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第5章

      能识字就行。

      将来可以去镇上或者县上的铺子做伙计,亦或是账房、掌柜等等。

      反正只要识字,那就比目不识丁的强。

      以后的日子能好过一些。

      结果方启明去了,哪怕是他年纪大一些,已经八岁。

      但他记性好,尤其是悟性更好。

      那开私塾的秀才年纪大了,这些年一直开私塾,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

      其中有读书天赋,悟性高的也有。

      但大都考中秀才功名,就止步不前了。

      再往前是举人,后面是进士。

      他年纪大了,已经成了老秀才,且这么些年,一直想着教出个有能耐的学生来,要不然一辈子浑浑噩噩,仿佛自己只会秀才这点本事似的。

      老秀才专门教方启明学问。

      甚至是亲自见了方老头和方老太。

      当初送方启明去镇上念书,方老头包括整个方家,哪里想过方启明能念好书。

      方老头就是机缘巧合,正好攒了点银钱。

      想着去试试。

      也不是非得叫考取功名,只试试认识几个字就成。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是这样的。

      别看平日里日子过的苦,可只要攒点银钱,家里又正好有适龄的孩子,那就送去镇上试试。

      大多数孩子都只能勉强认识几个字,学问是半点都学不进去的。

      基本上都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这就回来不学了。

      能学到些许学问,甚至是考中童生的,那村里就凤毛麟角了。

      要是能考中秀才,就方家堡这村子,几十年都不见得出来一个。

      老秀才说方启明是读书的料子。

      方老头当时激动的手都颤抖了。

      他信了老秀才的话,也亲自为了方启明,甚至是尝试着让他背学到的文章,又问方启明是不是自己也愿意念书。

      念书能出人头地,改换门庭。

      方启明愿意。

      于是方启明就念书,一路往上。

      这当中种种暂且不提,就说方老大现在住的宅子。

      那是方启明考中秀才之后,因着那时候他才十岁出头,年轻,前途明亮。

      又有功名在身。

      便在县上靠着这一身功名,给大户人家的孩子开蒙,顺便教了一些日子的书,得了些银钱。

      这笔银钱拿回来,就叫家里把原来的老宅子推倒,重新盖了新的。

      当时方老大还没成亲。

      后来方启明一路往上,最终要去任上当官,这宅子就不能住了。

      走之前,方启明是跟方老头说好的。

      “这宅子就你们二老,还有老二、老二住着,将来成亲也够用。”

      当时方老头是说,“还有你。

      家里这宅子原本就是你攒的一银钱修起来的,咱们就是住着,也一直给你留着地儿。”

      自己的儿子终于出息了。

      哪怕是不能跟着出去,可方老头也高兴。

      他靠着儿子,在村里有面子,甚至是在镇上、县上都能有几分薄面。

      自家的日子在村里是极好过的。

      他肯定不能说儿子去外面做官,家里就什么都不给儿子留了。

      儿子回不回来住是一回事,他给不给留地方又是另外一回事。

      反正当时是这么说的。

      而昨儿个方启明进村,跌跌撞撞的去找人,先找的,就是当年的宅子。

      也就是方老头和方老太都没在家,都去方大姑家里给帮忙去了。

      要不然这会子肯定也在。

      方老大就觉得,方启明既然回来了,甭管是什么原因,都肯定要住到当年的宅子里去。

      只是族长这边才刚说完,方启明还没点头。

      方老二就直接说:“老三,你住我那里。

      老大那边人多,还有你这一大家子,怕是住不下。

      我那里就你嫂子,还有你侄子,加上我三口人。

      到时候把上房收拾出来给你住,厢房有三间,怎么住都成。”

      这都是实话。

      方老大那边想了想,反正是没反驳。

      族长也知道方老大家里的事儿,这会子就道:“去方老二家也成。”

      反正是自家兄弟,谁家不都一样。

      就算是方启明谁家都不去,就是去村里任何一家,肯定也能行。

      “那就去老二家。”方启明最终做出决定。

      这才说几句话,天就亮了。

      方言舒没吃到饭,不过喝了糖水。

      很快又沉沉睡去。

      不过这回看着就跟寻常孩子睡觉一样了。

      没有急促喘息,身上也没有高热。

      方启明这一家子,直接从祠堂出来,去方老二家中。

      方老二家就靠着祠堂这边,属于比较靠后的位置,不算远。

      “宅子是这几年慢慢修的。”方老二路上解释,“厢房和上房都没住人。”

