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林家果园 ...

  •   今年的七月份似乎比往年都要炎热一些。

      公路上的柏油经过长时间的日照变得有些松软,一辆小型面包车驶过,车轮在路面上留下了模糊的痕迹。

      烈日下。路边站着一老一少。

      “嘟嘟,爷爷都跟你说了,不是你爸爸...”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委着身子诱哄身旁的小孙子,看着宝贝孙子眼里的光随着面包车离去而黯淡下去,中年人不忍,接着说道:“爷爷不是跟嘟嘟说了吗?爸爸去市里办事去了,要晚上才能回来呢...”

      小宝贝抬头,语气怀疑,“他...真的晚上就回来了吗?”

      真的会回来吗?

      “当然!爷爷什么时候骗过嘟嘟?”中年人拍着胸口说道。

      小宝贝垂着头,闷声回道:“常常...”

      “呃...”中年人被堵的一滞。

      反驳的话语将到嘴边,又想起这孩子小时候自己和老婆确实常常用“嘟嘟好好吃饭,吃完饭爸爸就回来”“嘟嘟好好睡觉,睡醒了就能见到爸爸”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术来安抚他哭闹的情绪。

      心虚之下,他一时也替自己说不出什么有理有据辩解的话。

      好在嘟嘟还算懂事,在确定刚刚那辆路过的面包车并不是他爸爸的车子回来了后很快收起脸上失落的情绪。

      他牵起爷爷的手,说:“那我们回果园吧,爷爷。”

      太阳太大了,爷爷上了年纪,要是陪自己站到路边晒坏了可不好。

      五岁的林嘟嘟如是想到。

      “唉唉唉!回去回去。”中年人攥起他的手,满心满意的说道:“我们回去等爸爸。”

      林嘟嘟点头,重复一遍,“等爸爸。”

      说着,一老一幼便牵着手顺着公路下方的土路走了回去。

      土路的尽头是一扇虚掩着的木门,木门边上立着一块饱经风吹日晒的木牌,粗糙的木牌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四个大字“林家果园”。

      林家果园位于L市城郊的祥和镇。

      这里依山傍水风景极好,从很多年以前开始,城里面的人每逢周末假日总是喜欢拖家带口的来这里游玩。

      久而久之,镇子上的村民们也就顺市场所需在这里相继开了些许饭馆、鱼庄等供人们消遣的地方。

      随着这些年国家经济越来越好,镇子上的村民们的日子也就越过越好。

      祥和镇上的人家都纷纷盖起了三层小楼,造型那是一家比一家别致,有些外观上看上去甚至比城里的别墅还要豪华。

      在这个还算富裕的小镇上,河堤上的那排子简陋的砖房就显得尤为显眼。

      那就是林家。

      说起林家可是有些故事的。

      早些年间,一个外地来的男人带着一个六岁大的小男孩来到祥和镇,在这里开办了第一家小饭馆。

      小饭馆连个正经名字也没有,就叫小饭馆。

      不怪叫这个名字,饭馆的确是小的可怜,店里满打满算也就够摆下那两张不知从哪儿淘回来的四方桌和几条长凳。

      日子一天又一天的过去,村里人该打听的都打听清楚之后,就慢慢收起对这家小饭馆和这个外地人的好奇。

      这饭馆主人名叫林德胜,说是打四川那一带来的,离异,带了一个孩子,听说家里除了他和自己这个儿子之外没什么人了。

      小男孩名叫林阳,六岁左右,五官精致,皮肤又白,生的真是比那电视里的那些小童星还要清俊。

      林德胜本人也是,身材修长,面容清俊,更难得的是他还有一手好厨艺,手底下的饭馆生意一日比一日强。

      可他到底一个单身汉子,一个人当爹又当妈,又还要顾着店里的生意,委实是有些有心无力。

      村里某些好管闲事的人知道他的困境之后,心思顿时就活跃了起来。
      比如周家大嫂。

      周家在祥和镇是大姓,可以说但凡是这个镇子上的人多多少少都跟他们沾亲带故一些。

      到周老爷子这一支,周家共有五个子女,四男一女。

      大哥周顺文,二哥周顺武,三哥周顺学,四妹周顺珍,五弟周顺波。

      这个时候,周顺文、周顺武、还有周顺学都已经各自成家。

      按照传统,周老爷子和没结婚的弟妹都跟着老大家过。

      周家大嫂为人泼辣,从在家里做姑娘时候起就不是个好脾气的。

      要不是早年间周老爷子注重教育,硬是把四个儿子都供上了专科。

      如今周家老大、老二、老三,一个是老师,一个是警察,还有一个去年刚刚进了农业局。

      明眼人一看周家以后就差不了,她才不会嫁给那个三扫把打不出个屁的周顺文。

      如今嫁是嫁了,周老爷子也就算了,但那两个小拖油瓶她是真忍不了。

      小弟周顺波还在读书,赶一个学生说不过去,那就只得拿小姑子周顺珍开刀了。

      “哟,又有手艺又会赚钱,长得也白白净净,个子又高...”

