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宝音到达王城那天的时候,天公作美,阳光和煦,风和日丽,远远的便能看到城门处整齐的一队人马,鳞次栉比的成人字形排开。为首的是一名容色秀美,神情端肃的女子,身着一身灰黑色长袍,未佩戴什么钗环,在众人间却依旧醒目。
宝音刚从车架上下来,前面的人便乌泱泱的跪拜了一片。
“恭迎宁乡郡主殿下。”
宝音一时被震撼到,宝音凝视前方,自她来到大赵,她最熟悉的有二,一是张嬷嬷,二是一路上摇摇晃晃的马车,明明每天都会从车上下来停留,今日却仿佛是头一遭一般。
眼前之人皆为生人,脚下土地皆为异乡。宝音在这一刻突然对自己身处何地有了无比清楚的认知,一时之间宝音停滞在了原地。张嬷嬷悄悄拉了一下宝音的衣袖,这才使得她回过神来。
为首女子率先出言打破沉寂:“吾乃安华公主,陛下知郡主今日到达王城,特命吾前来迎接郡主,为郡主引路。”
知晓来人身份,宝音闻言连忙行礼:“参见安华公主殿下。”
身后跟随宝音的众人也齐齐下拜。此时如果有围观群众,只会觉得有病,两拨人相对着下跪,中间就站着安华公主一人,仿佛某大型不良活动现场。
安华公主上前扶起宝音:“郡主快快请起,诸位也都平身吧。”
两拨人此时又开始整齐的谢恩起身。
短暂交流后,队伍便启程,王城道路宽阔,队伍所经之处,路上也无行人行走,想是已经提前派人清道,一行人一路畅通无阻的到达王宫。
王宫里,兴武帝端坐于高台,宝音趁步入殿中的机会抬眼望去,只见他剑眉入鬓,凤眼生威,面上无悲无喜,自有一股令人不可忽视的气势。
宝音跪于殿中,老老实实的参拜,“宁乡郡主卫宝音参见陛下,陛下万福。”
“好,好,好,”兴武帝连叹三声,从高处走下,扶起宝音,“宁乡郡主痊愈归来,实为神佛庇佑,乃大喜。”
“宝音痊愈,除父母神佛庇佑,也蒙陛下恩赐,太医对宝音竭力救治,陛下赐下奇珍异草为宝音续命,宝音如今能站在这里,感念陛下隆恩。”宝音开始官方感恩。
“建威侯府满门忠烈,便是用金万两也不可相提并论,如今你已无亲长,朕日后便是你的长辈,朕无公主承欢膝下,凤阳阁已闲置多年,朕已命人收拾妥当,从今日开始便在凤阳阁住下,日后王宫便是你的家,不知宁乡郡主意愿如何?”
前面站着的是大赵的老大,老大说我给你提前收拾好了房子,你愿意去住吗?宝音敢说不愿意吗?好吧,宝音不敢。“宝音多谢陛下,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好,”兴武帝面色更缓,“宁乡郡主一路奔波劳累,今日便也不再多叙,便先下去安置吧。”
“是,”宝音行礼告退。
出了大殿,安华公主早已在门外等候,想来皇帝对自己的入住王宫的事早有安排。只是宝音心下也有点迷惑,按照古代计算,自己的年纪也已经及笄,这么大一个未嫁外女住进王宫里,他们真的不觉得奇怪吗?要是为了照顾自己,听张嬷嬷说宫里如今只有顺妃一位宫妃,难道是让她来照顾自己?想不通。
“宁乡郡主?”安华公主见宝音有些走神,出言提醒。
听见有人叫自己,宝音立马回过神来,“参见安华公主。”
又是一阵寒暄后,宝音跟随安华公主乘着轿撵到了凤阳阁,凤阳阁外形与刚刚巍峨耸立的大殿不同,看上去十分雅致,进入内里,果然十分清丽雅致,与外观极为相符,处处都透漏着精心。
被安排到凤阳阁服侍的宫人早早在院子里等着,众人参拜完公主郡主,认了认主子的模样,而后便退下各司其职了。
“这里多年空置,前些日子司礼监收拾好后我再着人整理了一番,不知是否合郡主心意,若是哪里不合适的,郡主便传话给司礼监,日后住着缺了什么,只管吩咐他们便好。另外服侍的宫人都已经安排好,宫外之人不便入宫,张嬷嬷素来最是谨慎知礼,又是皇后旧人,郡主与张嬷嬷相处亦久,想来如今继续由她照料也很是妥当。”
张嬷嬷本就是宫中人,宝音看嬷嬷神色,与安华公主必定是相熟的,宝音也有雏鸟心态,一醒来便是张嬷嬷陪自己最久,换了旁人也可能更不适应,于是点头附和。
安华公主继续说道:“其余宫人都是司礼监挑选的,其中一个名唤小玲的,是我从侯府寻来,既是旧人,想来能更妥帖些,如今他们都在殿中候着,待会你便见一下他们,也让他们认一认郡主。”
“多谢公主殿下为宝音费心,宝音都不知如何感谢殿下。”
“郡主不必拘礼,往后常来常往,莫要拘束了,日后也不必唤我公主,唤我一声姐姐便好。”安华公主长相端庄秀美,谈吐之间显得十分可亲。
宝音当然不愿意拘礼了,要不是惜命,她干啥虐待自己似的拜来拜去,一口一个宝音怎么样怎么样的回话,挺累挺的,还稍微觉得有点矫情,但是又不得不这样做。
