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第48章 ...

  •   去年蛋哥父母去漂亮国旅游,两个人12天花费了不计其数的欧元,没办法人家结婚40周年,而今年蛋哥也不惑了。同以往一样,每次回来就要热情和我们分享旅行拍的各种照片,不知道是纯分享还是一种炫耀。总之,这是蛋哥家里的惯例操作。蛋弟带着女友和两个孩子也是每年至少出游两次,有次还买了半夜的红眼航班,让蛋哥开车送他们去机场再开回来。完了等他们旅行结束依然是半夜蛋哥又开车去接他们,好一个特别待遇。当然,与我这种讨好型人格的人不同,他们每次旅行回来连照片都不分享,更别提蛋爸蛋妈都不会买的纪念品或者手办。最初的几年,每次我和蛋哥从国内回来都会给蛋妈蛋弟带点礼物,如此几次后,再无私大度的人也经不起重视和无视的对比。所以,俺不玩了。从此,也没什么礼物了。除了偶尔我参加村里的什么生日或者圣诞聚会带点东西,当然是性价比更高的中国制造礼物,再也不会也不愿有任何表示了。我这个人很简单,不会轻易去付出太多,可以说不主动不负责,也不会拒绝。但如果别人对我好,我就算做不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必定会投桃报李。所以,我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不熟悉的人觉得我淡漠疏离,而了解我的人会知道跟我做好友并不是那么难和痛苦的事。不过,随着年岁和阅历增长,我早就懂得好友贵在精而不在量的道理。而且就我这种对好友热情负责的态度,自然是做不了中央空调这样的好物,更不愿意去轻易增加好友数量。对待人和事,我努力做到不卑不亢,同时也区别对待和爱憎分明。偶尔我会主动示好,如果没有回应或者反馈太差,就会及时终止。人无完人,我的性格和脾气,熟悉我的人愿意包容我很感激,了解后不接受的甚至都不用挥手,自然就会渐行渐远,何苦勉强彼此特别是自己呢?
      去年从中国回来,楼下的G奶奶其实不说什么,我也不会忘记给她带点什么东西。她主动提到想学太极,我就给她带了一张陈氏太极的DVD。今年她去西班牙旅行回来还给我带了一个小包,当然不是什么品牌,但我已经很久没有收到手办了,还是小惊喜了一下。她说,她也给她的儿女买了小礼物。我说,现在蛋爸蛋妈每年出去旅行五次,从来没给我们带过任何礼物。G奶奶一脸错愕后说,我明白你的心情。我说,也并不是要每次都带,这会成为负担。但一次都不带,只能说明人家的心理压根就不存在我们。欧洲旅行就算了,毕竟这就像我们国内跨省游一样。花了巨款去美国一趟,回来依然面对我们两手空空。G奶奶说,应该是那边纪念品挺贵吧。我说,或许吧,反正村里的大别墅里摆了好些纪念品,都是蛋爸蛋妈的。G奶奶说,我明白你的心情和感受。我说,人性大抵是相同的,不过人与人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远亲不如近邻,我把这个俗语翻译给G奶奶听,她连连点头说,是的,说的很好啊。我说,所以很抱歉不能参加你75岁生日的小型出游聚会,但你知道我和蛋哥一直都在楼上,我们一直都在你身旁。G奶奶微笑着连连点头,我知道,就是觉得挺遗憾。蛋哥要工作我明白,我儿子也要工作参加不了,而且都是些老年人,估计他也觉得枯燥。我就是想着这个出游对你应该是新鲜事,现在天气也好了,出去慢慢少走一些也很好。
      G奶奶请了一些多年好友,还有她当初学习心理学认识的教授和专业人士。我一听,这莫不是要给我看心病的节奏,脑仁好疼。谁料她话锋一转,说某位教授的儿子工作很好收入也没法更高,但是两年前的一次事故痛失爱子,到现在也依然走不出来。于是,他和妻子离婚,浑浑噩噩在痛苦的深渊沼泽里,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为了帮助儿子,老父母也是使劲浑身解数,但收效甚微。听G奶奶的口气,老父母连走开半天都很担心,恐怕也是不能来参加了。G奶奶说了两次这个男生一直都很顺,工作收入都是佼佼者没得比,无奈发生这样的惨剧,自己走不出来,周围关心他的人很难受也无能为力。之前她也提到过自己的女儿,因为以前在学校遇到不太好的老师和同学以及朋友,她也无法时刻关注,最终她的女儿患上了抑郁症,无法正常学习和工作。直到后来她女儿通过药物控制,依然没有彻底治愈,只能说比以前有所好转,遇到一个有一些心理障碍的男友,后来两人在南德工作生活至今。她说她现在每个月依然会给女儿的特定账户打款30欧,这是一种牵挂和思念,但她即使有能力也不会再给女儿更多的钱。因为她已经四十多了,自己就算能帮也帮不了一辈子,她必须学会自己独立,靠自己走下去。今年她女儿的男友因为公司项目终止,需要换到别的工作组,精神压力大导致身体不适。男友的不顺也给女友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两个人相互影响却没有形成正面积极的动力。欠了房租后,房东发来催讨信,她女儿第一反应是逃避和无视。直到后来房东律师发来委托函追究法律责任,她女儿这下才慌了神。因为她女儿一直做兼职,收入有限。而男友因为更换了工作收入也下降,所以没有积蓄的两个人在本就有一些心理问题的情况下无法应对,选择回避。G奶奶说,这样的情况我有钱也不会给她解决眼下的问题,她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和面对。我能帮她这次,那下次呢?我去世后呢?
