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一些随笔 ...
-
朱光潜在《谈美》中写道:“写作就是从主位的感受者转变为客观的观察者”,我的理解是,这不亚于将自己的心生生剖开看看里面有什么,这是一件极度痛苦的事。
没有一个写悲剧的作家是不痛苦的,或者说没有一个作家是不痛苦的,极度的痛苦是滋养灵感的最佳培养皿,可在这种时候,作家却需要慢慢含着痛苦,体味痛苦,剖析痛苦,这个过程是第二次或者是第一百次,二百次重新体验这种感情。
人们都说时间是治愈伤痛的良药,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忘却伤痛。但作家却不可以,他为了他的作品而不得不时时刻刻的重新拿出来‘鞭打’自己,所以作家需要一颗敏感且强大的心脏,它必须坚韧不屈,抱着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信念。
自古以来有很多作家英年早逝,一身才华却走不出心灵困境,草草了结生命,便是此因,他在反复体味痛苦的过程中,他的灵感要了他的性命。
-
常常看有些博主发文,分享帮助她走出人生“至暗时刻”的书籍。
我认为人若是要从书中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是没有的,没有一本书是能直白明了的告诉你该怎么做,一切都得靠你自己。而书籍的作用是帮助你发泄出内心的苦闷,是寻找到自己的同类,是明白痛苦的来源,然后靠你自己在黑暗中摸索,慢慢的走出来。
一面有足够的信心取探索这美丽繁复的奇幻世界,一面又深陷自我怀疑的泥烂沼泽,循环往复,憔悴不堪,像一颗即将爆炸的恒星,光芒万丈但却濒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