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24章 ...

  •   我前两天炒了西芹豆腐干外加大葱(类似国内南方的蒜苗),想着楼下奶奶前天来我们家喝咖啡时,送了我们两瓶小酒,就问蛋哥要不给她一些尝尝。蛋哥说,好呀,帮忙盛在盘子里我拿到楼下。看到她一个人在家做炒饭,饭量就是一个人一顿的那种,饭里有点蘑菇和调料,旁边准备煎一个鸡蛋就完事了。说实话,吃的营养太不够了,没有什么蔬菜没有肉,马上就要75岁了,一个人也不是没钱吃饭,大约是生活习惯就如此。她开始笑称留着我的菜下午吃,免得味道比较重尝不出自己炒饭的味道。后来她给我打电话说午饭就着我的菜吃完了饭,觉得味道很好,除了一点辣。她自己也说,就是炒饭没什么菜,我送去的时候她的炒饭正要起锅,刚刚好。她热情的让我尝了一点炒饭,口味很淡,但比较鲜甜,不知道是蘑菇的关系,还是她放了其他调料和砂糖。饮食口味和习惯是一辈子都很难改掉和调和的东西,看得出她很高兴我分享自己做的菜,也解决她一个人吃饭做菜的问题。她盛饭的器皿是她老公自己烧制的瓷碗,很像日本的风格,很好看。只是她碗里的食物真的让我觉得,难怪欧洲这边老年人寿命不长啊。
      隔了几天我去她家里委婉提到,她应该对自己好一点,饮食均衡一些比如多添点蔬菜之类的有助于延年益寿。她听着笑呵呵,转身去厨房又拿了一盒炒好的米饭给我看,果然里面多了好几片胡萝卜,嘿嘿这不就蔬菜了吗?我当时脸上笑嘻嘻,心里几条黑线,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可能我来自国内南方,蔬菜尤其还是绿叶蔬菜一年四季过于丰富,来到跟国内东北唯独差不多的发达国家,常年的那几样都是经过市场经济检验的,方便储存运输而且经济效益高,营养价值相对好的,比如土豆、洋葱、胡萝卜、甜椒等。前三者简直绝了,又好种又高产,还贼他妈能囤积,快赶上东北大白菜了。原来西餐里看着红、紫、黄挺好的颜色搭配,不过是权宜之计没得选而已。原来在发达国家菜真的比肉贵,因为人工真的贵出天际,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为,否则要么饿死,要么胖死。原来我出生于物产富饶的地区,更是来自小康家庭的大家闺秀,不来到发达国家我竟然不知道,都怪自己精神病。但或许长寿与否和很多方面有关系,一个方面不能孤立决定,最主要的还是疾病吧。因为疾病缠身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有的疾病就注定是等死,不过是混个时间长短而已。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双食记》,有影后余男、大湾区老演员吴镇宇以及曾经的好利来准老板娘江一燕,里面的男主多金懂美食会享受,真正彻底贯彻了老祖宗那句“食色性也”。“要住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胃”,这句话现在听来,呵呵真讽刺,因为现在的预制菜就是一个绝佳的反击啊。亲密关系肯定要建立在吃饱的基础上,吃的好不好咱就不说了。动物本能也如此啊,饿得东倒西歪,谁还有力气和心情□□?除非是螳螂,雌性□□完了还能放倒雄性饱餐一顿,所以或许顺序能颠倒一下?
