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九章送礼 ...
-
纪舒听到这件事还是陈静怡告诉她的。而陈静怡则是从她哥那里知道的,这件事现在已经传遍的了村子。
一个未婚的女知青收养了一个女娃,还给她花钱看病。
这件事在男女观念不是很强烈的家庭中是没什么的,但是在村里比较重男轻女的家庭看来,林知青就是脑子有病的典型代表。
对于女主收养二妮的这件事,她知道一定会发生,但是在现在这个真实的场景里,女主真的收留了那个小姑娘,纪舒的感触就更多了些。
后世,华国那么繁荣,人均收入也高,单亲妈妈依旧过得很难,别说现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这个时候很多人对粮食可是比命都看得重些。
感叹归感叹,纪舒今天的收货还真的是可怜的很,一下午,总共收获两捆草,加起来二十来斤的样子,这还是借用了陈静怡哥哥带上来的镰刀的结果。
不过这捆草虽少,但好歹有些收获,至少下次再上来的时候,她知道要带什么东西。
“要不,我让我哥借一捆柴给你,下次再还上?”陈静怡看着纪舒那可怜的两捆草无奈道。她要不是她哥来,估计弄得更少。
幸好她有哥。
“没事!”纪舒看得开的很,她并不真的靠柴火做的饭活。空间里的东西足够她吃一两年都没问题,还别说那一堆堆山一样的水果。饭菜少吃点,饭后多吃点水果,那些东西都够她吃十来年的。吃十来年水果都不一定能吃完。
所以做饭什么真的不急,也不缺。再说空间里还有不少煤气,外面无法烧水,空间里也可以烧。她缺的只是打掩护的东西。
“好吧!需要再找我。”陈静怡说完便提着她的一捆草回去了。
纪舒打开院门,院子里空荡荡的,建房的时候虽然将草除了,但是泥土地还是泥土地。明天要是不上山砍柴的话,就去找些石板把院子铺条路出来,免得下雨天,到处都是泥泞。再寻几颗花种在角落,这院子便成了。
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望,纪舒提着草进了屋子。将那捆草放在柴房,却发现,柴房空的很。此时的柴房里只放着昨天知青点的女知青送的一点木棍,就剩下她今天割回来的草了。
十多平的房子里就放着不到0.1平米的柴火,空的连耗子来了都没地躲。
或许她可以增加一个把柴房填满的梦想?
纪舒一边天马行空地想着,一边开始烧水。柴房的柴还是很少,她不打算做菜,直接吃空间里的就行了。因为不做菜,锅里便烧的是洗澡水,直接烧开,洗的时候兑水就行。
晚上纪舒吃炸酱面、排骨汤和糖醋里脊。炸酱面是用番茄炒鸡蛋做的卤。鸡蛋是她买的土鸡蛋,而番茄则是她在乡下收稻子时,收的农家自己种的那种番茄。长的形状不好,青青红红的也不均匀,但是就这样的番茄炒出来就特别有那股番茄自带的香味。不需要再加糖,那股鲜味就自个出来了,好吃的很。就是数量不多,不过她有番茄种子,是哪家种完后剩下的,就是数量不多。
利索又满足地吃完这顿饭,不出意外,纪舒又吃撑了。从空间里取出山楂片,就着锅里烧开的水,满满地泡一大杯,山楂在热水的浸泡下,慢慢舒展,山楂那酸得让人流口水的味道就出来了。
喝一口,解腻又舒服,感觉又能吃一点了。
不过不能吃,她还得跟着陈静怡的哥哥去村长家。不为别的事,就是感谢村长在他们建房的时候帮的忙。
知青建房,用的也是村里的宅基地,虽然给钱了,但是宅基地这事,不是有钱就能行的,尤其还是在一个村长权力极大的年代。
这年头碰到一个爱使坏的村长真的会特别难,尤其是村里所有的一切都归村长管的时候。
知青下乡为什么被人恐惧,离家远,沟通不方便是一回事,最主要的就是县官不如现管,官大一级压死人,就是说的现在。
但值得庆幸的是,张家坝的村长真的是一个负责的人。从那天处理张二狗就能看出来,他并不偏向任何一方的人,处事公允,在村里威信极高。
对于这样的村长,纪舒觉得拜访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刀肉和一包大白兔奶糖。这就是纪舒打算送去的谢礼,在现代看来不多,但在这个极少吃肉的年代,这就是相当不错的谢礼,毕竟这会,条件好的农家,一年到头也不一定能吃几斤肉。
送给陈静怡家的也是这些,毕竟人家帮忙问了,在建房的时候,她的房子都是跟着对方来的,送点礼也能把关系拉近点。
因为是邻居,她也借着对方的名头作为庇护。受她一点礼也是应该的。
提起这两样掂一掂,还是觉得送给陈静怡家的少了。
想着,纪舒又从空间里拿出来两包红糖,用玻璃瓶装着。三斤红枣,用布袋放着。
提着这几样东西应该不少吧?
