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曾有一位作者这样写道:“这皇帝大婚、皇后出嫁的十里红妆的盛景,有清一代只有两次。第一次,这个帝国正冉冉升起,第二次却已是这个帝国日薄西山之时。”(注:当时我看到这句的时候也愣了老半天才反应过来,清朝迎娶皇后只有两次,一次是康熙娶赫舍里,还有一次是溥仪娶婉容,其它皇帝都是从皇子当皇帝的,这个时候都已经娶了嫡福晋的,没有再娶一次的道理,就算后来皇后死了,把妃子提做皇后也没有再大婚一次的道理。)
    钟茗坐在宁寿宫,看着皇家金碧辉煌的金与暗艳的中国红交织成一副厚重的历史画卷,感慨万千——好吧,历史在这里被脑残撞了一下要,弯拐得大了点。
    今天是永璂大婚的日子,即使在宁寿宫,钟茗也能想到宫门外那大气磅礴的皇家气派。门外的号角低沉又尖利,这会大婚的队伍不知过没过午门?她不知道历史这样的拐弯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现在她满脑子跑的就是什么取消海禁,扩大海外贸易,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等等。
    钟茗不知道后人在提及这场大婚的时候会是怎样的评价……是将大清推上新的辉煌?还是把华夏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亦或者,现在看来烈火烹油无比重要的一幕,在后人眼中也不过是几对描金百花不漏地,几个羊脂玉镂空食盒的数据记载?
    “太后娘娘,已经拾掇好了,要移驾慈宁宫和太皇太后一处吗?”容嬷嬷打断了钟茗的胡思乱想。
    “好。”钟茗一边拨弄这手里的蜜蜡佛珠,一边缓缓地点头——不是她稳重,实在是头上的朝冠实在太重了——薰貂朝冠,上缀三层朱纬,饰有珍珠、金凤、宝石、珊珊等饰物,冠后有护领,垂明黄带。
    “摆驾慈宁宫。”容嬷嬷扬声叫道,难为她那么大年级还能叫得中气十足,看样子最近是实实在在松了口气的。
    “摆驾慈宁宫!”一声声的通传便如同回声一样的向前跑着。
    一边的太监上前扶住钟茗的手让她缓缓站起——今天钟茗的身上挂满了珠宝,实在是想灵活点都不行啊。
    驾到慈宁宫的时候前边有人通传说,迎亲的队伍已过了午门往乾清宫去了。
    太皇太后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示意钟茗在身边坐下。
    “我看你今天气色不错,着实是人逢喜事了。”太皇太后抓着钟茗的手。
    “托老佛爷的福。”——太皇太后才是真正的人逢喜事吧?又一个钮祜禄氏的皇后……而傅恒的女儿正带着一溜宫妃在乾清宫跪着呢。又是一幕人间悲喜剧,钟茗默默地想。
    “离命妇们过来请安还有会子,老佛爷要进些吃食吗?”钟茗问。(注:我假设女眷的喜宴和男人们是分开的,那么设宴可能是在太皇太后宫里。没考据过,表拍砖。)
    “也好,让他们进两盅杏仁豆腐。”太皇太后点头。
    “嗻。”
    边与太皇太后拉着家常,钟茗边想:真是操心贯了的命,儿孙自有儿孙福,百年后的事,她还管得了吗?后宫又不能干政,她本人又不是穿越万能女主,能走到这一步已是大大超出她的期望了,要相信永璂是个好样的,被自己教的好好的,绝对不会做脑抽龙干过的蠢事。
    在宫女的服侍下,进了小半盅杏仁豆腐便让人撤了下去。
    这时嘹亮的礼乐再次响起,大鼓的声音一下下地传来……乾清宫外文武百官匍匐在地,百姓张灯结彩,也许,又是一个盛世的开始……也许,几百年后也有一个钟茗在会默默的读着这段历史吧。
    随手之作,本来想写点感慨的,结果写成这样……表拍砖啊,抱头鼠窜ing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