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傀儡 ...
-
魑魅魍魉,神灵鬼怪,流言传说不断。
宫阙内,湖畔,祭台,火坛,星夜,几名巫师摇着魂铃,围着火坛作舞。
国君与一众大臣站在台下,窃窃私语。
国君问:“此举真能作效?”
武将不屑:“巫术岂能作真?何况国运,不过巧合罢了。祭祀之举,世人岂不笑我黎国无人。楚国狼子野心,国君宜应早做打算,重整旗鼓,我等定誓死护城。”
沉默着站在一旁的大祭司,始终低着头,面具隐藏在衣袍下,眼神也看不分明,只衣袍在晚风中微微抖动着。
文臣劝诫:“楚国来势汹汹,装备强劲,我等以为,派遣使者,与之议和,休养生息,缓兵之计。”
说着瞥一眼大祭司,这人一贯沉默,也不知是男是女,平静下是波涛暗涌的诡计,面具下的一双眼睛,平白的让人生出不适感。
“议和议和,岂非让那楚国更加瞧不起我黎国,助长他国志气,灭我国威风!”
“前线节节败退,已是不争事实,若是再不议和,国运不测怕是也……。还请国君考量,尽早议和为当。”
群臣这般讨论着,也不免心想,国君当真荒唐,到底是自己血脉,不过几句便同意祭天,属实战乱里命如草芥,旁人的命,自是比不得权势重要。
子时的钟声从小楼里传来,大祭司终于开口:“请令,行祭祀之举。”
魂铃声止,巫师们低吟着绝歌。
国君回想起那日召见大祭司预测战况时,“王女,命祭,兴国运则回生,不得则覆。”入耳所听的便是这句,很平淡的语调,虽预测国运一事,他国也曾有过,然而祭命,闻所未闻。国君不缺子女,所以大祭司选中九公主之时,国君似乎也想了许久才回忆到宫阙里还有位九公主。不过是一众子女中平平无奇的一个,母家卑微,自幼病弱,不受关注,失去也不可惜。
看着跪在一旁祈祷的九公主,紧闭双眼,眉头微蹙,突然觉得有些不适,耳畔魂铃声渐远,环顾四周,事物变得模糊,四肢逐渐麻木,一双手若有若无的触碰、灵魂在过往的时间里穿梭,只有心跳声,像是经历了永恒之久,渐渐回复知觉时,才发觉不过一瞬。
一时风起,云层掩月。大祭司走近火坛,扶起瑟缩的九公主,火光映照下的面具显得鲜红,波澜不惊的声音响起:“天象异变,半月城破。”大臣们都沉默下来,国君很不甘地问着:“祭天改运也无法了吗?”大祭司摇头,“无解。”巫师们唱着悲歌,火焰燃烧着的桃木发出噼啪的声响。
半月里,天气总是晴朗,樱花绽放欢快,求和不成,联姻被拒,节节退败,宫阙里,城墙内满是哀伤的气息。
半月后,都城沦陷,城门换了守将。城里的樱花仿佛染了血,很不适宜的红。
蛮夷之楚有着浓厚的自然崇拜,崇巫重祀,巫覡方士得免为奴。
闲置许久的祭台上,只大祭司一人,依旧是那身着装。
“您沉睡的够久了,该醒过来了。”
祭台下的暗阁里躺着一个人,如果此时有前朝旧人便会惊讶的发现,那人正是祭天的九公主。然而亡国奴的生活下,众人无暇回忆黎国九公主这号人物。
大祭司知道,城破之日,九公主不免一死,只是未等追兵,便于城楼坠下,算是以身殉国。于阁楼顶抚琴时,正好看见这一幕,与初见时的模样一般无二。
为什么会是九公主呢?占卜的那天,微雨透过樱花花枝的间隙,飘进泥土里。站在阁楼顶时不经意间的一瞥,干净的面容,清澈的眼,称不上绝色,倒也赏心悦目。那人在窗边抚琴,雨滴随风飞入屋里,引起一阵阵咳嗽声。下女欲起身关窗,终于,那女子望向这边了,大祭司躲开了目光。只是袖袍下的魂铃微微一动,做出了选择。
大祭司没来由地想起往事。
〔躯体在思想前便能做最适合的选择,人体是最精妙的容器。〕
路过祭坛时平静晴朗的天忽然起了大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入眼是一片混沌。
大祭司正欲近前,那人却慢慢起身,抬手掩面。似乎是遮挡午时刺眼的光线入眼。魂铃微响。
然后,云遮住了光,祭台场暗淡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