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虚伪游戏 ...
-
十点半结束会议后,崔主任让宋妤将会议纪要整理好给她。
宋妤盯着空白的文档界面,脑袋也跟着空白一片。
不知是周钊蔺将成为他们杂志本月的月刊人物的事让她太过震惊,还是李碚发来的信息让她想到昨晚种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总之,整场会议宋妤都神游天外,直到会议结束,除了周钊蔺三个字,她压根儿不记得会议内容还讲了些什么。
会议纪要自然没东西发,崔主任要得急,她脑子一片空白,只好硬着头皮迎接崔主任的狂风暴雨。
“小宋,你来公司几个月了?”
崔秀洁今年三十七岁了,保养得却很不错,看着也就三十左右,此时她坐在老板椅里端着咖啡的模样很随意,但神情却很寡淡,眼角眉梢带着明显的不悦。
宋妤站在宽大的办公桌前,答得有些战战兢兢,“快半年了。”
“嗯。”崔秀洁点点头,“我记得你的转正考核节点也是半年吧?”
宋妤听着这话,心里不由跟着咯噔了一下。
公司对试用期的员工制定了两套转正机制,三个月是针对专业对口人员的,而六个月则是针对像宋妤这种非专业对口或应届实习生的。
宋妤虽非专业出身,但胜在细心好学,期间也没出过什么大的差错。
但专业和非专业之间总隔着层壁,同事们虽然表面笑哈哈,背后对她瞧不上眼的也有,这也是为什么她一直接触不到大case而长期打杂的原因。
如今转正节点将至,她手里别说主笔的期刊报道,就连别的刊物上,主笔编辑那栏也没出现过她的名字。
可以说混得很差了。
“你来公司时间也不算短了。”崔秀洁搁下咖啡杯,“业务水平达不到就算了,怎么连会议纪要这等小事都不放在眼里了?是已经找好下家,所以也不想着转正了?”
“当然不是!”宋妤忙道,“我……”
“不是?你这工作态度可不像。”崔秀洁打断她,“我不喜欢做事不认真的人,能力和毅力你总得让我看到一样,如果你只打算吃六个月的闲饭,那我可以提前把下个月的工资结给你,现在你就可以回家了。”
这话听着颇有些伤人,可从宋妤在公司的表现来看,也确实算不上过。
“转正节点还没到。”宋妤看着她,目光坚定,“我不会走的。”
崔秀洁闻言扫了她一眼,眉梢微抬,良久后眨了下眼,“我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比你还小,各行各业都有竞争,没人领路就自己撞,办法总比困难多,case不分大小,能力也不单是从专业上来体现的。”
崔秀洁的话虽然听着不大顺耳,但宋妤也知道她是在变相地鼓励自己,点点头,“我明白了。”
“明白了?”崔秀洁双手交叠往椅背上一靠,“你要真明白,也不至于来公司这么长时间都还在打杂了。”
宋妤一愣,部门里分了组,组员由组长管着,作为主任的崔秀洁一般不会怎么管下面的组员。
但她在公司的处境显然对方是清楚的,可她却从来没有跟组长提过这茬,如今却当着她的面直白地讲出来,结合前面让她直接滚蛋的话,宋妤不禁皱眉,崔主任这是真不打算要她了?
“吃苦耐劳是好事,但也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崔秀洁点到即止,不耐烦地挥挥手,“出去吧,会议纪要重新整理后给我。”
宋妤又是一愣,反应过来对方的意思后,忙不迭点头,带上门退了出去。
回到工位上,脑子里反复咀嚼着崔秀洁的话。
她并非不知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只是不想在工作之余与同事关系走得太近。
她不是没对人热情过,只是吃一堑长一智,她怕了。
试用期内被边缘化,连小case都没有参与进去,转不了正就只有走人。
频繁地换工作对于职场人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试用期与转正后的薪资待遇无法比拟,宋妤既不想回到到处面试的日子,也想让自己的钱包能宽裕一点。
崔主任的话好似一记警钟,敲烂了她心里筑起的那道高墙。
为了生活,她不得不低头。
她坐在椅子上逡巡一圈,每个人似乎都很忙碌。
因为上午会议的内容,三三两两的同事聚在一起商讨着项目对策。
当然,也可能只是在八卦。
宋妤的视线落在隔壁桌汪敏的身上。
汪敏比她早来一个月,上个月初刚转正。虽然也没跟过大case,但小型采访倒是跟了几个,主笔的期刊也发表过两篇,可见人缘方面也比宋妤好很多。
比起那些个老油条,汪敏算是对宋妤比较“不错”的同事了,但也仅限于八卦闲聊,正事儿上也是敷衍居多,毕竟两人前后脚进公司,勉强算是同期,稍微有点上进心的,都害怕自己被比下去。
所以,不会讨好前辈的宋妤自然是被比下去的那一个。
“快到饭点了,中午一起吃饭吗?”宋妤往汪敏那边偏了偏头,小声问。
汪敏闻言手上动作一顿,诧异地看着宋妤,那神情仿佛在说‘我是不是幻听了’。
宋妤也觉得自己这话挺突兀的,除了公司聚餐这种硬性规定,宋妤私下没有跟任何同事一起吃过饭。
“你上个月不是转正了么,还没恭喜你呢。”宋妤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真诚,“我请你吃饭吧。”
汪敏半张着口,神情更为吃惊了些。
彼此都心知肚明,两人的关系并未达到互相请客吃饭的地步
宋妤一边对自己近乎巴结的行为感到反感,一边可怜巴巴地道:“我的转正节点快到了,想吸吸你的欧气。”
汪敏一脸的吃惊被恍然大悟所替,随即了然地点点头,“负三楼新开了家叉烧饭还不错。”
宋妤舒了口气,“那我们就去吃那家。”
估计是宋妤那句“吸吸你的欧气”无形中将汪敏抬到了高处,她看起来心情不错,甚至主动跟她聊起了上午开会的那个case。
“听说这个周钊蔺难搞哦。”
宋妤扫了码接过收银递过来的小票和取餐牌,听了汪敏的话后愣了一下,脑海里不自觉浮现出昨晚的情形,到底经验不足,光是这么想一下,耳朵尖便染上了热意。
她不自在地轻咳一声,领着汪敏找了个空位坐下,这才状似不经意地问:“怎么说?”
