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备柴火 ...

  •   时间过得飞快,眼看金秋过去了一大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也堆起了一层又一层鼓鼓囊囊的麻袋和一个又一个高高的稻草垛。

      此刻孙铁柱家的稻草垛上,小云正噙着笑躺在上面望向头顶的圆月。

      松儿慢了一步,才刚爬到顶。

      他瞥了一眼灯火通明的自家屋子,说了一句“看来今天又得很晚了!”,也跟着小雨躺到了小云的身旁。

      大人们正忙着喝酒吹牛,他们三个小孩子觉得无聊,就趁着月明,溜出来玩捉迷藏。

      后来玩累了,他们就爬到了松软的稻草垛上歇一歇。

      结果这一歇,有个小家伙直接睡着了。

      幸亏她穿得厚实,又盖了一层稻草在身上,不然准得着凉。

      要知道现在可是喘个气儿都能看得见的天气!

      小云是第一个发现小雨睡着的。

      他还试图叫醒过小雨,但是都失败了,最后只能和松儿合力将小雨背回家。

      过了几日,下霜了。

      大地犹如扑了一层白白的脂粉,更添了几分秋日的凄凉。

      早起,李小环用小石磨磨黄豆。

      她打算今天做热乎乎的豆腐吃。

      自从许大姐走后,许莲也做起了豆腐生意,但李小环从未去买过。

      听说卖相和味道都不如许大姐做得好。

      不过许莲卖得便宜,又会哄客人开心,所以生意还算做得不错。

      她也通过卖豆腐扭转了一些自己的坏名声。

      说起来,她做豆腐也没费什么力气,大多是崔九万帮她做,家里的力气活儿也更是没让许莲干过。

      李小环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恨不得上去踹崔九万两脚。

      怎不见他帮许大姐做过豆腐?

      十几年的情分当真是喂了狗!

      李小环想想就觉得生气,所以干脆自己买了一个小石磨自己做。

      话说买石磨的那天还有一段小插曲。

      那天是秋收后的第一个大集,村里相熟的人家都结伴去赶集,李小环她们也不例外,与崔学文、沈星河家一起去赶集。

      今日的集市也尤为热闹,到处人声鼎沸,卖货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突然,一道吆喝声吸引了李汉玉的注意。

      她定睛一瞧,可不就是上回卖她“金手镯”的骗子吗?

      她赶忙拽自家男人的胳膊,指着不远处蓄着胡须的男人激动地大喊,“快!就是他!”

      崔学文等人闻言,一齐看向了那人。

      那人似乎也留意到了这边的情况,立马收拾东西开溜,显然是对这种事情驾轻就熟。

      孙铁柱见状一个箭步,冲向前,追了过去。

      崔学文和沈星河也反应过来,对那人围追堵截。

      集市上人多,那人逃跑路线又受阻,很快就被三人逮了个正着,还被气头上的崔学文打了好几拳。

      那人见自己已无路可逃,便大声喊起了冤,说他人善被人欺,卖弄起了倒打一耙的技术。

      李汉玉听到骗子不要脸的话被气得失了言语,只来来回回地重复“骗子”“你”这些字眼,再想不出其它来。

      崔学文更是气得牙根痒,摩拳擦掌,势要把骗子打成肉泥。

      而骗子哭天抢地的喊冤声也引来了路人们的驻足围观。

      不明就理的群众听了骗子的一面之词,便对着崔学文等人一通指指点点,让皮薄的几人瞬间涨红了脸。

      沈星河一见这架势,赶紧向围观群众解释前因后果,还适时地卖起了惨,说他们庄稼人一年到头才赚那么点银子,还要被坏人讹云云。

      这番话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指责骗子丧尽天良。

      骗子一看自己没讨着好,绝口不认自己做过的事,并让他们交出他骗人的证据来,不然要去衙门告他们。

      李汉玉见状忿忿地从怀里掏出了那根“金手镯”来。

      骗子这才想起前段时间忽悠一个农妇买下“金手镯”的事情来。

      他骗过的人太多,乍一见,还真没想起她是谁。

      不过他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有经验得很。

      只要他咬死不认,谁能奈他何!

