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0、续·汉时关:子长 ...


  •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

      (一)
      汉武帝,元朔二年。
      这个年号,是为了纪念卫青奇袭朔方匈奴祭祀祖先的龙城而设立的。
      秋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身在匈奴,真的是说不出的开心。
      这么多年了,自蒙恬北击匈奴以来,终于又扬眉吐气了一把。
      “秋水——”男子看着在大街上抱着几卷书疯跑的女孩默念,身边的老奴觉得莫名其妙。
      她似乎有很着急的事情,都没看到有熟人经过。
      他拽住了他的胳膊,虽然又几年不见,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风风火火的她。
      “啊——陛——”
      “嘘——”刘彻捂住了秋水的嘴巴。
      于是二人被请上了长安城里最好的酒楼。
      “怎么每次见到你都在大街上?当皇帝不是很忙的吗?”跟小时候的神情一样,她支着下巴。
      刘彻往她的漆制耳杯中填满了水。
      “对了,那你还记得张骞吗?”
      “记得!他出使已十余年,我日夜都在盼他回来!”
      “我见到过他,他中途被匈奴扣下了,正在那里受苦!不过你要相信他!”秋水抿了一口水。
      “此事我已知晓了。”刘彻点点头。
      “他还有东西让我交给你,不过今天是不行了,我今天约了人!改天我一定亲自交到你手上!”从语气中他察觉出她的急迫与心不在焉。
      “走了啊,再见!”她似乎并没有因为他是皇帝就过多的停留,他甚至怀疑从她眼里流露出的那神情到底是真是假。
      “去查一下,她去见什么人!”刘彻冷冷的对身边的老奴说。
      (二)
      汉武帝建元三年,道家天宗晓梦大师仙逝,年百岁。
      在此之前,晓梦早已将天宗掌门之位传与亲传弟子秋骊。
      秋水是天宗掌门秋骊与人宗掌门关山的孙女,自小被收养在太乙山。
      汉武帝,元光五年,秋水十六岁。
      行过及笄礼之后,便被派下山历练。
      秋水被认为是道家资质最好的弟子,对人一向冷淡的晓梦大师竟也十分宠她。
      秋水是听着长辈的故事长大的,她尤其好奇家中一位长辈与始皇帝的故事,包括苍龙七宿,包括月狼之裔,包括明月心的这诸多秘密。所以想回她曾经在过的地方找找线索。
      她回到咸阳的蒙府,府邸里面空空如也,哥哥一家应是去长城居住了。
      她又到了桑海的小圣贤庄,然而结果并不如她所愿,除了在遗世居内找到了留侯张良的一卷手记之外,别无记载。
      但是在小圣贤庄,她遇到了另一个人。
      “姑娘,天黑了,别在这睡啊!会着凉。”秋水觉得自己被人摇醒了,没想到自己在藏书阁里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你谁啊?”秋水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很不耐烦的问。
      “我是这里的学生,复姓司马,单名一个迁字。”定了定神,她才发现眼前的人风度翩翩,手里拿着一卷书,那是与阿通不一样的气质,在道家,也还从没见过这样多有趣的人,还是外面的世界好!
      “啊——对不起,我这就走——”秋水敛好散乱的竹简,抱起来就想走。
      “姑娘——你的书!”秋水回过头,看着司马迁另一只手举起的一卷书,伸手接了过来,自己这个样子,真的很丢脸,竟然落了一卷。
      第二天再见的时候,虽然还是有那么点尴尬,但秋水还是落落大方的跟他重新做了自我介绍。
      “我叫秋水,就是《庄子·秋水篇》那个秋水啦,我来这里,是来找一些好玩的东西啦,没什么正经事。你呢?”
      “我年少时师从孔安国,董仲舒。我父亲是史官,正在准备写一部史书,我将来肯定是要接他的班的,自然要多看一些东西,人都说小圣贤庄是继齐国稷下之后的学问汇聚之地,来了之后果然如此,诸子百家各路各派经史子集,应有尽有。”看司马迁现在的状态,是相当的享受。
      “其实这些,都是得益于当年小圣贤庄的掌门啦,要不是他未雨绸缪,这些东西早就被始皇帝一把大火烧没了。”
      “你说的是子衿堂中供奉的那位伏念掌门吗?看来你很熟悉这里。”
      “那是因为我师门和我家里与这里都有些渊源,我来这里也是为了找与过去有关的一些事情。你听说过月狼之裔吗?”
