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被满门抄斩的宠妃(5) ...

  •   “万马齐喑,须抖擞精神,重新注入一股强力,也激一激这暮气沉沉的天下时局。此人若是无能,左不过浪费一个位置。可他若当真非池中物,岂能让他虚掷才干!”王丛微捻须朗笑,锋芒暗露,“我宦海沉浮数十载,难道还压不住一小辈?”

      王佑贤已知他心意,便顺势提议道:“如今郡中还缺一记室。”

      这是最稳妥的做法。记室归属幕府,是负责撰写章表文檄的属官,体面却无实权。即使他日生变,也翻不出多大风浪。

      王丛微却摇头道:“他既远道来求仕途,若只谋得一记室之位,未免显得我等小气。”

      他微微一叹,神色晦暗不清:“淮阴侯旧事,有过一次便够了。”

      淮阴侯韩信曾在项羽麾下多年,数次献策却不得重用,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终于不堪忍受,改投刘邦,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勋。

      “郡中主簿日前告老还乡去了。若骤然许他以高位,官署幕府之中不满者恐如云集。便先叫徽昭做个记室,若有嘉言卓见,再让他顶了主簿之位。”

      王佑贤心中微惊,不意叔父竟对徽昭评价如此之高。

      主簿典领文书,在幕府中参与机要,总理府事,非心腹不能胜任。

      王丛微微微笑道:“你无需过于忧心。他今日肯故意露出破绽,料想他日便不会对郡中不利。我纵横官场多年,这点识人的眼力还是有的。”

      王佑贤素来相信叔父的判断,便按下疑虑,拱手告退。

      ……

      翌日,王佑贤亲自往偏房去寻徽昭,许她以记室之位。他走后不久,便有小厮将徽昭引入幕府之中,重做安置。

      徽昭初到幕府,诸事皆不练熟。她又是凭空接任的记室一职,自然有幕僚心中不服,暗中寻衅。

      直到某日王丛微指定徽昭撰写一篇颂德文稿。

      那篇文章写得蹙金结绣、璧坐玑驰,常有金石之声,昭聋发聩,旁人竟不能赞一词。那次之后,那些质疑之声便渐渐消去了。

      沈徽昭原声娇软,一把嗓子燕啭莺啼,极为抓耳。未免暴露女子身份,徽昭暗中服药调整声线,又有意避开一切必要开口的交际。故而她虽在幕府之中素有才名,与大多幕僚的关系却只是平平。

      正中她下怀。

      王丛微对她身份有疑,他能给徽昭一个往上爬的机会,却未必能容忍她与府中幕僚过从甚密。

      某日,王丛微急召众幕僚前往议事。徽昭略一沉吟,便知自己的机会终于到了。

      众幕僚甫一进入议事厅,见王丛微高坐上首,面色微微沉凝,便猜到此次事情恐怕极为棘手。

      王丛微环视厅中诸人,望向徽昭时,目光仿佛微微停留了一瞬。

      “今日召诸位前来,乃是为三日前陈仓县悲田坊中百姓暴动之事。诸位若有主意,大可直抒己见、畅所欲言。”

      厅中一时哗然。

      悲田者,施贫矣。悲田坊是官办的贫民救济机构。乡里常建悲田坊,以安养孤老、残障、贫困者。
      片刻后,一名苍髯幕僚越众而出,对王丛微一揖。

      这位幕僚在幕府中颇有声望,甫一出列,厅中便为之一寂。

      他眉头微蹙,朗声说道:“如今世道多艰,坊中百姓暴/乱亦非初犯。若依下官鄙见,当加派官兵,安抚百姓。若有暴厉恣睢、扰乱公务者,便依律处决。”

      他话音刚落,便有另一位幕僚出列道:“百姓暴动,过不在黎庶,而在官署庙堂之间。若只一味严惩,恐伤人和。倒不如究其根本,恩济百姓。”

      各幕僚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久未定论。

      王丛微这几日为此事殚精竭虑,诸多法子都用过了,皆不甚奏效。如今见他们久久拿不出可行的法子,心中便添了几分疲惫。

      徽昭忽然出列。

      她到扶风郡时日尚短,不清楚此地物貌人情,刚刚在一旁听了许久,才大致摸清了如今的情况。

      徽昭心中顿时有了计较,又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当即便出声道:“悲田坊百姓突然暴/乱,乃是因半年前邻郡地裂,粮食绝收,百姓大量涌入陈仓县所致。若欲救民,必先救粮。”

      她目光湛湛,字句掷地有声道:“陈仓县百姓暴动,过不在黎庶,更不在官署,唯失地利耳。若能使地利粮足,困厄自解。”

      这段时日她日日用药调整嗓音,如今声色清朗而略带沙哑,已与原先相去甚远。

      厅中许多人还是头次听她说话,只觉得这声音如玉石相击,带着一股别样的悦耳,决计想不到眼前人竟是女子身。

      她话音刚落,先前那苍髯幕僚便嗤笑道:“小子轻狂,实同纸上谈兵!地裂乃是天定,如何是人力所能预测的?如今正逢饥年,天下粮仓皆不充盈。若依你之见,何年何月才能筹谋得‘粮足’二字?”

