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成名 ...


  •   30.
      事务所在北海道有间录外景MV用的录音棚。

      我们连夜奔赴这处偏僻的取景地,顺手带上了仍然没能缓过神来的女孩。经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效率极高,两三个小时内就原地拉起了一支成熟的制作团队,从导演,收音,到摄影,造型一应俱全,其中不少人临时从本岛启程,预计明天上午抵达,而最关键的编曲团队则索性留在了东京,用电邮接收了我发过去的乐谱,过了一阵,回以录完的伴奏带。

      “有点耳熟。”

      松田在我点开确认时评价,眉间蹙起一点,似乎真的在用力回忆,我诧异地看他一眼:“……你居然听得出来。”

      “我听过?”他反应过来。

      “凌晨三点听过,”我道,“但一直没机会问世,后来也改编了很多。”

      在业界也屡见不鲜,档期,精力,个人风格,营销策略……能阻止一首歌正式问世的因素不计其数,更何况几年间我自己也数次重写这首曲子,却始终不够满意,它太独特,声音是传达的途径,可它代表的那个夜晚分明割裂,难言,又无处可诉。乐声流淌在车厢里,恍惚中是在讲述,有些情绪无法宣之于口,只能内化着自我排解,但当真消失不见了吗,还是在心底逐渐累积,成为高墙,生就语言无法穿透的隔阂。

      “我喜欢这首。”女孩低声道,“它有名字吗?”

      有的。

      很多年前就定下的标题,只是无法对人诉说。

      “它叫,《不可说》。”

      我轻声答,拧头看着窗外,风雪银白,折射在视网膜上,很适合遮掩些什么。

      车子在林海中飞驰,天际从暮色到深夜,晚上八点,我们抵达门口,一百平方米不到的仓库里塞满了幕布,打光板,麦克风支架,和各类被防尘布盖得严严实实的道具,光看外形比之废弃多年的工厂也不遑多让,似乎随时都可以拉去表演片场拍摄恐怖片,女孩下车时难掩震惊:这是录音棚?

      对公众来说,是造梦的娱乐产业里最不起眼的一部分,我解释,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时花费九成时间以上的地方。

      “所以走吧。”我在她背上轻轻一推,“我带你去见真正的藤泽叶琉。”

      比起舞台现场的激动人心,录音棚里的大部分工作是枯燥的,与录音师反复沟通选曲的风格和主题,敲定合适的声场,将声音调整到自己想要的波段和音色,虽然是早早备好的曲子,但实际打磨起细节才发现有许多未完善的地方,将完整的旋律分解成单节乐句,一句句反复找准情绪。毕竟是事件后的第一次露面,必定会赚足热点和眼球,经纪人要求按最高标准执行。整首歌录了接近五个小时,又是低音浑厚而感情饱满的曲风,我唱得大脑缺氧,总算被放出录音间时已是头重脚轻,站在门口缓了好一会,才找回方向感。

      而后脸上却冷不丁被贴了个热源,侧目而视,萩原微笑的一张脸。

      “热牛奶?”我问,懒得抬手接过,直接扭头咬住吸管,含糊地续上,“这附近居然有卖。”

      萩原脾气甚好,见状索性微微压低手腕,让我喝得更方便些:“有个便利店,小阵平出去买烟的时候发现的。”

      倒是没有闻到烟味,我侧头环顾一圈,据说犯了烟瘾那位正游走在监听音箱和人声效果器附近,目光心醉神迷,堪称史上最健康的戒烟手段,我索性不去管,倒是另一个协同者不见踪影:“那孩子呢?”

      “快凌晨两点,被我哄去睡了。”

      萩原失笑,“她一开始还不肯,一直在门外看着,但是隔音做得那么好,外面根本什么都听不见。”

      “虽然装修差劲,这毕竟是个专业录音棚,能被听到才不妙。”

      一口气把牛奶吸完,我道了声谢,揉着额头往临时清理出来放包裹的办公台走,萩原跟过来,将牛奶盒扔进旁边弃置的垃圾桶,见我打开电脑,微微瞪大双眼:“不休息?”

      “不休息了。”我道,点开导演给我的摄影脚本,“天气预报说明天早上是晴天,能见度不错,摄影团队也能到场,顺利的话就地开拍,导演叫我先看看台本。”

      “剧情MV?”

