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梦 ...

  •   “兄弟,你咋还在睡觉,马上考试啦!”,同桌肖彦斌对着我的耳朵喊道,想把我赶快叫醒。

      “考试?”听到这两个字,我不由得一惊,像踩了电门一样一个激灵就坐起来了,一边用手擦额头和脸颊上的汗,一边努力镇定下来。稍微缓了缓神,就问急忙问,“老肖,啥情况?咋突然考试了?”

      老肖边收拾书桌边侧头对我说,“你看看黑板”。

      我赶忙抬头向讲台望去,努力眨了眨眼睛,想尽量看清楚,发现数学老师老马拿着一大摞试卷,并张罗着课代表把卷子发下去,黑板上写着‘测验’两个楷书大字。扫视一圈,同学们都在紧锣密鼓的清理课桌,或者趁着卷子下发前的这一段时间再翻两页书,多记两个公式。

      “卧槽,什么情况,怎么突然就考试了!我感觉大脑里一点之前的记忆都没了,最关键的是一点数学知识都想不起来了。卧槽,我要是考砸了该咋办?家长、老师和同学会咋看我,我可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啊……”,在我疑惑眼前这情境、担心接下来的考试时,试卷发到我这里了。

      拿起卷子从前到后匆忙扫视一遍后,我发现我果然啥都不会,“这题都?谁出的啊,我怎么都看不清题目?视野好模糊呀”,我心里暗想,“这会完犊子了,我不是好学生吗?怎么都不会做了?”

      “好学生,好同桌,给我瞅一瞅你的答题纸呗?”,肖彦斌低着头、左手虚遮住嘴,脸略微偏向左对着我说。

      “大哥,我啥都不会了,好像失忆了一样,这么说你信吗?!”,我小声惊讶地回他。

      “别唬我了,快给兄弟瞅一瞅,”肖彦斌边说边要拿我的答题纸。

      “真没骗你,脑子一片空白,题目都看不清”,我试着按住答题纸。

      “唉哟,就给我们看看呗”,突然座位旁边围了好几个同学,都想要我的答案。

      “我去,什么情况,我一个题都还没答呢。你们咋都过来了。”

      “和你对答案呀”,老肖和其它同学说道。

      “老师在这,你们都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对答案,岂有此理,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我试图找老师解围,赶紧站起来,望向讲台,急切想定位到老师。

      “嗯?老师呢?我去,考试呢,老师都不监考的嘛?”我惊呆了。

      “哎呀,老师不在”,老肖边说,边站起来把我按在座位上。

      “既然如此,那就答案对起来?”,被按下来的我转念一想。

      “可是我啥都不记得了,我虽然之前学的还行,可是两年过去了,我都忘了。刚回来就考试,真是的。”

      “什么两年了,刚回来?你不一直在吗?”老肖问道。

      “大哥,我都大学毕业两年了,高中的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我脱口而出,继而自我惊讶到,“对啊,我大学都毕业了,咋还要回高中考试?”

      突然天旋地转、眼前一黑,等我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公寓的床上,啊这……
      放下因考试而悬着的心,试着将紧绷的身体瘫在床上放松自己,我知道自己又、双、叒、叕梦到了高中生活。

      高中毕业已经七年了,但期间我已经记不得多少次像这样梦回高中了,梦中不是上课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就是突然参加各种考试。最离谱的一次是,梦里我都知道自己已经985大学毕业了,却还在犹豫是否听从班主任的建议重新参加高考,考一个更好的学校。一方面害怕考砸了,连现在的学位都保不住,一方面又确实想考上更好的学校……纠结之中,不知不觉就醒了……然后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懵圈。梦就是这么不可理喻且离谱,却又人让人深陷其中。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做类似的梦。好像生活中好像远远不止我一个人这样频繁地梦回高中,甚至是在大家毕业很多很多年之后。也许是因为在这个大的教育体系下,高中的学习生活对年轻的我们摧残过甚,以致于直到现在都心有余悸。也许是高中虽紧张但却无比充实的青春岁月在不时地向我们呼唤,让人拿出来怀念。

