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出山 ...
-
之后周玉清沉默了很久,高庆宇将事情告诉他,实际上也不能说就是完全相信他了,因为自己在京中的形象就注定没人相信他的话,而且他知道王府如今这个样子,英雄无用武之地心中一定是不舒服的,所以至少不会是明寿的忠实臣子,大概率会采取两边都不得罪的态度作壁上观,所以他将事情说给自己听,看上去风险极大,实际上也是心中捏着一把汗。于是周玉清回道:“多谢高公子抬爱,只是我对这件事没什么兴趣。”
高庆宇哑然,他原以为像周玉清这样怀才不遇的人一定会答应他,而且如今他手里没有谋臣,正是急需周玉清这样一个人才,于是他有些焦急道:“小王爷这些年所作所为可见是忧国恤民之人,您也看到这个世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世间的许多辉煌全是那些有权有势之人做出来的假象,真正百姓谁又过上了好日子。小王爷有这样的才能,为什么不再多筹谋一些,与我一起共创一个百姓安乐的承平盛世,事成后小王爷想要封侯拜相都是使得的,我定然以诚相待。”
周玉清摆摆手道:“罢了罢了,我回去想一想再说吧,你这次说的事情我不会宣扬出去,你且安心。”说完便起身要离开,高庆宇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是最终只能是眼看着周玉清带上自己的小书童离开了。
回去的时候周玉清似乎心情还不错,刘夏看着也替他高兴。王府里管着的铺子最近似乎出了一点问题,长生那边忙得不可开交,整个人都瘦下来了,脸上也不像原本那样圆润,再加上最近续上了小胡子,整个人几乎都要变了样子。周玉清倒是明面上对那边上着心,但刘夏一边看着实际上最近他的心情才是真的好,便觉得商铺那边大概不简单,又想起之前羊脂玉那事,周玉清将长生留下密谈,说不定就是有什么计划。
之后周玉清又秘密请了几个笔力极强的书生,将靖安王好好吹捧一番,编成诗歌或是写成传记,叫孩子们在不限于城中或是郊外的地方大肆宣扬,又找了不少书社进行唱卖,很快靖安王的盛名果然被那些名人雅客口口相传,都说是靖安王当初帮助的百姓合力撰写出来,歌颂靖安王的,一时风光无两。刘夏虽然不知道这一举措是何用意,但是他隐约觉得这京中大概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这期间刘夏也听到了上元节那件事的后续,唏嘘不已。那姑娘最后含泪将自己的事情上报了官府,她当众说出了自己所遭受的所有。
只是大家对这件事的看法却是五花八门,有些人说她可怜,这样以后还怎么嫁人。有些女人以此为戒,事事小心,甚至都不敢出门。有些人却在冷嘲热讽,恶意揣度那姑娘行事不检点,私密的东西怎么能放在别人可以拿到的地方,这分明就是刻意勾引人犯罪。
再后来,又有人说那个姑娘自那事以后就被丈夫休了,娘家那边又因为她的名声也不让她进门,她本来就悲痛于自己的遭遇,又被人指指点点,而今更没有安身之地,最后只能是上吊自杀了。
长生知道这件事以后更是义愤填膺,他欲言又止,几次想要说点什么,最后只能是化悲愤为力量,又去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刘夏知道他一定是有什么任务,他最近太反常了,又是减重又是改变造型,几乎都快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后来高庆宇又来找过高玉清两次,最后那次是在王府书房中,刘夏被安排在书房外看着不让人靠近。里面高庆宇坐在下手处,靖安王坐在正位上,周玉清坐在另一边。
高庆宇起身行一礼道:“两位殿下,鄙人再次诚请两位出山,为大乾百姓谋福报,为江山社稷出谋划策。如今我求贤若渴,若能得两位在旁提点乃是鄙人之福。纵观朝廷上下都是些阿谀奉承,擅长独善其身或是因循守旧古板之人,竟难有二位殿下这样为国为民,又可轻易脱身的聪慧良善之人了,可见二位才是潜龙卧凤。”
靖安王转头看周玉清表情,只见他垂眸不语,脸上无悲无喜,于是犹豫道:“这件事你还需讲讲自己的朝局见解和优势,才好让人信服。”
高庆宇见靖安王竟然站自己这边万份惊喜,虽不知为什么靖安王反要去看周玉清脸色,却还是诚恳道:“如今朝局一分为二,朝中太子虽然从小学习中庸儒道,却因明寿帝太过多疑,对帝王权术接触不多,多少忠臣为其温厚重道的名声而投奔了他,却都在之后难免怒其不争,这些年面对二皇子更是节节败退。可见太子若是继位,将来社稷不稳,大乾恐怕更乱。而二皇子虽然手段强硬,却不是个爱民如子的,对臣下更是不多加爱护,随时可以弃如敝履,如今手下更大多是些鱼肉百姓之奸臣,因此即使是登上皇位,也早晚被怨声载道的百姓反了去。因此他们二人无论是谁继承皇位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此时既然我有这样的血脉身份,更被许多前臣寄托厚望,因此我想着这件事不是不可一试。当然说我一点野心没有也是不可能的,二位大概也不可能相信,因此我也坦诚,这件事却也是我对权利的欲望使然,但我可称诺若是由我统领了大乾,一定尽全力护佑四方,给天下一个安稳的太平盛世。”
周玉清听高庆宇说完,抬眼认真直视他的眼睛道:“治国之道你有什么见解呢?”
高庆宇觉得这事有戏了,于是道:“治国定是武能安邦,文能治国,顺应民心,与民同乐才是为君之道。”
周玉清长叹一口气,正了颜色道:“好,你说的不错,我来到这世间便是为了此事。既然太子与二皇子都不能成为一个好君王,我便赌上一次,为你入世,助你一臂之力。只是我周玉清做事从来为的不是君王,为的是百姓,为的是世间的正道。如今的大乾完全以个人的利益争夺为主导,平民百姓得到来自朝廷的伤害大于保护,这个领导者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顺大势所趋它必定会被推翻。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满足无愧于心的安心与良知,是为了名扬四海的名声与利益,是为了不被操控的安全与顺心。每个投靠别人的人都是有所图的,不能满足他,就不要接受他的投靠与付出。领头羊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份或是血脉而天生尊贵,领头羊是因为他有能力去保护别的羊,可以让别的羊感到领头羊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是值得自己去付出和服从的,那么这个领头羊才会被大家拥戴。将来你若是果真当了领头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让自己配得上这份馈赠与厚望,想办法满足子民的愿望,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争斗。”
高庆宇听了这话深受震撼,原来书上写了许多自己一直不能明白如何两全,原来竟是这样的逻辑,这样一来就全都说通了,将来办事也就更有指向性,于是忙对周玉清行礼道:“多谢小王爷指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将来还请小王爷与靖安王殿下多多费心,在下感激不尽。”
再见高庆宇离开时终于不再是苦着一张脸了,刘夏将他送出府去心上却有一种会发生什么大事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