      “月狼之裔,传说是草原巫医,你要找的话要去匈奴!”
      “是嘛,这么远!”
      “你找月狼之裔做什么?”
      “不瞒你说,我的父母就是死于这种奇毒,我怕以后再有人为其所害,所以想去寻找破解这种毒的办法。”
      “既然这样,我正好要去长城一带游历,你愿意一起吗?”
      “你?看你文弱的样子,还是我替你去吧——”秋水贱贱的笑笑,司马迁还从没被人鄙视过不会武功,秋水又拍拍他的肩膀说,“你放心,我会武功,没问题的。我代替你去,一定为你拿到你想要的资料!”
      司马迁不知道的是,秋水小姑娘到外面到处夸她有个特别有学问的朋友。
      (三)
      “你是秋水吗?”正在长安城采购准备前往北方的秋水,手里提了一大堆东西。
      “我是秋水,你是?”秋水长大了,跟小时候大不相同,她倒是没想到在长安城还有人认识她。手里的东西正向下滑,太多有些拿不住。
      “你当真不认识我了?”那人往后退了两步,意思是让秋水看清,然后又上前道,“那你还记不记得——阿通?”
      “啊——我想起来了!”秋水敲着脑袋,“你就是宫里那个——”
      阿通舒了口气,心里道:“你总算想起来了,傻姑娘——”
      秋水站定,理了理头发和衣服,拍了拍那人的肩膀,“你比几年前又高了又壮了啊,怎么你的理想有没有眉目呢?”
      “已经在着手办了。”男孩颔首笑了笑。
      “陛下——时辰差不多了,公主怕是等急了。”
      “原来你就是刘彻——啊不——是皇帝陛下——”秋水转过身欲行礼。
      “这是在宫外,没那么多礼节的,我也不想看到身边黑压压跪了一片人。”刘彻扶起她。
      “是皇帝还在宫外到处乱跑!”秋水小声道。
      “你说什么?”
      “啊——没什么——”秋水尴尬的笑笑。
      “在宫里没人说话,我出来找姐姐!”
      “哦,那正好我也有事,我哥哥还在等我,改天再聊吧!”秋水转身欲离。
      “诶——你别着急呀!”
      “秋水你怎么还在这?”来寻她的男子好像对她很关切。
      那男子看一抬头便看见刘彻的脸,正欲行礼,便看见刘彻的示意。
      “舍妹若是唐突冒犯了公子,我代她赔罪!”
      “哥——我们快走啦——”秋水忙拽着哥哥的袖子原远离了刘彻的视线。
      原来是上郡的苏家,苏家世代是大汉朝不挂名的臣子,每年都会入朝汇报北地的情况,保护着北地的百姓。刚刚的那位,便是苏家的公子,没想到,秋水竟也是苏家的人。
      (四)
      “对了,我记得你说你要外出游历,我现在要跟你一起,还来得及吗?”秋水眯眼看着曾在小圣贤庄一起查阅资料的男子。
      “从小圣贤庄回来后,我就一直在整理书稿,也正有出游的打算!”
      “公子,陛下派人来请秋水姑娘?”门童来通报。
      “他怎么知道我在这的?”秋水作思考状,“一定是他派人跟踪了我,一定是的,他是皇帝嘛——”
      “傻丫头——”正在看书的司马子长抬眼看了一眼眼前古灵金怪的女孩。
      “我——我不想去——”秋水扭扭捏捏。
      “不好拂了陛下的面子!”
