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凤吾回京 ...

  •   玉公子之前让葛天打探关于长风门的消息,只是得知这长风门目前效忠于励王凤渊,却未曾得知长风门与莲华宗的关系。三皇子凤渊原本平平无奇,近两年来却不知为何,深受圣上信任,去年才受封为励王,受封后他和太子凤凌倒是走得很近。
      “照你这么说,莲华宗对朝廷也并不是那么忠心耿耿了?”
      “十几年前朝廷倒是和这莲华宗走得挺近的,可后来不知为何就渐渐疏远了。要我说啊,大家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凭什么要给另一方卖命啊!”
      这时,玉公子点的栗子糕和松饼已经打包好送过来了:“公子,您的栗子糕和松饼,请拿好。”
      玉公子起身接过栗子糕和松饼,对段淮生道:“听段公子一席话,着实有趣,日后在下若是还想再听段公子讲讲这等趣事,不知段公子可愿赏光?”
      段淮生亦起身道:“公子客气!公子日后若是无聊了,段某这里随时准备着各种奇闻异事,可供公子解闷儿。”说着给了玉公子一张小纸条,写着段淮生现下的联络地址。
      玉公子收了纸条,道:“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等雪丫跟着玉公子离开了酒楼,段淮生直觉玉公子气度不凡,于是向小二打听道:“诶,小二,刚刚坐这桌的公子你可认识?”
      小二回答:“不认识。”
      段淮生刚露出失望的表情,便听小二继续道:“不过,单看那相貌,全临州城除了玉公子,怕是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玉公子?那请问这位玉公子的府邸在何处?”
      小二呵了一声道:“衷心奉劝你一句,有事去玉公子的玉香坊,没事不要打什么歪主意,不然断胳膊断腿儿也就算了,断子绝孙就麻烦了!”
      葛天等人护送凤吾到了京都郊外,总算是遇到自己的心腹萧恒了。
      萧恒一身黑色劲装,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潇洒,身边跟着几个一起出来探查凤吾下落的将士,原本都垂头丧气的。忽然远远的看见官道上一群人骑马疾驰而过,为首的那人身形健硕匀称,眉目凌厉,气摄山河,身着深蓝色外袍,华丽而肃穆,不是自家王爷又是谁?
      萧恒一边赶紧迎上去一边振臂一呼:“王爷!”等靠近了,萧恒才激动道:“王爷,您可算是回来了!这些天,属下们都快急死了!”
      凤吾可不管这些为他提心吊胆数日的将士们此刻的心情,上来就问道:“叛贼抓到了吗?”
      原来,半月前,凤吾此前平定战乱时抓回来的一个反贼从狱中逃出去了,励王党派的大臣们趁机参了他一本,于是凤吾被罚亲自去将反贼捉拿回来。谁知到了梅岭附近,遇到一群黑衣人,酣战之际,凤吾忽然发现了在一群江湖人的掩护下匆匆逃走的反贼,于是只身追上去。再后来,便遭暗算中了七鸩散。而今想来,那反贼是如何逃出狱中的,怕是不言而喻了。
      萧恒有些垂丧地回答:“和王爷您走散后,属下们四处寻找您的下落,怎么也找不到,倒是发现了……叛贼的……尸体!”
      凤吾道:“罢了,先回府吧。”
      这时,葛天才插道:“既然王爷已平安,那我等就先回临州城了。”
      凤吾亦未挽留客气,只道:“辛苦各位了!替我转告你们公子,本王欠他的,定会偿还。”
      说罢,葛天右掌覆左拳,表示了然,也示告辞,便同其余人等调转马头,疾驰回临州城了。
      回到王府,凤吾无论是对自己中七鸩散之事,还是玉公子之事,都只字未提。只问道:“朝中近来如何?”
      萧恒一一禀报:“圣上听闻您失踪,也派了人寻找您的下落;励王近来结交了一些江湖门派,得提防他日后在背后使刀子。”
      “他何时不是在背后使刀子了?”凤吾嗤笑道,旋即又问,“太子呢?”
      “太子近来倒是没什么动作。只是……”
      “只是什么?”
      萧恒顿了顿道:“只是六天前,绪王……病了!”
      绪王乃是二皇子凤熙,凤吾的亲哥哥,兄弟俩同出于云妃膝下,自小长在一处,感情深厚。凤吾见萧恒表情凝重,赶紧问道:“什么病?王兄现在情况怎么样?”