      对我而言,可能是后者更多一些吧。那时候一起努力奋斗走过来的同学、朋友,到现在还会互相温暖,那时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时常在脑海里回荡,那时候还有我懵懵懂懂的爱情......那时候的记忆,我想拿出来晒一晒,写下来。

      从哪里开始写呢?先从我自己开始吧。

      我叫曲安南,来自一个中原地区的十八线小城市下属的国家级贫困县下辖的落后乡镇下的平平无奇小村庄。我姓曲,因为我爸姓曲。为什么叫安南呢?因为我爸希望我长大之后可以“安定”南方、功成名就,就像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里提到的“企及进取,仕子之常志;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什么,你不信?

      好吧,其实是因为按照族谱,到我这辈排了“安”字,然后我爸妈在南京工作时生的我,于是就取了“安南”这个名字。据我奶奶说,我爸最初是想给我取名“京生”的。因为同村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先叫了这个名字就只好作罢。现在想想好险啊,多亏了这个哥们儿早生我几天,这名字我是万万不想接受的。按照时下流行的表达感谢的方式,我怕是应该给他唱,“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

      我们家往上数好像都是贫农,没听说祖上出过多么厉害的人物。生在这一个平平无奇的落后小山村,一没有资源、二没有关系,家里人认为想要过上好生活、走出农村,就只能靠学习这条路。好消息是,他们的战略规划是对的。坏消息是,他们压根没有按照这个规划执行。我太爷爷就不说了,生活在抗战的年代,能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新中国成立那年,我爷爷出生了。按理来说学习环境和条件是有了。但他老人家不喜欢学习,经常偷偷逃课给别人放牛……这操作,我也是服了,梦回封建社会给地主打工。我爸天生爱闯、爱玩儿,没有学习的心思,小学没毕业就跟着别人出去打工了。我叔叔还好点儿,上到了初中,但后来在我爸的熏陶下也辍学打工去了。据我奶奶说,我叔叔是觉得我爸在外打工赚钱回来后给他的感觉很潇洒,然后他也没心思读书了,也跑出去打工(爸呀,你这造孽呀)。不过好在我姑姑有学习天赋且爱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可惜的是我太爷爷重男轻女,不支持她读书。最终我姑也没上完小学。就挺可惜的!到现在我姑还时常还念叨这个事情。所以说,重男轻女不可取啊!

      中国的家长就是这样,老是喜欢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交给孩子去做。这不,我作为家里长子被他们从上到下在学习上寄予了厚望……

      坏消息是,在学习这条跑道上,在起跑线上我就趴了。幼儿园上了不到一个星期,我就被老师送回了家,并且无论我爸承诺给多少钱,老师都不愿意收我。原因是我太能哭了,哄不好的那种。没办法的情况下,家长就直接送我上了小学一年级。不出意料,我啥都学不会,经常被老师打手心、放学留在学校挨训,然后自然而然的留了一级……

      好消息是,到了小学二年级我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开始逆天改命了。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毕竟那时还小,记忆缺失。好像是因为二年级下学期我转学了。我爷爷在新的班主任面前吹牛,说我之前成绩如何如何好……那我也是要面子的人啊。为了保住这个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好学生人设,我就努力学习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人设还真就立住了。所以,到底是应该感谢我爷爷太能吹,还是我这该死的爱面子?

      之后的我在学习上还算顺风顺水,除了刚升上初一时,因为在外寄宿,生活和学习不太适应,导致成绩有所下降外,基本都能在班级排在第一、二名,年级前五名左右。然后不出所料的,我考到上了我们整个市、9个县、196个乡镇、2871个村、近700万人口区域里唯二的两个好高中里,唯一的县级高中——一高,我梦开始的地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