      “嗯——好吧——我可是为了你才给他面子的,嘿嘿——”秋水起身一笑,“张骞正好也有东西要我转交给他。”
      于是她先回家取了书卷,再被人带进了皇宫。
      这不是她第一次进皇宫,小时候她也没觉得自己如此渺小,怕是这皇宫里的人命也渺小的不值一提。
      “这些是张骞托我带回来的一些西域的资料。”
      “他有心了——这些资料虽然来的迟了,但很有用,张骞应是很不易!”刘彻翻开一卷,又合上,“陪朕走走吧——”
      刘彻走在前面,秋水跟在身后,走到一间宫殿前面停了下来,抬头看看上方的牌匾——长信宫。
      “我记得祖母十分喜欢你,可惜她老人家已经不在了。”
      可不是么,当年第一次进皇宫,便是因为刚做了皇帝的刘彻要孝顺祖母窦太后,特意去太乙山请了祖父,祖父拗不过小孙女,便带她一起来了。那时秋水刚刚六岁,长着一张包子脸,小丫头可爱得紧,差点被窦太后留在宫里。最后祖父却以秋水年幼无知为名,拒绝了太后。
      也是这次,秋水因为不懂宫里的规矩,无意间瞥见了正一个人大发雷霆的刘彻。
      吓得秋水竟哇的一声哭出来,刘彻怎么哄都哄不好。
      最后太后的侍女寻到秋水,窦太后心疼的狠狠骂了刘彻一顿。
      没想到刘彻发火竟是因为看到了匈奴单于羞辱吕后的记载。
      听到这个理由,秋水抹了抹眼泪,太后不要再责备阿通哥哥了,我知道阿通哥哥是有大志向的人。
      听到这话,刘彻觉得挨再多的骂也是值得的。
      对待匈奴的问题上,祖母从不同意他的看法,索性他也不再多说,只是秘密的积聚力量。
      他知道只有靠实力说话。
      “秋水以后进宫来好不好?”临走的时候,刘彻拍着秋水的头问。
      秋水鼓着脸,笑着点点头。
      “那我当你答应了?”
      答应了,秋水估计长大后都不知道,当年她答应刘彻的是什么。
      (五)
      “现在天下独尊儒术,对陛下来说,少一个束缚,未必不是好事,毕竟时代不同了。若是只求清静无为而不思进取,对大汉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没想到你一个道家弟子,会这么想。那你可愿意留下了,帮助朕?”
      “我怕是不能答应陛下,我要做侠客,才不要做什么皇妃。”
      “为何?”刘彻不解。
      “因为我已经答应了子长要陪他游历天下。”
      “我记得你说过,你心悦雄才伟略之人,司马迁不过一书生。”
      “我喜欢雄才大略的人不错,但皇宫千好万好,也比不上自由来得重要。我选择离开,正因为我明白陛下的心意。”秋水跟在刘彻身后,说话的时候连头也不抬。
      “你小时候答应过朕——”
      “儿时戏言,陛下何必当真呢?富贵荣华权势滔天不过过眼云烟,君王给的东西,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收走,一无所有。我想要的不过是与心爱的人对坐谈棋,著书立说罢了,我只想过最平淡的日子,不想卷入权力之争。但秋水这一辈子,都会支持陛下的任何决定!”秋水抬起头,看向宫墙外的天空“我家里有位长辈,亦是与君王相爱,就这样被困了一辈子,我虽然没见过她,但却能感受到她的痛苦与无奈。”
      “你怎知她是不快乐的?”刘彻反问。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快乐的,但我一定会不快乐!”秋水说的斩钉截铁,“道家本就讲求自由而真实的活着,希望陛下能成全秋水的私心——”
      于是秋水随司马迁游历四方,向南游江淮,登会稽山,考察禹穴,览九疑山,在沅水、湘水上泛舟;向北北渡汶水泗水,讲业于齐鲁之都,瞻仰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回到长安。
      朝夕相处,患难与共。
      有了这番经历,她看出了司马迁的志向,这个志向并不比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志向小。
      于是她更坚定了要一辈子跟着这个小书生的决心。
      回京后,因秋水是道家弟子,司马谈对秋水这个儿媳妇也甚为满意。
      元鼎六年,司马迁任郎中。
      刘彻虽然情意被拒,但和秋水的往来一直没有断,做个朋友,或许也不错。
      元封元年,封禅泰山,司马谈病重。
      元封三年,司马迁正式接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太史令。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0章 续·汉时关:子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十分感谢大家的收藏和阅读,每一点数据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因为工作太忙,拖得时间有些长了,十分抱歉。剩下的两个番外会在写完后分两次更完,然后还会有一些写作小札,尽量在五次内更完,同时也会随时更改文中觉得剧情不顺或者逻辑有问题的地方,争取快点完结。因审核原因文章会有些删减,对文章有任何感想或疑问都可以留言,我还蛮喜欢和人交流剧情的,欢迎长评哦~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