      崔学文见他抵赖,顿时青筋暴起,攥紧拳头砸向了他,结果拳头还落在骗子身上,就被孙铁柱拦住了。

      孙铁柱知道崔学文的脾气,所以一直留意着他的情绪,见他暴怒,便第一时间拉住了他,以免他在怒火中失手将人打死。

      骗子一见这情形,更嚣张了,惹得崔学文又要扑过来打他。

      场面也混乱了起来。

      “靠边儿!都靠边儿!”忽然,一道慵懒中略带邪气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胆子真够大的!敢惹楠哥的家人!”一个少年从人群中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他看上去不高,身形也单薄,然而身上的痞气莫名让人觉得不好惹。

      骗子一见来人,一扫刚才的胡搅蛮缠,态度立马转了个大弯,脸上也堆起了笑。

      只是他脸上有伤,笑得真是比哭还要难看许多。

      少年也不愿多看,摆摆手让他留下钱,赶紧滚。

      骗子唯唯诺诺地小声应着,但掏钱的时候,还是踌躇了片刻,才从怀里掏出了三两银子,小心地捧给了少年。

      “就这点儿?”少年瞥了一眼,脸上不掩嫌弃。

      骗子见状加了1两,见少年还是不接,咬牙又加了1两银子。

      少年这才慢悠悠地伸手接过银子掂了掂,又抬腿踢了骗子一脚,示意他赶紧滚。

      骗子会意,一轱辘起身,头也不回地跑出了人群,好似晚走一步,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围观的群众见没有热闹瞧也都各自散开了。

      这时少年一改刚才的强势,讨好地向孙铁柱和李小环笑了笑并献上了刚“抢来”的5两银子。

      说是迟,那是快,李汉玉也不知是从哪里钻出来的,一把扑了过去,抢走了他手上的3两银子。

      呼~呼~

      冷风吹过,仿佛冰冻了时间,和众人的表情。

      李小环最先回过神来,打起了圆场,又让少年将剩下的2两银子收下。

      少年刚开始还不敢拿,最后在李小环的说服下,还是揣进了怀里,并简单说明了他出现在此处的原因。

      自从上次的事情后,孙铁楠一直让他留意集市里的动静,所以回回赶集的日子,他就过来瞧上一瞧。

      这回也算赶巧了。

      他一来,便看见了人群中的孙铁柱,以为他有难,才出手相助。

      孙铁柱等人非常感激孙铁楠和眼前的这位少年。

      要是没有他的帮忙,估计今天还不能如此顺利。

      几人又交谈了几句,也了解了眼前少年的身世。

      少年名字叫江彪,今年15岁,父母早亡。

      他为了活命,在挨打过程中学了一身打架的本事,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近年来,他到了赌坊跟着孙铁楠一起做事,才勉强熬出了头。

      没多久,江彪在几人的感谢声中离开了。

      那天最开心的莫过于崔学文夫妇了。

      他们都以为这辈子再也要不回银子了,没想到峰回路转,银子还是回到了他们的身边。

      他们深深地认为该是自己的,别人怎么都抢不走。

      李小环回忆着当天的事情,继续磨黄豆。

      火堆里也飘起了阵阵香味。

      秋日的绝美搭配烤地瓜上线了。

      甜丝丝的芳馨飘啊飘,随风飘进了孙铁柱等人所在的深山里。

      今日孙铁柱、崔学文、沈星河三人早早地赶着牛车来到此处砍大树。

      他们要准备过冬的柴火了。

      有了孙铁柱做向导,他们去了山林较深处,砍了一些枯木和一些长得太过密集的树木。

      孙铁柱还照例拾起了落叶。

      沈星河和崔学文见状也学着孙铁柱往麻袋里装树叶。

      他们可都听说了,这些树叶是用来堆肥的宝贝!

