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九十章 ...

  •   第九章 20 世纪文学(一)
      第一节概述
      考点 62 俄罗斯—苏联文学
      1.蒲宁:俄文学史第一位获诺贝尔奖金的作家。
      2.马雅可夫斯基:未来主义诗人。长诗《穿裤子的云》,讽刺官僚主义诗篇《开会迷》、长诗《列宁》、
      讽刺喜剧《臭虫》《澡堂》、长诗《好!》【多选】
      3.法捷耶夫:长篇小说《毁灭》被称为“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史诗”。《青年近卫军》爱国青年的形象。
      4.1953“解冻”的文学思潮。“解冻”是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命名的。
      5.“战壕真实派”主要有:邦达列夫《营请求火力支援》《最后的炮轰》,巴克拉诺夫《一寸土》,贝科
      夫《第三颗信号弹》
      6.“全景小说”:将“战壕真实”和“司令部真实”结合,对战争过程进行广阔的全景性描写。
      主要有:《热的血》、恰科夫斯基《围困》、《战争》
      代表作:西蒙诺夫的战争三部曲《生者和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
      7.军事题材作品:鲍·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考点 63 欧美国家文学※※※
      法国文学:
      代表作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马丁?杜?伽尔《蒂博一家》
      安德烈?纪德:《背德者》、《窄门》。代表作《田园交响曲》。《□□制造者》是一部“连环小说”(小
      说套小说,无开端无终结,人物多情节杂,几个故事同时发展无联系。——是 50 年代“新小说“先声。
      马丁?杜?伽尔:长篇小说《蒂博一家》是大资产阶级的家庭史。用意识流刻画人物。
      安德烈?马尔罗: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征服者》、《人的命运》以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题材。
      代表作《王家大道》。
      英国文学:
      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包括《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现代喜剧》、《尾声》
      毛姆:自比“较好的二流作家”,却是英国拥有最多读者之一的作家。
      代表作《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寻欢作乐》《刀锋》
      约瑟夫?康拉德:主要作品《水仙号上的黑家伙》《吉姆爷》《黑暗的心灵》
      爱?摩?福斯特:《印度之行》被誉为“本世纪最后一部用英语写作的成功的传统小说”。
      劳伦斯:英 20 世纪初期极具创作个性又颇多争议的作家。成名作《儿子与情人》具有自传性质。
      《虹》《恋爱中的女人》。《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影响很大的小说。
      威廉?戈尔丁:英实验派小说家。通过编写寓言与神话来表达观点。代表作《蝇王》是典型的“荒岛小说”。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以多重复的复合结构描写“自由女性”的精神困扰。她于 2006 年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
      德语国家文学:
      亨利希?曼:代表作之一《垃圾教授》。
      批判德国帝国主义的“帝国三部曲”:《臣仆》(艺术成就最高《穷人》《首脑》
      托马斯?曼: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布登勃洛克一家》使其成名,副标题“一个家族的没落”。
      赫尔曼?黑塞:以批判德教育制度的《在轮下》受欢迎。《荒原狼》最著名。寓言小说《玻璃球游戏》。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反战剧本《耶利米》,《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美国文学:
      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
      西奥多?德莱赛:美现实主义小说家。“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噶》。《嘉莉妹妹》、
      《珍妮姑娘》、《“天才”》、代表作《美国的悲剧》
      杰克?伦敦:代表作《马丁?伊登》。主要作品《荒野的呼唤》《海狼》《铁蹄》
      刘易斯:介于自然主义、迷惘的一代之间作家。美文学史上第一个获诺贝尔奖作家。代表《大街》《巴比
      特》
      赛珍珠: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农民生活史诗”的《大地上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
      “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海明威等
      菲茨杰拉德:作品体现了青年一代中“美国梦”的幻灭。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
      帕索斯:代表作《美国》三部曲被誉为“现代美国小说中第一部伟大的民族史诗”。
      约翰?斯坦贝克: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作者。《人与鼠》《愤怒的葡萄》
      塞林格:美国犹太作家。《麦田里的守望者》引起轰动。
      索尔?贝娄:二战后美国现实主义最优秀作家。
      《赫索格》--—现代西方文学中第一个典型的“反英雄”的形象。
      第二节高尔基
      考点 64 高尔基生平与创作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多】主人公“阿廖沙”
      高尔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母亲》 主人公:尼洛夫娜。揭开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历史新纪元。
      考点 65 《母亲》
      1.分析《母亲》中尼洛夫娜的人物形象
      尼洛芙娜是由一个旧式的家庭妇女,经过革命洗礼转变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典型形象。
      (1)她是钳工的妻子,身受政权、夫权和神权的三重压迫。她整天沉默不语,提心吊胆,悲哀和柔顺。
      (2)革命者常在她家里聚会,她从恐惧变为习惯,自发地认为革命事业是对的。她已经从爱儿子扩展到爱
      同志,送传单是工作的需要了。
      (3)母亲被捕,彻底完成了从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家庭妇女到自觉工作、坚定无畏的革命工作者的转变。
      (4)母亲转变是人民群众革命意识觉醒的具体体现,显示了革命理论和运动教育人改造人的巨大威力。
      2. 巴威尔人物形象【简答】:
      一个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典型。他的性格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他本来走的是父辈的道路,革命改变了他。他刻苦学习革命理论,在“诏地戈比”事件中他提议罢工。
      (2)“五一”游行中他举着红旗走在最前头,表明他斗争的无畏和政治上的坚定与成熟。
      (3)法庭斗争使这个人物显出了他的全部光辉,他的演说义正词严,是向制度宣战的檄文,说明他已具备
