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 72 章 ...

  •   进了府,孙云霏给祖母请了安,被留下说话,孙云霏忍着心里的着急和祖母说了两刻钟的话才去了清雅居。
      老太太还感慨“霏丫头今日去了哪,我看她今天心情倒是好。”
      齐嬷嬷想了想,“大小姐今天似乎是去了李将军家。”
      老太太没了兴致,她和李家老太太关系尚可,对那位李夫人是喜欢不起来。
      齐嬷嬷也不再多言,静静地站到一旁。
      孙云霏到了清雅居,发现大嫂还在屋里和母亲说话,只好放慢了脚步,和院里的孙云湘说了两句,等屋里静下来才进了屋。
      赵氏坐在主位上,吴晓兰就站在她身侧,孙云霏进来给两人行了礼,坐在一旁说着今天去李家的趣事。
      她回的不算晚,只是被老太太留下说了两刻钟的话,这会也到了用膳的时候,赵氏就留她一起用晚膳,正合了孙云霏的意。
      赵氏没打算在女儿面前给吴晓兰难堪,就没让她侍膳,让她坐下一起用膳。
      用过晚膳,几人陪赵氏说了一会话,前院传信来老爷和几位少爷回来了,赵氏就让吴晓兰回了自己院子。
      孙延博和孙云湘也被送回自己屋里,他们早上要早起上学,晚上睡得也早。
      “时辰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歇着吧。”
      孙云霏刚要开口,赵氏又道:“有什么话明日再说,先回去歇着。”
      孙云霏起身,行过礼回了听雨阁,在玉兰她们的伺候下换了衣服休息了。
      赵氏叹口气,霏儿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当然看出她一晚上都心不在焉,明显是心里装着事。
      不等她多想,外边就传来宁兰请安的声音,孙父过来了。
      赵氏起身迎了上去,“这几日都回的这么晚,怎么不在前院歇了,你也能多睡会。”
      孙父笑道:“两步路的功夫,不耽误事。”
      赵氏解了他身上的披风,“晚上送了老鸭汤,我尝着不错,给你单独留了一锅,现在要不要用点?”
      孙父仰头,方便赵氏给他换衣服,“送一碗过来,晚上也没吃好。”
      赵氏扭头吩咐,“我记着还有些卤子,让小厨房下碗面条一并送来。”
      宁心应下,去了小厨房,里边的师傅还在等着,听了宁心的话很快忙活起来。
      面团是提前醒好备着的,不到一刻钟他要的东西就做好了。
      宁心提着膳盒回去时,孙父已经换好了衣服在和赵氏说话。
      用过宵夜,孙父躺在床上和赵氏说着白日的事,“王将军今日遣人给我送了贺礼,说是前几日朗儿婚事他在外当差没回来,如今回来了特意补上。”
      “我明日备些礼物,让王嬷嬷去将军府走一趟。”赵氏道。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就睡了。
      第二日,送走孙父,看着孙云湘洗漱,把人送去前院后,吴晓兰就来了,“母亲恕罪,儿媳今日起晚了。”
      赵氏笑:“无妨,我今日有些事要办,你就不必在这候着了,回去歇着吧,把我前两日给你的账本算算,明日送来。”
      吴晓兰连忙称是,带着丫环回了自己院里。
      “夫人这不是成心为难您吗,既然不用您去,派人来传个话就是,还让您白跑一趟。”吴晓兰身边的丫环抱怨道。
      吴晓兰冷冷地看她一眼,“这是国公府,你要是管不住嘴,我就早日回了母亲把你送出去。”
      丫环连忙跪下告罪。
      “起来吧,若再有下回,我绝不姑息。”
      赵氏那天和她说的话,她在三朝回门那日和母亲说了,母亲听了还说她福气好,婆婆能和她说这些。
      吴晓兰就知道婆母那日的话都是为了自己好,现在婆母还让自己开始管着家里的差事,哪个新妇能像她这样,一进府就能碰到中馈。
      “把账本拿来,我再算算,明日就要给母亲送去。”
      身边的丫环这下不敢多嘴,去拿了账本、算盘和纸笔。
      吴晓兰吩咐道:“你拿些银子,去趟厨房,请他们炖一盅川贝枇杷膏。”这几日夫君总是咳嗽,喝盅川贝枇杷膏应当能好受些。
      小月应下,拿了银子往厨房去了,和师傅说了少夫人要求,给了银子才走。
      临出门见外边来了个十六七岁的大丫环,看穿戴应当是哪个主子身边贴身伺候的。
      正想着厨房的师傅就凑上去,“玉兰姑娘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吩咐您让底下的小丫头跑腿就是。”
      玉兰道:“有什么跑不得的,大小姐说中午想吃锅子,要清淡一些的,再片些肉,拼一些素材。”
      师傅道:“姑娘放心,保管给您办的妥妥的。”
      玉兰和师傅说了几句,送上银子就打算走,被师傅拦住,拿了个食盒给她,“前几日送来点小鱼,我都给做成了鱼干,姑娘拿回去看看团圆喜不喜欢。”
      玉兰接过食盒,和师傅道了谢才回了听雨阁。
      看玉兰走了,小月也赶忙回院里,还有事要做呢。
      玉兰拎着食盒回来,孙云霏随口道:“不是中午吃锅子吗,你这拎的什么?”