      “不……确切的说是澄清视频吧,中心思想是坚韧不拔小白花,表述上越含糊其辞越好。”我指指分镜稿,画框里的人物示意火柴图侧身对着镜头,目光对准远处的海平面,有和朋友谈天的随意和自然,“整个视频的流程是前段招呼加后半歌曲发布的组成形式,当然我们不会明着说歌曲发布,而是把它当作我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想,作为澄清的一部分发出去。”

      “以近期的话题热度,PR认为上传一个小时内就能冲上首页,至于最后播放量能落在哪个区间,就取决于我装可怜装得怎么样,以及歌到底好不好听了。”

      “听起来你很有信心。”萩原评价。

      “差不多。”

      我答,后方的控制室投下暖光,隔着长条状的玻璃窗的工作人员正忙中有序地对录音素材加工处理。废弃工厂般的外表下的录音棚此刻也能称得上井然有序。团队作业,各司其职,一个藤泽叶琉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摄影团队于凌晨五点到场,携带五十公斤重的摄影设备,叮叮咣咣地在门外铺了一地,溅起飞灰无数,顺道惊醒入睡不久的女孩。她睡眼朦胧地拉着我的袖口出门看,取景地最后选在一处海岸边,潮汐涨落的起伏带出连绵不绝的海浪声,为室外收音效果凭添麻烦,收音师们正凑在一起商量是否为昨天录制的音轨再叠一卷室外音效,而我匆匆吞完便利店饭团,就被造型师扯到一边上下打量。

      女孩跟着我走,就被迫听了一脑子造型思路。这次的摄影主题,坚忍,不屈,还有藤泽叶琉一贯的人设,温柔,稳重,知性,考虑到最近的事态,再加一些憔悴。造型师言之凿凿,握着化妆刷有握着权杖的自信,以这个思路为主,发型就不多下功夫,但今日光线太好,底妆要打厚些遮掩气色,眼睛也太有神,用眼镜挡一下。至于衣服,该用些更亲民些的打扮——不是羽绒服,那太臃肿了,人们要的是脆弱而美观的,毛衣,牛仔裤,围巾,不过这次要带收音耳返,脖颈处已经有点缀,所以最后一项还是免了。

      “等一下,”萩原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这种天气只穿毛衣不会太冷吗?”

      “视觉效果上这样比较好,也可以贴暖热贴将就一下,反正到时候歌也是对口型,还是用录音室那版。”造型师耸耸肩,显然不以为意,转头看我,“不过还是要本人决定。”

      这显然也不需要决定。

      在所有的美丽,浸染,色彩斑斓的感动背后,从来都是标尺,结构,缜密无漏的计算。

      “按你说的做就好。”

      脱掉大衣,我轻松地笑一笑,将它盖在神情无措的女孩身上。

      “这就是,关于藤泽叶琉的一切。”

      【“大家好,我是藤泽叶琉。”】

      【出现在镜头里的女孩温婉而干净,鼻梁上架着工整的镜框,长发却被海风吹得凌乱,脸色冻得苍白,她怀抱一把吉他,坐在海边一块凸出的岩石上。】

      【“嗯……这个视频是突然被要求录制的,在此之前我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收到工作上的联络,本人也还在私人旅途中,很多设备都缺失,所以准备得很匆忙,希望收音效果能被后期救回来。”】

      【“如大家所见,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北海道,”她侧过身,让身后的海岸线暴露在镜头中,“我和我的朋友们策划这次旅行很久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只是日程一直对不上,对现代人来说很常见的事,所以就像很多人一样,我们总是觉得运气不好而已。”】

      【“直到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那起事故之后,我们才发现,有些事是拖不起的。”】

      【她沉默了几秒,手指抚过琴弦,金属变幻的角度折射着日光。】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所谓的表达,沟通,交流是一件多困难的事情,要真正理解一个人的行动,又是多严苛的要求。我是公众人物,所以我有义务解释清楚,为什么那天那样愤怒,情绪失控,所以再怎么不愿意也要面对,要把隐私挖掘出来给人看,这是明星的义务,所以说实话我没有太多不满,但我只是在想。”】

      【“在想,这种事不一定只发生在我身上。”】

      【“它发生在几乎每一个人身上,那些无法为自己辩白的时候,那些无法对人诉说的时候,那些言语变得如此苍白无力的时候。”】

      【“即使我这么说,也没法让每个人都明白吧。”】

      【“毕竟我是个歌手,不是小说家,如果真的需要传达,我更擅长的方式是歌唱。”】

      【“所以,下面是我想要告诉大家的话。”】

      12月20日,周六晚上十一点二十三分。

      藤泽叶琉上传事件回应与新曲《不可说》。

      一小时点击量破千万,当日全站播放量榜首,同时在线观看最大人次百万余人。

      公众媒体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个词语进行概括。

      ——一曲成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成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