      古人常用什么“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安慰困境中的人,更有什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和“否极泰来”的说辞,这些劝慰不过是让深陷其中的人振作,并不是无为而治,坐等其变,然后情况就能自动改善。人生的长河里,快乐和痛苦都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平淡和平凡。有的人幸运一些,快乐和顺境比痛苦与逆境多了一些,但并不代表着不会有痛苦和挫折。很多时候,只是这些看似幸运成功的人选择自己吞下那些苦日子,不轻易表露而已。蛋哥外公的三个侄儿侄女全部都上了大学拿到硕士学位,虽然他们有父母经济上的支持才个个通过当年严酷的筛选进入到更好的人生阶段。但此后三个人的职业发展都是靠自己摸索和奋斗才打拼出来的。毕竟老父亲虽然为了家庭和孩子走出了村里,更在本该享福的年级里就在一次徒步中心悸意味身亡,但老母亲依然坚强走出来。在那个家庭主妇普遍流行的年代,她还拿了两个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工作抚养孩子,简直是吾辈楷模。想想为什么同样77岁的她,虽然已经一边耳聋30年了,依然努力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所以至今保持身心健康。而蛋哥小舅妈的妈妈已经失去正常心智,自己生活在不清不楚的个人世界里,儿女也搞得身心疲惫。蛋哥这大家里,我印象最深的是蛋哥这个女引路人(外公弟媳)的女儿和女婿。他们两口子说着流利的英语,言谈之间都是智慧和幽默,虽然话不多但都恰到好处,还让听者特别舒服。女婿前些年频繁来往于中德之间,还会买回中国的白酒向蛋哥展示,顺便再幽上一默。女儿机械学毕业后一直是个勤恳的职业女性,两人默契的选择丁克至今。外公弟媳这次告诉我,她女儿换了一个工作职位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现在基本下午五六点左右可以下班了。我琢磨着他们怎么也五十出头的年纪了,所以以前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强度和长度?老婆婆似乎看出我的心思,直言不讳道,以前不到8点很难下班的。我就对他们说,你们没有孩子,大房子之类的物质都有了,不用那么拼了,该好好享受生活才是。所以这两年两口子才放慢了工作的节奏,一个换了职位一个换了公司,频繁出差和高工作强度都很大程度减小。我说,我知道他们两个一直都很勤奋也很成功,真的很厉害。老婆婆笑了,不用再多言语也能读出她对孩子的骄傲和自豪,无需像蛋爸那样把对蛋弟的骄傲喧诸于口。毕竟,蛋爸的骄傲和老婆婆的骄傲不在一个层面,又该如何比较呢?
      回来的路上蛋哥提到他父母的邻居夫妇在法院工作,拥有很多公务员系统内部的人脉。于是他们的一双儿女现在顺利通过公务员的筛选,两个人都能进入国防部门下属单位工作,基本是没什么工作量和压力,收入还相当稳定且可观。蛋哥对此嗤之以鼻,我问他,收入高工作轻松有什么不好?这样的工作机会你能拿到吗?蛋哥顿了顿说,的确笔试通过后,不认识内部的人士,基本希望不大。我不禁想到蛋哥小舅的二女儿想考警察,在体检那关就被刷了。后来又想学医,现在转而学师范,一个人在距离村里四十多公里的城市租房打工从头开始读书。这姑娘算起来也27或者28了。最神奇的是,外公弟媳关心地问小舅,你二女儿读的师范哪个专业?小舅直接说,不知道啊。我当时努力控制表情,等小舅转头后再对老婆婆说,读的是生物和地理。这还是头天小舅小儿子生日时,蛋哥主动问起这个表妹,而我恰好在旁边听到的信息。所以,我能说什么呢?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做任何选择,对自己,对配偶,对儿女,对父母,对工作,对生活。但如果老爹球也不是,娃想成为一个球,会更不容易。但如果老爹是一个球,娃成为一个球会相对容易但也不是必然。毕竟人这一辈子的时长有限,最佳奋斗的时间更有限,最后需要买单的还是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已经不易,还要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何其艰难啊。
      最后,我对蛋哥说,无论如何,我还是很佩服你。除了靠自己走出这样一条与周围绝大多人不一样的艰难之路,还有你的态度。你是一个成熟而不世故的人,一个善良而自由的人,一个看清生活本质依然热爱生活的人。而我,依然做不到,但会努力像这个目标看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