      高度的理论水平和革命胆略。他是无产阶级文学中第一个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革命家形象。
      3.《母亲》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1)首次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材于 1902 年索尔莫沃地区的工人“五一”游行事件,但它
      又不局限于真人真事。高尔基总结了 1905 年革命的经验教训,经过了典型性的艺术概况。
      (2)《母亲》的问世,揭开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历史新纪元. (3)《母亲》的创作成功,标志着高尔基在艺术反映现实的美学探索中,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第三节肖洛霍夫
      考点 66 肖洛霍的生平与创作
      1. 肖洛霍夫作品【多】:
      《胎记》(处女作)《静静的顿河》《顿河的故事》《一个人的遭遇》(战争题材)
      2.《一个人的遭遇》从人道主义立场对战争、历史进行深入思想,为处理战争题型的文学开辟了新道路。
      考点 67 《静静的顿河》※※※
      1.《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形象及其悲剧意义。【2019.10 简】
      《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他是最早的觉醒者,但也是最迟的归来者。
      (1)他身上有着勇敢善战、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和富于同情心的优秀品质。
      (2)这个形象的悲剧实质上是以独特的哥萨克气质对抗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悲剧。
      (3)这一形象,反映了哥萨克历史道路的曲折性和矛盾性。
      2.《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2019.4 简】
      (1)是一部气势雄浑的史诗性作品。
      (2)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极其成功:葛利高里。
      (3)肖洛霍夫描绘其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变化。
      (4)肖洛霍夫描写人物,始终把他们置于社会生活之中,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
      第四节罗曼 ? 罗兰
      考点 68 罗曼·罗兰的生平与创作
      法国著名作家、公共知识分子、社会活动家。
      写一系列“英雄”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由于《约翰?克里斯多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考点 69 《约翰?克里斯多夫》
      1.分析《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形象及其意义【简】
      具有鲜明个人主义色彩的英雄。
      (1)他不满于庸俗的现实生活,相信只有音乐能打开人严密的内心之门,解放人的灵魂。
      (2)他为此孜孜不倦地努力,勇敢地承受着各种不幸的劫难,并成功创作出震慑人心的音乐。
      (3)他却始终满足于“孤独者”的身份,甘愿做一个独行不羁的“强者”。
      2.《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艺术特色【简答】
      (1)传统性与现代□□融于一体。
      采用内心独白、自我对话、梦境、联想、抒情性插笔以及情景交融等多种艺术手段。
      (2)音乐性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独到的艺术特色。
      小说形成了一种相当规范的音乐结构。克里斯多夫的生命之河,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
      第五节海明威
      考点 70 海明威生平与创作
      1.海明威主要作品【多】:
      《太阳照常升起》(“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考点 71《老人与海》※※※
      1.“硬汉子”形象:【2017.10】
      (1)是海明威小说中特有的人物形象,
      (2)他们的生存法则:“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3)代表人物有圣地亚哥等。
      2.圣地亚哥形象:【2015.10 论】
      (1)海明威所塑造的\"硬汉子\"形象的代表。(2 分)
      (2)其性格特点是坚韧刚强,勇敢正直,在□□上可以被打败,但在精神上绝对不可以被击垮。(4 分)
      (3)圣地亚哥坚持奋斗与抗争,体现出于硬汉的价值,维持了人的尊严和意义。硬汉子性格是海明威对
      待人类命运的基本态度的体现。(6 分)
      注∶要求结合作品进行阐述,否则酌情减分。
      3.分析《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义【简答/论述】
      《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
      首先,老人圣地亚哥作为硬汉子形象的代表,是人类精神的体现,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老人和大鱼的
      关系是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的理想而不懈地奋斗精神的写照。
      其次,大海象征着变幻无常的社会生活,鲨鱼象征着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狮子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第三,已进入老年状态的圣地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代表,他在自然的王国里历经挫折而奋斗不息,也是创
      作上已进入老年的海明威在艺术王国里奋力拼搏的象征。
      4.冰山原则【2015.4 名词/2020.8 名词】
      (1)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中提出的创作主张∶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
      露在水面上。(2 分)
      (2)创作风格简约、含蓄、凝练。(2 分)
      第十章 20 世纪文学 (二 )
      20 世纪出现了总称为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同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多】
      后现实主义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
      第一节概述
      考点 72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倡导者。
      柏格森:法国直觉主义哲学的代表。
      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建立了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将人意识分为“无意识”“意识”
