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临淄城 ...
-
大历二年,临淄城
这一年的谢府格外热闹,谢雍之深得圣眷,临淄事务已平,不日将返京述职。
谢氏一族,子孙蕃盛,名士辈出,百年而不绝。至谢衡一脉,官拜九卿,率谢氏自中原迁居临淄。
“女郎,王娘子递的名帖过来,说是要邀女郎赴今春的杏林宴”
令姜接过去,扶了扶头上的玉簪,对尔冬说
这颜色太素,还是换上那支珠钗吧
前世谢令姜素衣轻钗,端静娴雅,是世家命妇口口相传的女子楷模。重来一世,又何必再做氏族门阀选定的闺阁女子。
尔冬应喏,从绿宝石镶嵌的妆匣中取出一支珠钗。
这钗是官家所赐,华贵非常,便是其间东珠亦是百年难遇的好成色。还需配得此间最矜贵貌美的女子,才不会被它夺了颜色。
尔冬小心捧起,装点在谢令姜的发间
便是见了再多次,她还是不禁赞叹谢女郎的容颜,堪比九州绝色
她不赞成旁人说的名动洛阳的顾氏女郎
分明那个绝世佳人,不在旁处,正是这位谢三娘子。
“女郎这般妆点,正是衬的玉貌花容,可比画中仙子。”
谢令姜看向铜镜中的自己,笑着对尔冬说
“从前我不知,想要换个活法,竟这般容易。”
尔冬不懂,可也冲着令姜点头,女郎说的话,不像平日,可她知道,女郎说的每句话都应该得到肯定。
令姜推开阁楼的门,走到阳光下
这一世,那些未平之事,定要许个圆满的结局。
她招来仆从,令他们去寻谢二
有些事,她还需要二哥哥相助。
约莫一刻,便见紫衣郎君跨过院落,急急而来
令姜说:急什么
谢二便立刻放慢了步子,一张笑脸
“还不是怕我三妹妹等的急了,又拿那遭圣人道理教训我。”
令姜便笑
再不会了
二哥哥一如往日,好宝马香车,东都妙姬。他这般风流的公子,是红楼的座上客,潇湘玉馆的入幕之宾。
原意只是想让他平安一生,又何必拘于礼节,责他不堪。
谢二是惯会看眼色的一个人
见妹妹非但未曾责骂她,反而笑的越发慈眉善目
心中不安
令姜最知他最是好骗,趁他惴惴不安之际说道
“我听闻哥哥前些时候寻了位洛京歌姬,在府中奏乐,被父亲罚跪在祠堂好些时日,不知哥哥的腿伤可好些吗,我这有些治伤的良药,还是前些时候祖母赏的,过些时候让尔冬取了带给你。”
谢雍之最初还觉会遭妹妹责令,如今听闻妹妹关心,感动地眼泪汪汪,心中愧疚不已,刚想开口。
又见谢令姜叹了一口气
“听王家女郎与我言说洛京繁华,哥哥在临淄已是这般,想必在洛京也合该是个品貌非凡的人物吧,做妹妹的,却不能一睹,实在遗憾。”
谢雍之听见妹妹夸赞,受用非常,连连点头。又想到自家小妹确未曾踏出过临淄一步,实在不该。
“三妹妹不必忧愁,哥哥此番回京,可携妹妹一同前去。”
“哥哥待我这般好,令姜实在感怀。只是祖母向来严厉,恐是不行。”
说罢,谢令姜垂下头,落了几滴泪
谢雍之急忙递上帕子
“此事妹妹不必担心,我求为妹妹求一道旨,定让妹妹痛痛快快的在洛京好好玩上一些时日。”
令姜眼角通红,用着平生最温软的声音向二哥道了谢
“我便知,二哥向来最是有办法的。”
尔冬见到般情境,早已见怪不怪,心知女郎看着柔弱,在骗人这件事上却极为擅长。可谁对着这样一张脸,还能说得出半个不字呢,便是她自己也是绝不能的。
至夜,月光白的帘幕垂下,香炉袅袅,正染着安神的香料
女郎近日睡眠不好,急坏了谢夫人
夜间里,仆从不敢高声语,守着院门,一同数着星辰,许愿开春是个好天气,不必再这般寒冷。
令姜又做梦了
应是个很温暖的春日
她收到了宋珣寄来的家书
信中附着一支木簪
不似能工巧匠的杰作,倒似一位持过剑的将军细细打磨的手艺
令姜拿着木簪看了又看,将它仔细的收到了木匣之中。
尔冬说姑爷对女郎极好
她那时只是笑,未曾想回答
宋珣于她,她于宋珣,都不过是为了延绵这世家宗族的囚徒
簪上青鸟,栩栩如生,恰如当年新帝尚居青宫,她曾看过的那卷春山图。
卷上落款不是他人
幼度
再无旁人了,宋家七郎,字幼度
她又取出木簪,似不舍,可还是让尔冬将它烧个干净
一如她那见不得光,无法与人言说的心思
本就不该
不该存留
不能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