      “这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是真嫁过去还不用伺候公婆...”

      到底就这么一个女儿,任周家大嫂说得天花乱坠周老爷子心里始终都有一杆秤,默不作声想了半晌后,才慢悠悠的说道:“可他大顺珍那么多...”

      那年林德胜35,周顺珍才19。

      老爷子不太同意,“离过一次婚,还有个儿子...”

      “哎呦爹啊,你糊涂啊!离过婚怎么了?离过婚的男人才最懂得疼人呢!至于他那个儿子嘛……”

      周家大嫂话语一顿,想来也是觉得林阳是个大麻烦,但为了尽早把小姑子嫁出去,她还是只能不遗余力的替林德胜说好话。

      仅眼球一转,周家大嫂就想好了说辞。

      她对着周老爷子道:“虽然说后娘不好当,但我看着那林阳是个好的,生的乖巧不说,又懂事,别看人不大点,但已经会在店里帮着他爸忙里忙外的了,和咱们镇子上这些小泼猴儿可不一样。”

      周老爷子强势惯了,让他们清白人家的好姑娘去当人后娘,他仍是不太愿意。

      但又拗不过牙尖嘴利能把死的说成活的的周大嫂,于是便把问题直接抛给了周顺珍。

      周顺珍自小就是属于那种话少心明白的人。

      她心里清楚大嫂这么急切的把她嫁出去无非就是显她碍眼了。

      可终身大事哪能这么随便?

      而且周顺珍自认也不是这个家里的累赘。

      她妈死的早,她爹一个人把他们五个带大,哥哥弟弟都在读书,只有她小学都没上完就回来帮她爹喂猪煮饭。

      即便哥哥们现在各自成家分出去住,她和她爹还有小弟跟着大哥家过,但她大嫂一嫁过来就怀孕了。

      然后生了他们周家大孙子周毅后,大嫂坐月子、带孩子,大哥忙工作,小弟还在上学,地里的活、家里的活也都是她帮着她爹操持着。

      思来想去,周顺珍还是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大嫂,我不想嫁人。”她说。

      这话一出,周家大嫂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难看了起来,阴阳怪气的小声骂了她一句,“不识好歹。”然后就抱着儿子出门找人闲聊去了。

      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

      自那日过后,周家大嫂就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一下埋怨家里人口多,吃米都比别家吃的厉害,一下又埋怨他们房间太少,孩子大了不够住。

      彼时周毅不过七岁,平时都是和周老爷子睡在一起的,家里哪里会不够住?

      任是长了耳朵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她用来膈应周顺珍的话术。

      周顺珍几次被羞辱得红了眼眶,每每想替自己反驳几句,又会在因顾虑着年迈的老父和敬重大哥而忍下。

      好在还有一个人替她出头。

      这个人就是她的小弟周顺波。

      周顺波18岁,只比周顺珍小一岁。

      就像老话说的那样,老儿子、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

      整个周家,在周家大嫂没有生周毅前,老爷子最疼的人就是周顺波,从小打到家里什么好吃的都是紧着他来。

      周顺波吃食上不曾被亏过,自然也就生的人高马大的。

      他还在上学不常回家,这次放假回家时不时就能听见大嫂阴阳怪气,外加又见姐姐常常背着人抹眼泪,一凑到老爷子身前三言两句就把事情打听清楚了。

      周顺波一听大嫂张罗的那人大他姐十多岁,还是个离过婚有个儿子的,儿子都和大外甥周毅差不多大了,这可把周顺波气坏了!

      当下就去找大嫂理论。

      周顺波不出头还好,这一出头可就彻底坏菜了。

      周大嫂正憋足了火找不到人练呢,一看周顺波自己凑上来中她下怀,便噼里啪啦把一肚子牢骚哭哭骂哭哭骂的发泄了出来。

      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被她指着鼻子骂了一通,周老爷子险些就被她气死。

      周顺波这次是莽夫遇上泼妇,打不得,骂不过,一气之下直接扭头回了学校。

      他倒是一走了之,可怜周顺珍和周老爷除了这里却无处可去,家里这一地鸡毛他们无论如何都得留下来面对。

      小地方的人爱看热闹讲闲话,这场风波当天就闹得人尽皆知。

      在镇上小学教书的周顺文听说了以后,一下课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骑着自行车往家赶。

      见他回来,周顺珍心下松了不少。

      原因无外乎就是从小到大,她都把大哥当成父亲一样十分敬重。

      可饶至今日,周顺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那么敬重的大哥竟然会一句话都不问就直接给她一巴掌。

      “你大嫂好心好意帮你介绍对象,你不领情就算,还让老四回来替你闹!”周顺文下了结论指着周顺珍的鼻子说道:“这个家你不想待就滚!”

      周顺珍呆住。

      “老大..”周老爷子张开了口。

      “爸!”话还没说话就被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哭声的周家大嫂打断了,周家大嫂说:“我肚子又有了...”

