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春种秋收 ...
-
为了教育孩子们不忘初心,并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体会劳动的辛苦,建国有意识地安排孩子们劳动,除了家务外,每年春秋,都要组织他们到农田里插秧和收割。
今年秋天,建国联系了农场职工,准备在稻田地里“操练”孩子们。
秋日的长山,比春天更有韵致,百里沃野,风吹稻浪,万里长空,稻花飘香,秋风吹过,稻草发出“沙沙”声音,颗颗饱满的稻穗弯着腰,仿佛在和大地诚恳地致谢。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一幅油画:长空湛碧,大地橙黄,远山含黛近山青,微风铺就黄叶地,鸟雀们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落在树枝上窃窃私语。
建国柳英在前,孩子们在后,手里都拿着小镰刀,洋溢着笑脸向田野走来,孩子本就属于自然,到了田野里,肆意奔跑,释放天性,建国给每个孩子划好了地块,喊回了狂奔的孩子们,讲解了注意事项:开干吧!
没一会儿,孩子们就累得直不起腰了,稍事休息,放孩子们去田里找找虫子,抓抓青蛙-----疯起来就忘了累了,玩一阵子接着干。孩子们互相帮忙,黄昏时分,“任务”都完成了。
收割好的稻子都扎成小捆,再把小捆倒腾到固定的地点立堆在一起,大人再扛到路边的车上,运往粮食加工厂去皮,装袋。过不了几天,就会变成老百姓桌上香喷喷的大米饭,油汪汪,香糯糯,没有菜都能吃两碗。
收工了奥,收工了啊!穿上外套,拿好镰刀,准备回家了!
夕阳映照着大地,马路旁的房子像镀了一层金箔,邱梁吼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邱石嫌哥哥唱得难听,硬要爸爸唱,建国不好拒绝孩子们的诚挚“邀请”,唱起了自己最喜欢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说说笑笑着,回家吃饭喽嗨。
晚饭后,电视里演小品,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妈妈管孩子写作业,孩子不听话,妈妈生气不小心把孩子打死了。建国关掉了电视,让孩子们围坐一起,临时开个“鸣放会”,听听孩子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一方说孩子不能打,要说服教育,另一方说必要的时候要打,但打的时候要掌握好分寸,各方都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论据,三个大人做评委,建国做总结陈词。可能发言时间有点长,孩子们开始打哈欠了,柳英催促建国:“孩子们都累了,放他们去睡觉吧!”。
孩子们很快游弋进入了甜蜜的梦乡:风在林梢鸟在叫,你在谈天她在笑,稻香村里炊烟升,梦里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