安华公主既然如此说了,宝音立马顺坡下马,“多谢安华姐姐,那日后姐姐也莫要唤我郡主,我闺名宝音,姐姐若是愿意,日后便叫我宝音吧。”
安华公主见宝音如此爽快,也很是舒心,“便应如此,日后你我便以姐妹想称。”
交换完称呼,又寒暄了一小会儿,安华公主便以不打扰宝音休息为由告辞了,宝音相送至凤阳阁门口,今日外交任务至此算是告一段落。
一路折腾下来,宝音身体恨不得跟煎蛋一样,全身都能均匀的平摊在床上,但是到了新地方,内心的好奇强行打败身体的劳累,张嬷嬷往常并没有对宝音多说什么宫中之事,如今宝音十分需要科普。
“嬷嬷,这王宫里的事我知之甚少,可否给我讲一讲,不知道可有什么禁忌,免得我无知冲撞了什么。”
张嬷嬷只是先前未曾料到宝音要住在王宫里,故而虽然教了些宫中礼仪,宫内事却未曾多说。如今宝音初来乍到,自然是要对宝音讲解一番,删繁就简的一同描述下来,宝音内心暗自梳理出来重点内容,努力记下。
当今陛下也就是兴武帝,后宫十分单薄,仅有一后一妃,昭武皇后乃兴武帝登基前便成婚的原配,可惜早已仙逝,育有嫡长子,兴武帝即位即封嫡长子为太子,太子才华横溢天纵奇才深得民心,可命运弄人,太子于兴武十六年不幸早逝。顺妃于兴武六年入宫,育兴武帝次子,即现任太子,先太子早逝后再立。今日所见的安华公主,乃陛下义女,平日里不住宫内,于王城郊外白云观清修。
好简单的人口结构,宝音历史学的不咋地,但是只有一个儿子硕果仅存的皇帝宝音印象里好像没有,看了那么多电视剧里也没见过这种剧情。
一个不滥情的君主,至少在女色上不会昏庸。再加上张嬷嬷描述中兴武帝御下和善,公正严明,太子敬老尊贤,和睦友爱,公主宅心仁厚,志洁行芳,总结起来就是一家都是好人,这让宝音对自己日后生活多了几分信心。
“嬷嬷,不知顺妃娘娘如何?顺妃娘娘身为宫中高位后妃,不知我是否应当前去拜见?”宝音明显感觉到张嬷嬷的话中无意识地对顺妃之事草草略过,没有怎么提及。但毕竟顺妃如今作为后宫唯一的嫔妃,宝音身为女眷,按照常理日后与宝音打交道最多便应当是顺妃了,于是向张嬷嬷提问。
张嬷嬷闻言稍有停顿,思索一番才对宝音说道:“顺妃娘娘向来深居简出,平日里专心清修为太子殿下祈福,依礼郡主当向顺妃娘娘请安,只是顺妃娘娘向来不喜人打扰,郡主若是不去也无妨。”
这大赵王室的特产是王宫里的女性热爱清修吗?安华公主平日在道观里清修,顺妃又在她自己宫里清修。张嬷嬷的话说的也是云山雾罩,这到底是要不要去请安呢?
而且顺妃身为后宫唯一妃嫔,品阶又不低,且是太子生母,宫务却不是她掌管,竟一律由司礼监负责,重要之事则由太子定夺或者皇帝亲自拿主意,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必然有什么不同寻常之事。
张嬷嬷不想多说,宝音不想强人所难,人心总是偏向的,宝音受张嬷嬷一路照顾,自然会偏向张嬷嬷。想来张嬷嬷原本服侍的便是皇后,宫中只有一后一妃,二女共事一夫下,纵使表面上再怎么相处和睦,私下里有些龃龉也实在太正常不过。张嬷嬷原先服侍皇后,自然心向皇后,对顺妃不愿多提及乃是情理之中。而且张嬷嬷也已经提醒自己,不去也无妨,便是如非必要可以不去。
“既然顺妃娘娘不喜外人打扰,我也不好贸然前去,今日我入宫之事想必宫内已人尽皆知,若是娘娘想见我自会召见,到时我便再去拜见娘娘吧。”
依照自己新鲜出炉的热乎身份,只要自己没有行差踏错得罪别人,应当还不需要上赶着讨好别人。若是顺妃召见,便恭敬的前去拜见全了礼数,让人挑不出错来,日后相处之事再见机行事罢了。
张嬷嬷点头应是,“郡主所想不错,只是今日郡主已经够劳累了,应以身体为重,便不要再忧心这些杂事,还是奴婢服侍您宽衣先小憩一会吧,待晚膳好了奴婢再叫您。”
“您待会也去休息一下吧,一路上嬷嬷比我更是劳心费力,如今便好好休整几日,嬷嬷离宫这么长时间,想来应当有不少人等着嬷嬷叙旧呢,这凤阳阁宫人数十之众,照顾一个我岂不是轻而易举。”
宝音换了衣裳躺下,催促着张嬷嬷也前去休息后,屋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她打量着这个屋子,屋里有插着鲜花的瓷器,有绣着蝴蝶的团扇,有隐隐绰绰的帷幔,屋子里是安静的,外面也是安静的,世界仿佛就此沉寂,在这一片寂静中宝音逐渐陷入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