不够的话,以后她做肉的时候,可以给他们端一碗过去。
纪舒将两份礼分开装好,就离开家,往陈静怡哪里去。
“静怡!”
纪舒第一次在外面这么大声的叫,不过相对于,她房子的小巧,静怡家的房子则要大的多。光前面的院子就是她的两倍还多。
静怡家还挺有钱的。
听到纪舒的叫声,陈静怡很快就跑出来了。
“我们也刚吃完饭,先进来吧,待会天黑一点的时候再去。”
纪舒点头同意。
“给这是送你们的,作为建房时间你两个哥哥帮忙的回礼。”
“那用这么客气,我们是朋友,再说该出的钱你也出了,这么见外干嘛?”陈静怡有些不高兴,但依旧接过纪舒手里的东西,接过来一看,估摸着有十来斤。就有些好奇了。
“里面有一刀肉,大白兔奶糖,红糖和红枣。”纪舒见她想看又不好意思看,主动说出来。
“红枣啊!”陈静怡惊奇道,红枣她还是很喜欢的。但说了不要,又拿着是不是有些不好。
“拿着吧,就是给你的。”纪舒拍拍陈静怡肩膀。
陈静怡笑笑,将东西收下,她真的挺喜欢吃枣的。
“你还没来过吧,先跟我进去吧!”
纪舒跟着陈静怡进屋,也没乱走,直接来到她的房间。
“纪舒,我把肉提给我哥看看。”
纪舒点点头。
陈静怡的屋子是在靠近纪舒那边,屋子不大,布局跟纪舒的差不多,只不过纪舒好多东西都不好拿出来,所以房间看着空荡荡的。陈静怡的房间则满当很多,床上有两条粉色带绣花的被子。床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主席语录。
对了,她要不啥时候弄本主席语录?以后要是遇到什么事可以套着用。
这边,陈静怡拿着纪舒送的东西给她两个哥哥看。
陈锦华看看妹妹提着不少的东西,连忙接过来:“这么大一包东西,你让我去拿就行了。”
“这可是纪舒送的喔!”陈静怡一脸得意,小姐妹给力,她也长脸。
陈锦华提过来才知道,不是看着沉,是真的沉。
“什么东西?”
陈锦平拉开袋子,将东西一样一样提出来才发现,东西都不少,还都是好东西。
两兄弟互相看对方一眼,好东西!
陈锦华两兄弟看着这东西,相当的满意。
妹妹跟人家经常一块吃东西,有来有往,他们觉得还行,毕竟这次交不是那种白眼狼的朋友,他们平时在小事上帮忙,也是自愿的。毕竟一个才十四岁的姑娘来这么远的地方下乡相当不容易,他们帮忙也就帮了。
不过现在能提东西过来,看来是相当的懂事了。
两兄弟很满意,以后有事也会多照顾一些。
“纪舒我们走吧!”陈静怡蹦蹦跳跳地跑进来说道。
“嗯!”
陈静怡的两个哥哥走前面,纪舒和陈静怡走后面。
现在夜色已经深了,路上也没什么行人,此时去给村长送礼最好。
几人一路也没说话,快速走到村长家。
村长家在村子的边上,院子大,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青砖房。
村长家能这么富裕,还是因为有两个儿子在部队的原因,小儿子在城里上班,闺女也嫁到了县城。日子算是村里过得最好的那批。
“扣扣!”陈锦华上去敲门。
不一会就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妇人穿着没打布丁的衣服,浑身利利索索的。
“陈知青啊!进来吧!”村长媳妇让开门,几人依次进去。
他们按照村长媳妇的指引来到东屋,此时已经有个人坐在里面了。
那人身姿挺拔,背面看着就养眼的很。等他们进来后,那人转过头——是宋学弈。
他们进来的时候,宋学弈已经谈完了,在向他们点头后,就直接离开。
陈锦华,带着纪舒将东西放在村长边上的炕桌上。
村长没看,陈锦华笑道:“村长,这是我们感谢您的一点东西,东西不多,只是为了感谢您在我们来了村里后提供的帮助。”
“未来有什么打算吗?”村长吸一口旱烟悠悠道。
“我们都是响应国家号召来建设农村的,自然是跟着国家走。”
村长听完点点头:“行,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吧,明天还得上工呢。”
几人转身离开。
村长媳妇在几人离开后进门看着炕桌上的东西感叹道:“这次来的几个知青,都感觉挺有钱的。”
村长看了眼媳妇翻出来的东西,叹口气:“那又怎么样?平时在村里看着点,别让人欺负了。”
“哎!”
“村长!出事了!”外面一个声音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