      一般村里的寻常宅子,一边三间房算作是正房,旁边两间房算作是上房或者偏房。

      区别就是两间房收拾的仔细,炕什么的都很板正,那这就是上房。

      要是随便拾掇下,甚至是炕都没有,平时就用来摆放乱七八糟的东西,那这就是偏房。

      另外院子两边靠着围墙,还能再修厢房。

      厢房边上一般会留出一个比较窄,狭小不能住人的小厢房,做灶房用。

      还有的人家不会修很多厢房,会留出一块地方做偏棚,用来放牛车、木车,一些下地干活用的工具等杂物。

      方老二家的宅子修的确实好。

      也确实是没怎么住人。

      院子也宽敞。

      不过三架马车全都进来,就显得有些窄了。

      方老二娶的是张家的媳妇。

      张氏一看方启明一家子来,眼睛都亮了。

      忙不迭招呼。

      “快进来,我这就去烧饭。

      原本我应当也去祠堂守着,就是小武还小,怕去闹腾,就在家里等着。

      早知道我半夜就起来烧饭……”

      说话很利落。

      方言舒正好听到这动静,就迷迷糊糊的醒了。

      “孩子身上不舒坦,我这实在是顾不上了。

      要不然咱们这么些年没回来,这一回来,肯定得先上门看看。

      这孩子先前也不知道怎么的,着实吓人。

      也就是现在大好了,要不然我这都活不下去。”

      周氏说着就开始抹眼泪。

      “快进屋歇着。”张氏领着周氏进屋,正好方言舒醒了,就凑过去看。

      六岁的小孩,之前没有不舒服的时候,其实吃的挺好,从来没挨过饿,那时候个子高,长得也白。

      可熬了这么一个月,就瘦狠了。

      好在这会子看眼睛很有精神。

      “小子长得好,等回头多吃点饭,很快就长肉了。”

      张氏说着,就吆喝着要去烧饭。

      方老二家就一个孩子,叫方言武,今年三岁。

      方家人进门的时候,小武就在正房门口。

      他瞧见来了这么些人,又有马车,满脸好奇,想过来看。

      叫张氏给拦住了。

      “过阵子再过去看。”

      不让去。

      张氏是觉得周氏抱着的孩子病的重,昨天白日里的时候,眼瞅着都要不行了。

      而且村里那么些人都去看,小郑大夫也说了,一副虎狼药下去,能不能活,全看命。

      即便是现在看上去似乎是好了。

      可谁知道好透了没有。

      大人过去见也就过去了,不怕过了病气。

      孩子却不行。

      尤其是小武才三岁。

      张氏进灶房烧饭,就把正房门口的小武给带去灶房。

      拿了个小板凳给坐着。

      不过小武还是对外面很好奇。

      干脆搬了小板凳到灶房门口坐着,瞪着眼睛看外面。

      方启明这一家子,全都累的很了。

      这会子知道方言舒醒了,就都放松下来。

      方启明带着方言舒的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各自见过方老二和张氏之后,就直接进了厢房,往炕上一躺,都不用翻身,立马就睡着了。

      周氏也累狠了,上炕就睡。

      反倒是方言舒这会子很清醒。

      一开始他躺在炕上,慢慢抬起手看。

      六岁小孩的手看着有些瘦了,不过很柔软,指甲略微有些长。

      手掌展开,再攥成拳头。

      力气不算大。

      但这是活着的感觉。

      方言舒忍不住笑。

      慢慢坐起来,身上的衣服皱巴巴的,还有些脏,但能感觉布料都是很柔软的,穿在身上很舒服,一点都不难受。

      这也是活着才能感觉到的。

      周氏实在是累狠了,把方言舒放在炕上,鞋子都没给脱。

      方言舒干脆自己慢慢爬下炕。

      左右看了一圈,这里是厢房,比较空荡。

      炕上其实也什么都没有,只铺了一张草席。

      门敞开着。

      方言舒慢慢走到门口,这就觉得有些累了,便迈出门槛,坐在门槛上,看着院子。

      左右看看,就看到有个黑瘦黑瘦的小孩,看上去好像比方言舒还惨似的,蹲在门口靠墙的地方。

      见着方言舒看过来,小孩赶忙站起来,有点紧张的低头。

      “小树,你有什么事只管叫我去做,以后我都听你的。”

      秦杨说话的时候,都不敢看方言舒。

      “你是谁?”

      方言舒问。

      之所以这么问,也确实是方言舒不知道秦杨。

      甚至是上辈子的记忆中,也同样没有秦杨。

      难道这只是村里来玩的小子?

      结果刚问完,秦杨虽然没低头,但是有泪水落到地上,溅起小小的一点点的尘土,看上去像是一朵花似的。

      哭了。

      方言舒看了下地面,又仰脸看秦杨。

      “你哭了?”

      怎么就哭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