      玉兰打开盒子给她看,“厨房送的小鱼干,说是给团圆的。”
      孙云霏拿起一条小鱼干就去逗团圆,玩了一刻钟才停手,“春花看着点它们,玉兰陪我去趟母亲院里。”
      到了清雅居,宁兰迎上来,“给大小姐请安,夫人在屋里等您呢,给您准备了燕窝,让玉兰陪奴婢去拿吧。”
      孙云霏点头,这是母亲有话要和自己说,才支开玉兰。
      “给母亲请安。”
      赵氏坐在窗边绣手帕,听到声音才抬头,“过来坐吧,有什么事要和我说?”
      孙云霏坐在赵氏身旁,把自己昨天在李家和李清音说的话,一字不差的告诉母亲。
      赵氏绣花的手一顿,“这事还有谁知道?”
      孙云霏道:“昨天清音和我说时,只有我们两个在屋里,玉兰她们都守在外面。除了我们两个,也就清音身边的阿圆知道这事。”
      赵氏放下手里的绣花绷,安抚道:“这事你不必担心,你若不想嫁,谁也管不了,万事都有娘给你撑腰。”
      孙云霏这才笑了,“母亲~”
      赵氏拍拍她,“你先回去吧,让团圆陪着你,这事我找人去问问。”
      等孙云霏出了门,赵氏的脸就冷了下来,难怪王将军昨天给老爷送了礼。
      她就说当日王夫人送的礼比别人还要贵上三分,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王家二少爷她也见过,文不成武不就,没有王家这层皮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宁兰”赵氏叫道。
      宁兰开门进来,“夫人,奴婢在。”
      赵氏:“这些日子送的帖子我记得都在你那收着,把王夫人写的帖子都找出来,让宁心去查礼簿,给我看看王家送过什么礼。”
      赵氏脸色实在谈不上好,宁兰低头应下,快步退了出去,两刻钟就把赵氏要的东西送来。
      赵氏翻了翻,王家送的礼是一次比一次重,这帖子也是越下越多。除了王夫人,还有她母家之人下的帖子,宁兰也都送来了。
      赵氏挑了个赏花的帖子出来,“回帖,说我到时一定会去。”
      宁兰接过帖子,悄声退出去回帖。宁心低着头,收拾桌上的帖子和礼簿,动作轻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王嬷嬷回来后,让她来见我。”赵氏说完就进了里屋。
      宁心收好帖子就退了出去,叫来小丫环去二门守着,等王嬷嬷回来就来回自己。
      王嬷嬷刚进二门就看见院里的小丫头跑了,正想着宁心气喘吁吁的跑来,拉着她往回走。
      路上还把今天发生的事和她仔细说了,进了院门,王嬷嬷点头,“这事我知道了,你也回去吧。”
      这是有大事啊,王嬷嬷深吸一口气,推门进屋,“夫人。”
      赵氏冷着脸,和王嬷嬷说了王家小姐那日说的话,“你去查一查那日伺候的是谁,谁去过那个亭子。”
      王嬷嬷听了赵氏的话,惊起一身冷汗,大小姐是夫人头生的孩子,也是府里最受宠的一个,王家的少爷她没见过,也听人说过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样的人也敢肖想大小姐,难怪夫人动这么大的气。
      “夫人放心,这事奴婢一定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赵氏道:“这事你明日亲自去查,别人看出什么。今晚上别让她们几个守了,嬷嬷辛苦一次,替我守一回夜。”
      王嬷嬷忙道:“夫人哪里的话,这都是老奴应该做的。”
      到晚上,孙父回来,看出赵氏心情不好,知道洗漱过后躺在床上,赵氏才说了原委。
      孙父猛地从床上坐起,“他王二是个什么东西,一个整日里斗鸡遛狗的纨绔子弟,也敢肖想我家霏儿。”
      赵氏拉着他,“这深宅大院里处处都有别人的耳目,就算我让王嬷嬷守着,老爷也该小声些。”
      孙父深呼吸几次还是压不住心中的怒火,下了床,顾不上穿鞋,拿起桌上的凉茶就仰头喝下。一杯凉茶下肚,孙父也多了几分冷静。
      这些日子帮着秦含章查王家,他们查出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东西,王家的人从骨子里就是烂的。
      不是他王二人品好不好的问题,是他们王家就是个虎狼窝,是个吃人的地界。王家儿郎就算是个好的,他也绝不会让自己女儿嫁去王家。
      赵氏也下了床,给孙父披上衣服,“别着凉。”
      孙父回身握住她的手,“你放心,咱们霏儿配得上世间最好的儿郎,我绝不会让她嫁给王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