      这话无疑是往最注重子孙的周老爷子心里抛下一颗原子弹。

      老爷子本难看到不行的脸色顿时一松。

      不等他发声,周家大嫂又接着悠悠说道:“家里就三间土房,你和老四一屋、顺珍一个人就占了一屋,剩下一屋我们一家三口现在还能挤挤,我要是在生一个,真的就住不开...”

      周老爷子没去接她这话。

      他比谁都明白老大媳妇闹来闹去,闹的归根结底就不是房子够不够问题。

      可……

      老爷子的目光忍不住往周大嫂的肚子里望去。

      心道:又怀了一个……这都是他们老周家的孙子啊。

      看周老爷子已然有几分松动,周家大嫂要哭不哭的接着道“虽然分家的时候说的是您老往后跟着我们过,但我也知道这老房子是您老人家一辈子辛苦攒下来的,如果您真的舍不得闺女,那我和老大带着周毅走就是……”

      带走周毅?

      这可万万不能够,谁不知道这大孙子就是老爷子的明命根子啊!

      果然,只见听完周家大嫂的话后,周老爷子顶着万般无奈的目光把视线慢慢移到了女儿顺珍的头上。

      只这一个眼神,周顺珍就明白了,她爹这是抛弃她了。

      就这样,没过多久林德胜就和周顺珍就在周家大嫂的促成下草草结了婚。

      或许是应了那句“天无绝人之路”的老话,婚后周顺珍的日子竟过得非常不错。

      林德胜吃苦能干有手艺,有想法,会赚钱,会养家,虽然年纪是大了一点,不爱说话,但胜在疼人。

      自从周顺珍嫁了他以后,家里有什么重活脏活他从不舍得让老婆动手。

      但凡有口好吃的,林德胜都会紧着周顺珍和林阳来。

      而周顺珍呢?

      她从小就是待完哥哥们再待弟弟的人,哪里还会待不了林阳一个孩子?

      何况林阳这孩子打小就懂事,又开朗又活泼,一点都不像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

      “你把孩子教的很好。”周顺珍总这么对林德胜说。

      每每听了这话,林德胜总只是微微一笑,叹声回道:“阳阳这孩子命苦,身体也…”

      后面的话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即便他不说,在日久天长的相处中,周顺珍也不难看出关于林阳,林德胜始终有事情瞒着自己。

      她好奇,但从未追问。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隐瞒在心里的秘密,不像那么快和旁人倾诉。

      就像自己一样,哪怕林德胜对她在好,她也不想跟他说自己是如何被家里人逼着她和他结婚的。

      就这样,林德胜和林阳还有周顺珍组成了他们共有的小家。

      夫妻两共同经营着小饭馆,日子说不上多富裕,但也过得去。

      在外人看来周顺珍是个有福的,老公能干又疼人,虽然当了后娘但至少省了伺候公婆着一遭。

      更有福的是,婚后两年,周顺珍顺利怀上了身孕,次年就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哥哥叫林森,妹妹叫林果。

      随着枝繁叶茂,这一家五口就这么在祥和镇落地生根了起来。

      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

      按理说林家日子该越过越好才是,为什么现在家家都起了楼房,当年镇上的第一家小饭馆的老板家里却还是砖房呢?

      这说来就话长了。。

      简单来说就是当时小饭馆的生意的确是越做越好,可你好了,别人能干看着吗?

      没多久,镇上就相继开了好几家饭馆。

      要是单这样倒也不怕,毕竟各家有各家的生意。

      只是林德胜自己身体也出了问题。

      常年掌勺让他的腰严重受损,几年间腰椎就做过两次很大的手术。

      钱再重要也没身体重要。

      两口子一合计,干脆关了,改行干别的吧!

      干什么呢?

      原来林德胜早就想好了,他要承包土地种果树!

      说起搞果园这事,到底林德胜这还是受了周顺珍的启发。

      谁让这些年周顺珍老是在他耳朵旁边念叨,“这镇上就咱家没土地...”

      周家倒是有很多,可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不会分给她这个嫁出去的女儿。

      说起周家,随着婚后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周顺珍心里对家里的埋怨也消散了不老少。

      但要说她心里一点疙瘩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只是老爹还在,她一个做女儿的难不成还真和自个儿老爹做仇人?

      至于分土地这事,有她那三个嫂子在,周顺珍还真是一点眼红都不敢露出,最多就是在林德胜身边小小的羡慕上几句而已。

      她说说就过,没想到林德胜居然起了承包果园的想法,这倒是让周顺珍万万没有想到。

      起初周顺珍也迟疑不定。

      种果园?

      这能行吗?

      他们也没经验啊。

      可林德胜却说,“没经验怕什么,没经验还不能学吗?再说了,L市这种气候多合适种水果啊。”

      这话倒没错。

      L市气候炎热,一件半厚不薄得外衣就可以抵过一个冬天,所以这里适合载种的水果品类繁多,也易活。

      最后在林德胜的游说之下,周顺珍也就同意了。

      其实周顺珍哪里会懂这些,她不过是无条件信任这个男人而已。

      也因着这样,这才有了现在的林家果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