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别离 ...

  •   阿景第一次见到栖见,是武光三十五年夏。
      那时她十二岁,路遇歹匪,抢劫官道,贼人杀红了眼,暗卫敌不过软骨散与逍遥笛声,只能将她藏于一处山洞,叮嘱后引诱贼子背道而行,那是陪了她五年的暗卫,她试图挽留,但雨天的脚印匆匆,泥地里太过明显。她的暗卫,只能尽力护她小主周全。
      栖见是在一天后发现她的,他的姐姐飞鸽传书,让他在汾泯山找一个十二岁的女娃娃,并附上肖像,粉裙双髻,柳月弯弯。他循着暗卫留下的痕迹,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小姑娘,额头滚烫,昏迷不醒。他看着她栖身的洞穴内刻有血字:交官府,有重谢。她手指用青草包着,仍有血迹。
      他背着他下了山,医好了她的病,领她回了京城带她回家。可都一个月了,她还是从来不说话,哀伤的望着远方,手里摩挲着黑衣布条,是皇家暗卫的标志。直到他领了她的暗卫回来,是尸体,她才哭出声来,才开始很克制,只是小声啜泣,后来趴着她的尸体哭昏了去。
      他想着,到底是娇生惯养的小姑娘,不知道这个时代人命有多贱。也到底是个小姑娘,怜悯心尚存。
      戏子无情,天家冷漠。可太子要娶一个江湖女子,他的姐姐。
      皇帝怒斥,严加看管,太子逃婚,自婚聘妻,那一年朝臣争吵不休,年末大雪初临,废太子,立幼嫡子。
      那一年对阿景来说,是灰色的一年,亲近的暗卫死去,疼爱她的舅舅被废,远方的父母无心管她,高贵的外公外婆深宫禁庭,府中留她与伯父母疏离冷淡,她越来越沉默。
      栖见十五岁出来游历江湖,人间疾苦多,这是他第一次心也发疼,他觉得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应该拉着父母的手,千宠万爱,神气无双。怎么是,怎么是中秋节一个人躲在葡萄架子下里哭鼻子?
      他想,有时间要给她买颗糖,带她出去逛庙会,保护她。他偷偷以姐夫的名义。
      次年,皇帝薨,伉俪情深,皇后自请守陵,阿景亦自请。
      小舅舅,应该是皇帝了,拨给她一丛侍卫,以感念其孝心。
      凭借前太子姐夫的关系,他成了她的侍卫。
      她看着他,在想为什么这人姿容无双,还只是个侍卫。
      他想,等她再长大些,他就去游历江湖。
      她想,等她再长大些,她也想要个姿容无双的夫君,像他这样的。
      其实侍卫薪水很多,比在江湖跑任务多的多,他用这些钱,继续给她买果子吃。
      太后质问她为何要来,她声音清脆,“代母亲尽孝”。
      太后闭眼,知道她的决心,替母亲尽孝后,相当于孝敬了母亲,以三年孝期还母生恩,以后再无瓜葛。她的女儿,确实狠心,她的外孙女,确实难熬。本是皇家贵女,活在泼天富贵里,却没多少亲情,她虽常常照拂,也杯水车薪。金凤银凰,恍然间成了山间寒霜。
      其实帝陵的日子很好过,每日与书琴相伴,她很开心。可怜她为女子,不能行遍大川,只能于书中窥见各地风貌,穿梭史书,遍览风情。
      她懂风情,不愿解风情。
      她的才名被路过的诗人扬了出去,她为庙会写的祝词,篇幅华丽,描山河月景,豆蔻词工,书政史,论兴衰,文采斐然,世人称“明月君子”。明月今日,流水前身,君子端方,情请于动。
      有人从文风蛛丝马迹中窥得明月君子是个女子,虽不知其人,求爱之词亦华丽铺陈,颇受追捧。
      栖见也知道是她,是栖见为她送的诗,送到水丛阁,扬名天下知。
      她有时候在想,栖见是不是为了她才来的,要不然为什么经常和他对视,他眸中时常躲闪,可栖见几乎不和她说话。
      他只是会夜里敲敲她的窗,声音低沉的说道:“敏王爷知道您爱吃这个,临行前嘱咐过我给你买一些”,拿着一叠花灯,让她看他怎么穿针引线,或者在后山带她放孔明灯。
      都怪她那个好舅舅,她好像喜欢上栖见了。
      她见过栖见练武,硬朗如竹,剑气如风,萧萧肃肃,一如其姿容。也见过他打架,一招毙命,玉面阎罗。
      她有时候想,就这样一辈子也不错,但她又想,栖见会不会觉得无聊。
      她的预感没有错,三年后,栖见请辞,他说,受人所托事已结,特请辞。
      她允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