“这人不太好说话。”汪敏道。
宋妤闻言轻挑了下细眉,想起昨晚自己开口说出那句“李碚说要把她安全地送到家门口”后对方顺从的反应,倒觉得汪敏此言多少有些造谣的成分。
不过她并不打算纠正,更没想过要将自己认识周钊蔺这事儿往外说。
毕竟,这样的认识,并不算光彩。
“你怎么知道?”宋妤倒了两杯大麦茶,推一杯到汪敏面前,语气里夹杂着好奇。
“艳秋有个高中同学在Dreamer做人力,上午开完会就打电话去打听了。”
汪敏耸耸肩,“周钊蔺刚回国,他们家副主编就亲自上门接洽过,结果连人家小区大门都没进得去。”
徐艳秋是一年前从Dreamer跳槽过来的,能力不算突出,但长相出众,算是她们A组的颜值担当。
汪敏在社交上面天赋很强,平时跟谁都挺亲近的样子,知道这些倒也不算奇怪。
宋妤眨眨眼,“这么夸张?”
“人住华澜天都,没有业主允许蚊子都进不去。”汪敏说罢啧一声,“听说不少明星也住那里,隐私性很强的。”
说话间手里的取餐牌震了两下,宋妤主动站起来去拿餐。
许是她的殷勤劲儿再次提高了汪敏的优越感,她跟宋妤假客气了两句就随她去了。
宋妤本就有求于人,客都请了,也不在乎谁拿餐了。
吃饭的间隙两人又聊了些别的,宋妤趁机抱怨自己上午被崔主任批了一通,神情哀怨地感叹自己可能熬不过转正节点。
两人勉强算是同期,又都不是专业出身,在别的同事眼里,宋妤都是被比下去的那一个,而眼下听着宋妤懊恼地抱怨,汪敏心里的优越感都快爆棚了。
所以,当宋妤说因为转正的事情,上午开会全程走神,导致崔主任要的会议纪要交不上去的时候,汪敏先是同情了一把,而后说自己记了笔记,一会儿上班拿给她看看。
宋妤目的达到,嘴上自是千恩万谢了一番,汪敏很是受用,又说了两句加油努力的客套话。
有了汪敏的笔记,宋妤很快将会议纪要整理好发到了崔主任的邮箱。
虽说这个case不再采取以往的竞争制,但下班后,组里还是暗戳戳地搞了个研讨会。
研讨会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厅进行,组长将收集到的资料发到了群里,语气严肃:“此次AB两组不管谁拿下专访,对主任来说都是给公司带来了好处,但我们自己要有个价值衡量,我们已经连着两次被B组压一头了,这次要再输,你们觉得主任会怎么看待我们A组?”
在座的都不是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组长的言外之意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我们组有两个新人啊,跟B组比本来就有些劣势。”徐艳秋盯着手机单手打字,一边撇着嘴心不在焉地说。
徐艳秋这话无疑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汪敏和宋妤。
宋妤抿着唇微垂着头,徐艳秋说的是事实,她没什么好反驳的。
“我虽然上个月才刚转正,不过组长也带我跟过几个采访,虽然刊面不大,但也有独自主笔的经验。”汪敏半点没因为徐艳秋的话而尴尬,反而顺水推舟表现道:“这次我也不会拖大家后腿的。”
她这话看似说的是自己,实则却在暗讽拖后腿的另有其人,而这个其人,必然是徐艳秋口中未指名道姓的另一个新人了。
组长的目光顺势落在了宋妤脸上,脸色随之变得难看起来。
“小宋,主任将你分到咱们组,可不是让你在组里混日子的。你说你一个二十多岁的丫头,整天打扮得这么素,一点朝气都没有,这要带出去做采访,别人怕是会笑话我们Eva没人了。”
也不知道这话戳中了他们哪处笑穴,组长的话一落地,几人便齐齐笑出了声。
其实宋妤一开始进公司不是这样的,她也每天都化妆,每天的衣着也不会重样,她勤奋好学,有不懂的也会主动询问。
同样的问题,汪敏会给全员附带咖啡或者甜点,下班明明不同路,但会违心地说同路然后同他们一道走。
前有汪敏这样的 ,她那点优点,在众人面前,不值一提。
宋妤不是不会说奉承话,也不是不知道小恩小惠所带来的便利,她只是恨透了虚伪面具下狰狞的面孔。
明明抗拒,却自然得看不出半点违心。
明明恶心这个人,却要表现得很喜欢。
所以,在这场虚伪游戏里,她完全被汪敏给比了下去,她干脆破罐破摔,不迎合不改变,上面交代什么她就做什么。
今天崔主任的话对如今略显拮据的她来讲,犹如当头一棒的同时,也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
所以,她不得不去迎合,明明抗拒得要命,却不能让任何人看出来。
那个令她恶心的人,她也会逐渐变成那个样子吧?
如今看来,她的坚持,除了可笑,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