      萧恒道:“具体什么病,属下不知。绪王已经六日不曾上朝了,想来病得……不轻。”
      这也不能怪萧恒无知,王公贵族的病,本就是对外保密的。凤吾急道:“备马,去绪王府!”
      “可是王爷,您回来了,不先进宫请圣安,反倒先去了绪王府,定会被人抓了把柄的。”
      “本王和绪王兄友弟恭,岂容他人置喙!备马!”
      一柱香之后,凤吾来到了绪王府。绪王府上下人心惶惶,凤吾一进门便听见两个丫鬟在窃窃私语:“咱们王爷莫不是撞邪了!”
      “是啊,太吓人了!”
      忽而抬头看见急匆匆赶来的凤吾,吓得齐齐跪下:“奴婢给王爷请安!”
      凤吾懒得训斥她们,只厉声问道:“绪王何在?”
      两个丫鬟被吓得浑身发抖,哆嗦着回答:“在……在卧房。”
      凤吾径直跑向绪王的卧房,只见房间内一片狼藉:几个丫鬟正在收拾倒塌的烛台、摔碎的茶具,王妃坐在绪王的榻前泣不成声,而绪王正躺在榻上,面唇青紫,牙关紧闭。
      “怎么回事?”凤吾进门便问道。
      王妃见晏王来了,擦了擦泪痕,起身回道:“臣妾给晏王请安!”
      “王嫂不必多礼!王兄这是怎么了?太医呢?”
      王妃一边抹眼泪一边回道:“臣妾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端端的突然就神志不清了,时而发狂,时而昏睡不醒,来过好几个太医了,都束手无策,吃了药也不见好转。”
      “母妃可有来看过?”凤吾问。云妃名叫洛云衣,据说小时候在医家长大的,粗通医理。
      “云妃娘娘也请旨来看过,只说不像是中毒,却也是无计可施。臣妾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还请晏王救救王爷吧!”
      “王嫂放心,本王定会想办法治好王兄的。”说罢,凤吾又进了趟宫,先是向圣上请罪,这些时日被困在外;然后表明王兄病重,做弟弟的打算离京去寻救治王兄的办法。
      皇上训斥了凤吾几句诸如“匹夫之勇、难成大器”等话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念在你救兄心切,难能可贵的份儿上,朕就罚你务必医好你兄长,将功补过。”
      凤吾领命后,匆匆去了趟流云宫,给母妃请了安。接着回王府交代了一下京中事务,带了萧恒在内的几名将士,又立刻出发去找人救治绪王了。
      没过两天,江湖上出了两件大事,传得沸沸扬扬:其一,莲华宗掌门章林暴病而亡,少主失踪,大长老傅连鹤接任掌门。其二,江湖上同时冒出来两个新的门派,正在为扩大影响力而广招弟子,其中一个叫长风门,掌门名叫于晋,对外并未说明是何来头,但据说此人年少有为,打败过莲华宗的少主章台;另一个是灵台宗,掌门名叫华可立,原莲华宗的二长老,一套莲华剑法出神入化,若将一流高手分为上中下三等,则华可立足以跻身上一流。
      此时,长风门掌门于晋本该受众弟子瞻仰,风光无限,实际却正被一个蒙面黑衣人劈头盖脸地怒骂:“满口狡辩!”说着把两件东西砸向于晋,“你看看这是什么?”
      于晋一把接住这两件东西一看:一个腰牌,上面刻着“长风门”的字样,还有一个写着“七鸩散”的小瓷瓶。于晋不解道:“大人这是何意?”
      那黑衣人道:“半月前让你派人去刺杀晏王,半月后,你告诉我你的人失踪了,而后我就看到晏王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官道上。四天前,我们派出的刺客就死于七鸩散,你别告诉我你什么都不知道!”
      于晋惶恐道:“大人,此事我是真的不知道啊!”
      “那你现在总该知道了吧!是不是该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于晋想了想,回答道:“大人,失踪的人到现在依旧下落不明,兴许有人杀了我长风门的人,抢走了七鸩散,接着毒杀了您的人啊!这肯定是栽赃陷害!”
      “哼,七鸩散可是你派的独门毒药,他人如何作假栽赃!况且当日你派出的人只带了一瓶七鸩散用来杀晏王,我如今却折了这么多人,这么多七鸩散,难道是有人来你长风门偷的?”
      面对如此状况,于晋有口难辩,只道:“大人,此事我会尽量调查清楚,给大人一个交代的。但请大人相信,我对大人是绝对忠心的!”
      “最好是如此!”那黑衣人撂下这句话,便拂袖而去了。
      于晋握紧手中的小瓷瓶,百思不得其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