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
报道之后是军训,军训之后放了三天假,然后就是漫长没有假期的高中时代。
三天假期之前,班主任告诉我们一定要回家确定好自己的姓名是否与户口本相符,如果不相符合,年龄啊,姓名啊,或者性别。
他说到性别的时候,还笑眯眯的看了我一眼。
班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所指,又肆无忌惮的开始了嘲笑。
回到家,我有点郁闷。
犹豫着,我还是问了母亲,“妈,我能改名么?”
母亲看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怪物,那眼神和表情都是我所陌生的。
突然呆滞掉的母亲沉默了很久之后,说,“想改成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只要不是弟弟就好了。”
母亲有点惊慌失措,那是一种自己的宠物突然挣脱自己束缚的恐惧。
那是一种,自己的孩子不再属于自己的恐惧。
大抵每个母亲都曾经历过,这心碎的一刻。
我想,孩子的成长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大多是痛苦大于喜悦。
无奈多过欣慰。
我的妈妈,在短暂的一个夏天里,完全的失去了自己的女儿。
她很快适应了这种变化,坚定的说,好。
母亲决定完全听从我的安排,她让我自己来决定自己以后应该叫什么。
我突然觉得这一切有些残酷,想了一会儿,就告诉她,不如只是把字改一下,音不变,这样她还可以继续喊我弟弟,但是同学老师看起来的字面则是大相径庭的。
母亲觉得这是一个完美的主意,于是我们开始翻字典。
翻到最后,发现这个音着实没有什么好看的字。
就在弟的旁边加了一个女,林娣娣。
字典上面写,旧时姐姐称妹妹是,娣。
于是,我便真的成了林“妹妹”。
那个年代的户口还好改,但母亲也费了点周折,托人从派出所把我的整个户口本改了过来。
弟弟变成了女人:娣娣。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这种做法,只是再从一个坑往外爬的时候,跌进了另外一个更深的坑里面。
娣娣与弟弟的区别,便是欲盖弥彰。
而且,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并不认识这个字,娣。
念半边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是磕磕绊绊。
有一部分理科老师对着点名册上的这个字,纠结着,探索着看着台下,林——娣————娣?
我答:到。
然后紧随全班的嘲笑。
我有点无奈,有点惹不起又躲不起的无奈。
我已经安静安分到了相对静止的状态,怎么因了这个名字,如此与众不同。
念不好这个名字最极致的人,应当是我们的专业老师。
一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他有点凶,我不敢抬头看他。
他的声音冷冷的,林——林——林——弟弟?
到。
他抬头看看我,面无表情。
他的严厉让坐在画室里的美术生没有人敢发笑。
我似乎终于寻找到了庇护。
但,这一切只是假象,他再下一次点名的时候,仍旧,林——林——林——弟弟?
到。
再下一次,他直接点,弟弟。
轮到我卡壳,我犹豫着,纠结着,最后无奈的说,到。
他抬头看我,友好的微笑,示意我做的很好。
从此以后,我在美术生里,再也没有了姓氏,全部美术生,直接喊我,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