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我计划了每一段人生旅途
也曾谨慎的探寻偏僻小径
但,远不止如此
我走完了自己的路
当我对这一切开始感到怀疑和不安
我也没有停止尝试
我昂首挺立,直面人生
我走完了自己的路
真是经典,当年,这支单曲在英国单曲榜前40位累计停留了75个星期。只是,符贤和这首歌所述的故事相比,显得过于年轻了,但也许是做了很重要的人生决定吧。
很奇怪,仅那一面,言琢就对这位陌生的学长比旁人多了些在意,但是符贤已经毕业了,他们二人此后顶多就是社交媒体上的点赞之交罢了。
言琢边收拾登山装备边这样想着。
重装登山是件苦差事,好在过去一年的训练让言琢已经轻车熟路了,虽然长线登山和平日露营线路相比仍有些许不同。
最重要的是衣物,户外登山衣物分三层,里层速干,中层保暖,外层防风雨,高原登山不是闹着玩的,衣物在关键时刻决定着生死,所以需要备些质量过硬的速干衣、抓绒/羽绒内胆和最重要的冲锋衣外壳。登山鞋也要保证足够防滑、防水、耐磨。
除去这些,还有防护、助攻工具,包括减轻膝盖负荷的登山杖、护膝,夜爬时必戴的头灯、救生哨等等。膝盖的磨损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登山者一定的用力技巧和对膝周肌肉的锻炼来尽可能减轻伤害,每当同好来咨询言琢如何长期登山的同时拥有健康膝盖,庸医言琢给出的答复都是建议六十岁时换一副即可,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民以食为天,登山者也不例外,对于新手驴友来说,在户外过夜能吃碗热乎泡面就不错了,但对于高精尖的柏大登山队,长线登山必须带上足够的水果、肉类、蔬菜和几只吃货疯狂提名的各种酱料,就好像最终要负重这些走几十公里的不是他们自己一样。生火的户外炉头和挡风板自不必说,宠队友的习峰队长还亲自背锅,誓要让登山队吃好喝好。
此外,仁波切是尚未被开采的净地,移动信号想都不要想,登山队只得花重金购买卫星电话,每天给学校大本营留守的同学报一次平安。
林林总总,这六七天的行程需要每位队员背个六七十升,重达几十斤的背包,还是在缺氧的高原登山,言琢纵然一身精肉,拎起登山包的那一刻还是非常崩溃。但是,为了接下来的一年有牛可吹,更为了从小就心心念念想去看看的雪域高原,更更为了自己买这些装备已经砸进去的真金白银,言琢是万万没有退缩的可能。
调好登山包复杂的背带,可以减轻人体承受的压力,言琢把每个背带都拉到最紧,最后扣好腰环,就和队友一行登上了去往新藏的火车。
为什么这帮不差钱的大学生要千里迢迢做火车卧铺而不直接飞过去?因为队医言琢表示行进缓慢的火车有利于大家适应逐渐爬升的海拔,况且从京城坐到新藏有三千公里,横穿祖国东、中、西部的大好河山,大家倒也都乐于一见。
言琢最喜欢路上的时间,悠长美好,漫无目的。和朋友随便聊聊天,听歌看风景,好不惬意,是这帮全国最卷之学校的学生难得的偷懒时间。
“所以咱们到了萨督站之后的安排是什么?”言琢问习峰。萨督是新藏省的首府,著名的日光之城,其名在新藏语中是“圣地”“佛地”之意。
“你真是只关心自己负责的那一亩三分地,其他的开会时候全都没听是吧?”习峰指责到点上了,言琢惯使小聪明,有时候确实不怎么靠谱:“咱们先去找学长,他会带咱们去住处,之后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就出发从萨督往仁波切走。”
“学长?什么学长?”
“当然是符贤学长啊!”
“符贤学长为什么会在那里,他不是工作了吗?”
“哦那个,他毕业以后选择去新藏省工作了,就是…支援边疆去了!咱们这次行程,大半都是我问他帮忙各种安排的。”
言琢一整个大震惊,柏大本硕毕业的法学高材生,他还以为全都去CBD做金融律师赚百万年薪去了,怎么真有人跟钱过不去,竟去这偏远苦寒之地,这也太……
太帅了吧!!!
言琢内心的中二少年仿佛被唤醒了,纵然他是分不够才学的医,也多少是有点理想主义情怀才能背得起这医学小书包,符贤就好像是做了他内心向往却不敢做的决定,舍弃了已经拥有的所有成绩,去做他认为对的事TAT
虽然还没和符贤本人有过真正的交流,言琢已经被自己脑补的光辉伟岸形象感动得五体投地。
火车晃晃悠悠了两三天,马上就要过新藏界了,言琢的心越跳越快,是轻微的高原反应吗?还是马上要到从小梦想之地难掩兴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