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硝石成冰 ...

  •   马蹄声的嘈声愈来愈近,。
      万分火急,他却见的谢师抓着蘸饱水的树枝在地上写着什么。
      满心的烦躁让阴罅没法思考,郁闷道:
      “你在干什么?”

      “我在算,如果是五斤的火药,能把我们炸多远。”谢师答道,继续沉浸在他的计算里。

      “你在预测我们以后墓地的具体位置?”阴罅拿谢师的冷笑话没办法。
      越紧张,越容易联想到其他毫不相干的事情。
      人没办法在痛苦里活太久,这是为了保护自己而诞生的喜剧癖性。

      “算不出具体位置,以这个程度,我们的骨灰都要被扬得四海为家了。”
      谢师没有喜剧天赋。
      一本正经地说着笑话才会让人当真。

      阴罅决定先找火药,如果爆炸,不会有人活下来。
      这批火药的来历阴父隐隐约约透露过一点,但阴父没说清楚便去世了。
      是个易燃易爆的烂摊子。
      所以他只知道阴家在缙云观内藏了火药,为什么藏,藏在哪了,这些问题他也无从得知。

      殿内陈设极简单,一水缸,一蓬草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杂物。
      这些摆件无法藏匿火药,那么地下是否有什么凿空暗格。
      叮叮咚咚,一阵乱掀乱翻也没个结果。
      那么就是在上面?
      五十斤的水还占几桶缸子的位置,可阴罅翻上翻下也没见到半分物件的影子。
      奇了,难不成,阴家火药只是个不实的传说?
      那许人均和谢师是如何言之凿凿地拿出那些火药?

      亦或许,许人均和谢师是一伙的。
      确实,谢师的凭空的出现本就很可疑。
      阴罅向谢师投去了怀疑的目光。

      “你不觉得这件房子里有几处地方很奇怪吗?”谢师从他的计算中抽出身来,他把所有的揣测和推演聚集到一起,仿佛已然拼凑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阴罅倒想听他如何自圆其说,接口道:“我刚下来时,檩板处有处被凿开的缺口。”
      这是他觉得此屋内最奇怪的地方了。

      “那个洞,是我砸的出入口。”谢师解答道。

      “……”
      奇怪的洞是奇怪的人砸出来的。
      这并不奇怪。

      谢师顿了顿,啃了下手指,补充道: “按道理来说,屋外下雪,内部相对更暖和,但这墙窗常年无法修缮,漏风严重,这个殿内外部温度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对!确实很冷。”
      这句话是阴罅发自内心真实的感受。

      “问题就出现在这个地方,室内外若有温差,内部的热气附着于冷壁上,则会形成细微的冰花,刚才我从梁上下来时,踩到了梁上的冰摔了一跤。”
      最后一句话没有为学艺不精的自己开脱的成分。
      谢师翻上梁去,拈住一块薄冰,将其摔碎在阴罅面前。

      “嗯……很合理。”阴罅同意道。

      “但室内外并没有温差的情况下,梁上侧下侧何以同时会结冰?”谢师追问道。
      不逮阴罅思考,谢师给出了解释:
      “火药的成分七成是硝石,五斤的火药里则有三斤半的硝石。”
      “我曾在河西走廊见过夏季卖冰的商人,他们就是用硝石溶于水而制成的冰。”
      “凿开的小洞让雪漏进来,在梁上融化,梁上侧的凝结冰也可能是积雪造成的,但下侧结冰只一种可能,水渗入,火药内的硝石也让周围空气随之冷却结冰。”

      “原来你刚刚在想这个。”阴罅
      “所以,那批火药在梁上?!可我刚刚检查过了,梁上什么也没有。”

      “整个殿不设藻井,做的是彻上露明,所以梁上若藏匿什么很容易发现。”
      藏个穿黑衣的人除外。
      “还有最重要一点,便是这殿中的木构不用杉木,栗木,而用柘木,十柘九空。”
      “殿内平面用的分心槽,五开间,二进深。共计十八根柱,粗计入十一根梁,柱高不等,明间最高约二十尺,横截直径约为一尺,柘木内中空部分若占四分之一,一根柱子能储存的火药大概是两斤……”谢师的神情显然有些凝滞住了。

      “等我飞上梁去把它拆下来。”阴罅蠢蠢欲动地望着那些梁。

      谢师阻止住了阴罅,捞起裤脚,从梁上跳了下来,继续道:“若按照五十斤的火药算下来,怕是——”
      “这整个殿的木头里,都灌满了火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