      话说回来,现在很多主流或非主流舆论不是都在号召和强调,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被人身上,尤其是亲密关系上。这话尤其针对女性,叮嘱姐妹们千万要把很多东西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比如财政大权和家里的话语权,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有能力赚钱和捍卫自己的地位。所以,现在很多女单身贵族能少吗?那不能啊,咱们女性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厉害,还能依附男人吗?而且,家庭主妇不仅没有工资,付出还被视为理所应当,至于其他回报就看天地良心了。关于婚姻之前说过了不少,这次特别想对亲密关系多说两句。说回亲密关系在我看来,不只是床上那点事,更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方方面面的关系,比如亲情、友情和爱情。你看,爱情可是排在后面的,因为亲情毕竟有血缘关系,怎么掰扯也很难断,所以无论是嗜血父母还是啃老儿女,骂完诅咒完,绝大多数人还是得受传统道德约束,完成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西方人对这个看的比较开,一方面父母没有对儿女那么多掏心掏肺不计后果的付出,一方面儿女对父母也没有那么多羁绊和责任。因为在他们眼里,成为父母和孩子是缘分,但这是相辅相成的。孩子给父母带来的一切,不过是丰富父母生活的重要元素。而父母一旦决定生育就不该计较付出和收获,更不该试图把孩子塑造成他们认为好的样子。最后,便是一个看似很客观理性的解释,父母生养小孩,如果不是自己也会是自己的其他兄弟姐妹,不过这一轮恰好是自己而已。所以为什么要肝脑涂地、以死相报这份恩情呢?自己并没有选择说一定要来到这个世上啊,生活本身还就挺不容易的啊。因此,养儿防老这种思想,很多西方人无法理解,但在我们这一代眼里就是天经地义。当然,很多数据和迹象已经隐隐预示,我们这代人是最后一代给父母养老送终,但很难被下一代养老送终的分水岭了。
      友情就更别提了。同学无非是恰好在一段时间因为学制和调配,大家被迫坐在同一间教室几年的同伴,不是你就是他或她而已。想从工作里发展朋友,一般都是痴心妄想。有着利益冲突的社会人,能摒弃现实的物质的东西,孔孟一般以诚待人吗?更何况,有很多人只不过是人生里的过客,只是或长或短陪走一段路,分叉路口分道扬镳后各自安好,谁还记得谁?所以,很多人在中年开始就不断做减法,朋友不求多,有几个好朋友固然好,没有也不是问题。毕竟再好的朋友,也需要保持距离和亲密,凡事太近缘分势必早尽。
      爱情的保质期真的很短,因为大多数化学反应的时间历来就不长。很多源于爱情的亲密关系会慢慢变成亲情、习惯和依赖,但本质早跟爱情没有半毛钱关系。这是为什么有些人热衷于谈恋爱而不愿意结婚,因为无论对方是谁,最后的结局都一样,不过是殊途同归而已。唯一遗憾的是,对于很多经济独立、能力超然、兴趣爱好广泛的女性而言,自己解决问题排除忧愁以及制定目标并实现,都能应付。不过是有时候看到美好的事物,遇到奇妙的经历,想找人实时分享而不得,有些怅然若失吧。
      向外求势必要看别人的眼色和反应,不是自己努力了就能有所回应的,这是很多人痛苦和抑郁的根源吧。向内求是自己对自身的挖掘和反省,可自控能调节,不依靠别人的互动,是真正能给自己安全感的途径。所以,我看到一篇过来人的文章,写了洋洋洒洒几千字,旨在呼吁女性不要依赖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而要学会靠自己丰富自己,最终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最后总结时候的三条却让我有些哑然失笑,因为第一条她写到:“自己养一个优秀的儿子”。这话信息量真大啊,是包含去父留子的隐藏信息吗?优秀的儿子,天,是要有多优秀呢?是自己定义的优秀吗?那儿子自己可能不会太开心哦,因为这是妈妈想要的,不一定是他自己想要的,虽然妈妈一般都是为儿子好的。而且正常来讲,儿子和妈妈的关系那是绝对亲密的啊,好好养育一个儿子那可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只需要提供基本的吃喝拉撒和九年义务教育就好了。这一条颇有些打脸作者之前所说的意思。第二和第三条我是比较认同的,大意是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尽量多做自己开心的事情云云。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真的没必要多说了,只要任何一个人生过一场大病,时间够长,对生活影响够大,对心智考验过强,那大病初愈后的他一定会对这句话产生深深共鸣。至于丰富能让自己开心的选择库,一方面看是很好的,但另一方面看也可能危及健康和钱包,就只能见仁见智靠自己来抉择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