      一想到孙铁柱家今年的收成,他们捡起树叶来更是卖了力气。

      临近傍晚,孙铁柱等人终于回了家。

      李小环一见到孙铁柱冻得发红的鼻尖,心疼地拉起他的手,带他进屋烤火,不料被孙铁柱笑着拒绝了。

      他想趁着日光,把木头锯完垒好,省得晚上下雪,淋湿了费了大力气弄来的木头。

      李小环也说不过他,由着他去。

      慢慢地,一根根圆木头块贴着墙壁整齐地垒了起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窗户,整个墙壁俨然变成了一堵木头墙,打一眼,便能让人无比满足。

      而原先堆放在院子里的麻袋山,早已经拿去交了税粮,余下的碾成大米,放进了储藏室。

      李小环算过,刨去种稻,剩下的大米也就刚好够她们吃一年,还富余一点点而已。

      这对于田少的他们而言,已经算是天大的喜讯了。

      换成以往,还要加上旱田的收入才能让他们一家吃饱。

      李小环相信明年底肥再上足一点,收成还会更好。

      瞧!今年的萝卜就是因为底肥上得足,收成好的。

      这两天李小环赶着天好,把地里的萝卜都收了,还给白菜间了苗。

      她今年本身萝卜种得多,再加上施肥施得勤快,一个个萝卜长得又大又水灵,看着就高兴。

      收拾完萝卜地,李小环看看天气,想着赶在下雪前把明年的底肥堆出来,又想着做萝卜泡菜的事情。

      孙铁柱握着热气腾腾的烤地瓜,默默地听着李小环的规划,时不时附和一声,又低头嘬起了地瓜。

      嗯!真甜!

      转天,沈星河、崔学文夫妇以及尹玉梅、崔金玉等人都来到李小环家看他们如何堆肥。

      只见孙铁柱先堆高了一层厚厚的土在底部,然后堆放了一层约一巴掌高的杂草、作物茎杆、木屑、落叶的混合物,再上面又码放一层拇指高的剩饭、粪便、油渣、豆渣的混合物,如此一层一层交替堆叠,大概堆7层左右后,盖了一层薄薄的泥土封了顶。

      “之后每两周翻一翻,看看温度和湿度就可以了。如果湿度大了,加点料。如果湿度低了,洒点尿液就行。”李小环如是说。

      崔学文夫妇听完,火急火燎地回家堆肥去了。

      崔学文和尹玉梅也打完招呼疾步回了家

      只有沈星河夫妇留了下来。

      沈星河想在全村推广堆肥技术。

      孙铁柱和李小环老早就谈过此事,自然是欣然答应。

      只是他俩都不愿出风头,最后只得由沈星河夫妇给大家讲解堆肥的方法。

      讲解当天,沈星河家的菜地里乌泱泱地挤满了人。

      大家耐心地听着王翠花的讲解。

      李小环也站在一旁协助王翠花。

      当讲解结束,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

      有些人显然对堆肥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

      沈星河便说今年他菜地里的黄瓜和西红柿卖了多少钱。

      脑子转得快的,立马就猜出它们的丰收和肥料脱不了干系,再加上孙铁柱也在一旁证实堆肥的效果,因此绝大多数人都相信了堆肥的可行性。

      一直旁观这一幕的老村长更是激动万分。

      田里的收成可是庄稼人的命根子!

      有了好肥料,他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可他已经老了!

      也不知会不会给大家拖后腿。

      他望着意气风发的沈星河和孙铁柱他们,欣慰之感油然而生。

      “以后的事情还是交给年轻人自己来吧!”老村长心想。

      最终在老村长的推举之下,沈星河顺利地成为了永平村新一任的村长,而李小环也开始张罗起做萝卜块泡菜的事情。

      萝卜块泡菜做起来也简单,只需要把萝卜切成一个个一指甲盖长的小块;再用辣椒面拌匀,使萝卜块染成漂亮的红色后,加入小葱段、蒜末儿、姜末儿、盐和白糖搅拌,最后密封发酵就可以了。

      她还做了一些萝卜丝泡菜和腌萝卜。

      萝卜丝泡菜做法跟萝卜块泡菜基本一致,只是把萝卜块换成了萝卜丝,并且在配菜上增加了洋葱、芝麻、香菜,让它的味道更有层次一些而已。

      腌萝卜就更简单了,只需要将萝卜切成片放入罐子里,再放入几片香叶,兑上一些白开水、米醋、白糖和盐,密封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

      这样腌出来的萝卜清爽,烤肉的时候吃,最是解腻。

      思及此,李小环吞了吞口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备柴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