佳期的叙述,都听的很认真,也能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跟着林佳期的思路,认真思考着。
林佳期也没指望王夫子和李夫人给予回应,自顾自的继续说:“那我们就想办法,让这一碗饭里面,有能抵得上两碗饭的营养。每个孩子在生长时,他的身高、体重都有一定的量,超过或低于这个量,比如正常孩子胖了瘦了都不好,何况早产儿本就弱,胖和瘦都是负担。所以还要根据孩子的体重,后期生长情况的变化,来制定不同喂养方案,过慢或过快都不利于早产儿成长。”
康姐儿的情况主要是一开始营养没跟上,于是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生病就得吃药,吃药坏胃口,胃口不好又吃的少,如此恶性循环。不经常晒太阳,导致微量元素吸收困难,比如缺钙,怎么能走好路。但这些林佳期不会跟李夫人说,因为说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李夫人自责,她不想这位一心一意为女儿的妈妈,得知自己的错误方式反而害了女儿而心里难过。
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现在要做的是,先将一些没必要吃的药停掉,药补不如食补,药物毕竟有副作用,食物就不会,将食物做的既营养又好吃,这就是林佳期的强项了,在现代为了养好林乐坚,林佳期可是专门自学了营养学。
中秋刚过,早晚温差开始逐渐变大,季节变幻最担心孩子们冷热交替,感冒生病。李夫人就更不可能让康姐儿出来吹风,于是林佳期带着草儿跟在王夫子夫妻身边,一切来到康姐儿主动院子看望她。
初见康姐儿,林佳期被瘦弱无力,满脸苍白,走几步路就累的直喘气的小女孩吓的心里没底,她都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疾病。
看到这间虽然处处透着精致美观,但毫无生气还略显气闷的院子,林佳期很是无语,住这院子不难受吗?
因为孩子容易生病,就整天被关在卧房里,不敢让她出门。康姐儿从出生到现在,基本没出过家门。李夫人这是因为自己心里担心害怕,怕失去这唯一的女儿,所以小心过了头。
林佳期最后和李夫人说,如果愿意相信她,就带着康姐儿去陈家村住一段时间,并建议李夫人,不能再让康姐儿住在现在的地方,还要让孩子适当的晒晒太阳。
李夫人看看一旁肉乎乎脸上红扑扑,一看就健康的草儿,再看自己瘦弱苍白的女儿,都是早产儿,差别却这么大,当即表示要去林佳期家叨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