      前朝多地裂,皇帝曾以重金聘使天下匠人共制地动仪。可若地动仪当真能够感知千里之外的微小地震,又该如何排除风雷爆竹、车马人行的影响?

      最终不了了之。

      王丛微眉头也是微皱,却摆手止了幕僚话头,示意徽昭继续说下去。

      徽昭对他一礼,不卑不亢道:“凡遇天灾,发动前必有其征兆。人力虽无法准确预测,却可早做防备,迁移百姓。”

      “某年纪虽弱,却也访过名山大川,对预防天灾有几分拙识。凡逢大地裂,黄泉必然先动,地光闪烁,地声轰鸣,地面上鼓,种种异象不一而足。”

      “山麓沙石冲积处黄泉流动,大人大可于此处凿发地井,若井中水位突然升降,井水打旋、冒泡、变色、变味,便知泰半将有地裂发生。”

      “粮产不足,亦可改良农具、农肥,推广宽窄行起垄,深耕易耨。若想更进一步,还可限制地租、配给食盐,令成年男丁独立分户,以刺激生产,使人口稳步增长。如是几代,粮产必增,人口户数亦会随之充盈起来。诸般困厄自然迎刃而解。”

      徽昭说得极有条理,又言之有物,桩桩件件皆有可行之处。众幕僚听得如痴如醉,面上轻鄙之色早便散去了。

      王丛微暗暗点头,心中却不甚满意。

      这些法子多是长久之计,有些极难落到实处,需得徐徐谋之,难解近渴。

      饶是如此也尽够了。虽不能立时解除困厄,可若长久筹谋,必然裨益良多。

      他正欲开口,采众幕僚之长处敲定策案,却见徽昭微微一顿,再度说道:“这些不过远策,解不了燃眉之急。下官有一计,或能解如今困厄。大人可否屏退左右?”

      徽昭如今身份未明,与她独处一室,多少有些凶险。王丛微却略无犹豫,便让一众幕僚先行退下。

      待厅堂中只剩他二人时,王丛微微微一笑,说道:“如今厅中无外人,你若有计划,不妨细说。”

      他捻了下长须,仿佛玩笑一般说道:“若说得不好,我是要罚你的。”

      徽昭直直地看着他,也跟着笑起来,说道:“大人应当早便知道我身份有疑了。”

      王丛微神情一滞,官场中人处事多迂回,他万万没想到徽昭竟是这样一个直来直往的性子。

      他心中无奈,却更加确信徽昭无意对雍州不利。

      王丛微索性眯眼看向徽昭,说道:“小友聪慧,应当知道若我有意针对,你绝走不出扶风郡的地界。”

      徽昭意有所指道:“大人是君子,君子有所不为。也正因大人是君子,郡中百姓暴/乱屡被压制,却从未消匿。”

      王丛微神情一凛,道:“还请小友细说一二。”

      徽昭细细打量他神情,见他面上疑惑不似作假,不禁皱眉道:“您竟不知?”

      她微微思索片刻,决定先剖白自己:“我来郡中确实有所图,却绝无对黎元不利之心。我原先的计划,是要在郡中悲田坊逐渐崭露头角,再谋其他。”

      王丛微不意徽昭竟毫不隐瞒。他微一沉吟,也觉察出几分异样。

      徽昭当初既然有此计划,想来应当调查过悲田坊中情状。那处不过是朝廷用来安置孤老贫弱的地方,若无意外,极难崭露锋芒。

      王丛微纵横官场多年,到底敏锐,立即便觉察出其中关窍,问道:“可是坊中僧侣生了异心?”

      徽昭作揖道:“大人英明。”

      六朝以来,佛教寺院颇致力于慈善,最初的悲田养病坊便成立于佛寺之中。后承前制,悲田坊的实际权责系由僧侣掌理。

      悲田坊安养孤弱,极耗资金,唯一的进账便是坊间募捐所得。

      若值丰年,安养百姓之余,往往还有余财,余出的银钱自然尽归寺中僧侣所有。可若逢灾年,百姓自己尚且不能温饱,如何有余财捐与他人?莫说盈余,寺院往往还要自掏腰包,往里搭钱。

      如今岁收不丰,百姓日子艰难,坊中久无进账,亏损良多。众僧侣阳奉阴违,苛待坊中百姓。又将从邻郡逃出的老弱病残接入坊中,倍加优待,激化矛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被满门抄斩的宠妃(5)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