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 47 章 ...
-
47:
有了钱新买的马车那就是不一样。好歹这车厢围上厚厚的夹棉布那木板间不漏风了。中间有个小桌子桌子中间是个碳盆子,上面架着一个烧水壶。
看样子才苏同志知道她吃不了苦,特意给买了个好的马车。
平安拿了两根烧烤钎子叉在边上。打算叉馒头烤着吃。昨天烤的肉搞得整个车厢都是烤肉味,把她自己给熏得晕车。
平遥这两天百家姓都不背了,专心的看刘阆在贴那个马皮。平安不同意刘阆在车上磨那个木板子。刘阆白天和吴妈换了车去削木板,晚上在客栈里磨。磨了几天终于是给磨好了。第一个做的是平安的大小。
平安觉得得先做一个她试下才知道对不对,有什么要改的。
实际上作了两个,刘阆做一个平安用的。让生子打下手做一个他能用的大小。
那天平安看了那板子,还说如果掌握决窍后。最好是象打刀一样的打一个厚薄合适的,那样才耐用。
刘阆这几天有时总隐约觉得平安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苏瑞来肯定是和平安说过他的真实身份的。难道平安会猜到他这个是要在军队里用?可是这么可能呢?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平安这代人几个没看过林海雪原的呢,就算没有看完片,经典片断那是必须看过的啊。
平安都能想到,一队的人红色黑色的披风,在雪原上呼啸而过,那得多拉风啊。
事实上,后来也确实组了一阵可以呼啸而过的,不过每个人雪白的披风雪白的狐毛帽子,在雪地里根本没人能察觉。这是后话。
平安连烧着水,边看着刘阆认真的在拉着那个马皮。不得不说,这男人认真干活的时候确实还是挺经看的。
苏瑞来,轻轻咳了一声,把杯子往桌上一放“平安,添一点。”
这丫头看的都目不转睛的,也不晓得收着些。哪里有这样盯着一个外男看的。
再说这靖王根本不可能符合平安说的那些要求。不说别的条件怎样好,的就一条不纳妾就过不了。大景律里王爷可以有一个王妃,二个侧妃,四个贵妾,若干良妾。这里侧妃也是有品级的,贵妾也是记入玉碟有俸养的。
而他从与平安相处过程中就能感觉到这个是平安在男女关系上的底线。
所以哪怕靖王在山赛试探过他是否想把平安送进靖王府里,他没应。可是平安现在这么盯着人家看是什么情况?
平安为苏瑞来的杯子里添了些开水,又加了几颗枸杞,还丢了几颗胎菊,丢了一小块的罗汉果。虽然是寒冬,但是天天烤火,再加上最近吃得比较热,每天上午一杯的水里平安给点清肝明目加点泡了点润喉的罗汉果。
“那枸杞你一会儿吃了,其他的茶喝完不要了。”这年头的读书,十个有九个眼神都不太好优其是象老苏这种寒门学子。那从小在昏暗的月光下看书,就是当官后家里的煤油灯那也不亮啊。又暗又不稳定,眼神能好才怪呢。稳定下来后平安还想给炖点猪肝补补眼神呢。就老苏同意那生活水平可不担心什么三高。可能找个时间给这老家伙量个血压什么的。
前世平安单身一人,人近中年家里备了一堆的家用医疗仪器,量血压的尿酸的血糖的……。
家里连氧气瓶都整箱的备。就怕哪天钱还在人没了。
还能有心思唠叨他,还行。苏瑞来默默喝口茶“知道了。”这哪里是多一个女人,是多了个娘。
身份过了明路后,这丫头整天唠叨。以前不管是老娘还徐氏那只能默默的着急,客气着商量两句。哪里象她,那是直接上手管。理由一套套的,你不听吧她能拿出据说她们总结了几百年上午年的经验结论,还能拿出印好的书来。也不知道她一小姑娘读的都是些什么书,怎么那点子吃啥喝啥老人家养身的书不但读了,还划重点。
还想叫他要练八段锦,五禽戏。原话是“爹,我亲自教。您要不练,我还能每天早上亲自带着您练。”听听这是和爹说话吗?
这活脱脱就是尚书大人和他谈话的口气。
“刘公子。”平安没忍住还是打算厚着脸皮和靖王做个交换。
“嗯。”刘阆刚刚已经被盯得后背发麻。
自他成年后再没有哪个女的敢这样盯着他看。甚至可以说除了皇帝就没人敢这样盯着他看过。
就算他想过把这丫头收王府他也架不住大白天的,当着人家亲爹的面这样盯着他看啊。
别看他面无表情,一点没发觉的样子。他整个后背都是绷紧的。
“您看,您什么时候能找个打铁匠打一副这滑雪板。我给您试?”平安尽可能让自己的语气正常些“您看就我知道怎么用对吧,我还可以教您和生子。您要有需要我还能教其他人。”
刘阆这才抬眉,持了她一眼。你不是也没见过吗?
