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三十八集 ...

  •   张居正是个心思缜密的人,虽然大权在握,一切主张无需上疏便能实施,可他依然照章办事,事事都要汇报给李罄宜和小万历。这让李罄宜很是安心。李罄宜说,张大人,尽管实施吧,只要是你的想法,皇上和本宫都支持。就这样,张居正的主张、想法,只需要写封奏疏呈上,走个过场,然后票拟后交给冯保批红,最后以小万历的名义下旨,便可实施了。
      万历元年(1573年)十一月,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明确职责。他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都到衙门,层层考试,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了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 的拖拉现象。考成法的实行,就是要考核官员的政绩官员们对于上级所做出的指示要一件件记录在案每完成一件再进行注销 这样就提高了明朝的行政效率也规范了官员们的行为而且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从而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朝廷内官员纷纷对考成法叫苦不迭,但与此同时,朝廷的风气从一开始的懒散懈怠变成后来的精神百倍,这样的改变,却是扎扎实实发生了。
      万历四年(1576年),张居正规定,地方官征赋试行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同年十二月,据户科给事中奏报,地方官因此而受降级处分的,山东有十七名,河南二名,受革职处分的,山东二名,河南九名。这使惧于降罚的各级官员不敢懈怠,督责户主们把当年税粮完纳。当时万历年间国家的经济情况非常不容乐国库可以说是入不敷出了,张居正的改革改变了拖欠税粮的状况,使国库日益充裕。据万历五年户部统计全国的钱粮数目,岁入达435万余两,比隆庆时每岁所入250余万两之数,增长了74%。财政收支相抵,尚结余85万余两,扭转了长期财政亏虚的状况。可见,实行考成法虽是一种政治改革,但它对整顿田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很大作用。
      百姓评价张居正为国家财政之利器,整治朝纲之能手,张居正所到之处,官员皆恪尽职守,唯恐工作没有做到位领受惩罚。百姓听闻津津乐道,说张居正是天下官员的克星,真正让官员做到了为民服务。
      军事上,用戚继光镇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互市使马匹大增,减少了太仆寺需的种马,就叫老百姓折价交银,使太仆寺积蓄金四百余万。
      互市又使边疆在政治经济上保持稳定、正常,如封俺答为顺义王,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立茶马互市,保持贸易往来,俺答长久没有来犯边关。
      百姓纷纷赞颂张居正,有能力有手腕,边关安宁,百姓生活安定。
      张居正按例每天来给万历上课,悉心教育万历,希望万历能成为一代明君。万历却觉得自己已经是皇帝,国家政事却是张居正说了算,万历读霍光传,发现大臣可以罢免皇上,于是开始忌惮这个有手段且手握大权的张居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