这一眼平安懂了“呵呵,那我拿木板子偷俭试过。我还有功略,就是怎么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刘阆又抬眼看了她一下“和马一样快,会摔死人的。”这丫头的胆怎么能这么大。
“呵呵,刘公子您看,咱把这个做出来后拿来卖?”平安比了比刘阆手上的那个板子“您看,您负责找工匠就行。要是可以话您再给弄个地方。我还有这个您帮我当了。收成咱四六,您六我四。”平安想得可清楚了,图纸已经给了人家要自己单干完全没问题。她有的优势就是图纸。靖王完全可以自己干。再说了不给靖王大头,这保护伞还怎么撑啊。
这个分法,刘阆侧目,苏瑞来也侧目。
老苏同志前半句还在为平安想和人靖王合伙做生意倒吸口气,后面给四六分这个分法给后浪推前浪,忘了上个问题了。
“我就找匠人,然后我六?”刘阆心时盘算了一下,这苏小姐是真老辣还是太小没经验?
如果面前是个掌家几十年的老夫人,那他能理解。这是人情事故练达后的取舍。可一个小姑娘又能知道这个世道上的多少权衡和计较呢。
“这匠人,可不是一般的匠人。”平安直视刘阆很认真的看着“这个是不是死契没有关系,我要的是即忠心,又有想法的人。要知道这滑雪板这东西做起来并不难,只是别人没有想到。我们需要不停的改良改进,永远做最好的那一个。”平安用手摸了摸刘阆那快完工的滑雪板“我要做全大景,最贵,最新,最好的滑雪板。用我的滑雪板那就是大景都时尚最有品味,最懂滑雪的人。等过两年,多一些人会滑雪了我就用店铺的名义办个滑雪赛。我会让这个小东西只在有雪的地方就有。没钱的人家里爹爹给磨一个,有钱的那就只有我店里的滑雪板能证明他是有懂滑雪的有钱人。”
虽然有些词刘阆听得不是明白,但是他大概是知道什么意思的。就象老字号,在上京,最好的吃食在天香楼,最好的洒是醉黄梁。请客只有在天香楼喝醉黄梁那就是有心。
“那你能做这么多的事情,只要4?”刘阆没想平安这么短短的时间就能有这么多的想法。而且居然想的不是怎么保证这滑雪板的做法不外流,而是要不停的改进跑在别人前面,永远做最新的。
“为何不想想如何不让做法外流,仅只你能做?”这才是大多数商家首先会考虑的,多少店家就一个手艺可以几辈人传承,甚至会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但是平安似乎一开始就没有这种想法,包括她做吃食的配方,也是不收分文就教给客栈。而上回那个咸蛋生子原本很想知道配方,一听说她想要做出来卖就不敢问了。
平安伸出一根手指“1.这东西买一个回家拆拆,很容易就能知道怎么做,目前的这个款式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就是一个手工活。”
平安伸出第二根手指“2,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平安又伸出第三根“3,竞争才能进步,我们一家做滑雪板用的人就很少,要有人做贵的有人做便宜的那用的人多了,市场才会大,如果我们能一直保持占三成的分额。大家一起才能把蛋糕尽快做大,只有把这个蛋糕做得足够大了,能分到总量才会大。”
平安伸出第四根手指“只要大家知道了我们这个店铺,卖的东西又新颖,又好,还提身份。那我再卖别的就可以省掉前面的过程。以后可能不止滑雪板,马车,马拉的雪橇,马车和雪橇是不是可以来回换,或许还有别的,也许是琉璃,也许鞋,弓……什么都可以”
其实自那句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后,刘阆不淡定了。
是的,在河洲他一开始只想着守好边关,很难。西戎兵强马壮,凶悍无人性。每到冬季就到处抢。东一下西一下。还时间和北戎联合行动起来,使得他以常首尾难顾。
第二年开始,他便不再这样等着他们来抢了,而是雪一化,他就带兵直接迎上去抢。西戎再行踪不定也是有相对固定的路可走。多派些斥候,总是能找得到的。后来他还训练了鹰隼,用鹰隼来找就更快了。从些他才真的明白了进攻和防守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