      2 类。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考点 73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简答】:
      1、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个人的角度全面反抗社会。
      2、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出一种人们彼此隔膜、倾轧、无法沟通的可怕景象。
      3、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抱全面否定的态度。
      4、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非理性主义出发,抱以不可知论的态度。
      二.在艺术方面,现代主义文学的特色【2018.10 论述】:
      1、 表现主观自我,挖掘、展示人的心灵世界,具浓郁的非理性色彩和鲜明主观性、内向性、表现性特征。
      2、 善于使用象征、荒诞、意识流等表现手法。
      3、 大胆采用不合逻辑常规的表现形式。
      4、 把“审丑”、“览丑”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考点 74 多种文学流派的发展与主要特征※※※
      1.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特征:【2019.10 简】
      (1) 后期象征主义的象征主要是理性的象征。
      (2) 表现人物自我和内心的“最高真实”;
      (3) 采用象征、暗示、隐喻、联想等手法;
      (4)主张以“客观对应物”把作者思想知觉化”;强调诗歌的音乐性。
      2.表现主义【2017.4/2018.10 名词】:
      (1) 一战前后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2)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
      (3)广泛借鉴各种表现手法。
      (4)代表作家有卡夫卡、奥尼尔等。
      3.超现实主义直接脱胎于达达主义,代表作布勒东《娜佳》。
      4.意识流小说:【2015.10 名】
      (1)20 世纪 20 至 40 年代初在英国形成的文学流派。
      (2)主张“作家退出小说”、以“心理时间”表现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和主观感受。
      (3)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多】
      5.存在主义:【2018.4 名】
      (1)20 世纪 30 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的文学流派
      (2)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宣扬世界荒谬、人生痛苦。
      (3)代表作家是萨特、加缪和波伏娃。【多】
      6.荒诞派戏剧:【名】
      (1)20 世纪 50 年代兴起于法国的个反传统戏剧流派。
      (2)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之间是无法沟通的。
      (3)代表作家尤奈斯库、贝克特等。
      7.新小说派:【名】
      (1)20 世纪 50 年代产生于法国。
      (2)摒弃情节和人物,拼贴散乱的片断。以物代人,创立纯粹写物的风格。
      (3)倡导读者参与创作,重建小说的人物与情节。
      (4)代表作家克洛德·西蒙和阿兰·罗布-格里耶。
      8.“黑色幽默”:【2016.10 名/2020.10 名】
      (1)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小说流派。
      (2)“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
      (3)代表作家: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9.魔幻现实主义:【名】
      (1)20 世纪 60 年代成为拉美小说的主潮;
      (2)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揭露黑暗现实,带有原始色彩的魔幻感受;
      (3)代表作家有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鲁尔弗和加西亚·马尔克斯。
      第二节艾略特
      考点 75 艾略特生平与创作
      艾略特:20 世纪西方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文学评论家。
      因《四个四重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重要作品:《灰色星期三》(诗人转向宗教的标志)
      考点 76 《荒原》
      1. 1.《荒原》的思想内容:【2017.10 简】
      (1) “荒原”与“拯救”是基本主题。
      (2) 第一到第四章描写荒原景观,揭示现代人浑浑噩噩的生活。
      (3)第五章转向宗教拯救,以皈依宗教拯救西方社会。
      2.《荒原》的艺术特色:【简】
      2. (1)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创作。
      3. (2)独特的意象系列。
      4. (3)作品广征博引,大量用典。
      5. (4)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6. (5)语言创新,大量采用悖论的修辞手法。
      第三节卡夫卡
      考点 77 卡夫卡生平与创作
      1.弗兰茨·卡夫卡:表现主义代表作家,现实主义小说的鼻祖。被尊为“现代文学之父”。
      卡夫卡一生成就最大的作品:《美国》、《城堡》、《审判》、《变形记》
      《城堡》是最具“卡夫卡式”特色的一部小说。是一个有关现代人在荒诞世界中生存状态的寓言。
      2.《城堡》的寓意:【简】
      (1)有关现代人在荒诞世界中生存状态的寓言。
      (2)表现了人与社会冲突对立,现代人精神危机等主题。
      考点 78 《变形记》
      1.《变形记》的异化主题:【2016.4 简】
      (1)通过主人公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做出深刻揭示。
      (2)揭示了外在环境对人的挤压,如何使人失去自我,沦为“非人”。
      2.《变形记》的艺术特色。【简答】
      (1)《变形记》具有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融的特色。这主要体现为小说创作中现实与虚幻的有机结
      合、总体荒诞与细节真实的有机结合。
      (2)作者把荒诞的故事和真实的细节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荒诞的手法构建故事,表现人的异化主题;
      又以真实的细节描写增强故事的“可信性”和艺术吸引力。
      (3)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融,小说一方面采用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体
      悟,构建作品的意义世界,同时,也不拒斥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人物塑造、编织故事的艺术传统。
      第四节萨特
      考点 79 萨特生平与创作
      萨特:《墙》的主题:存在无可逃避。萨特由于《恶心》 这部作品而被誉为“法国的卡夫卡”。
      境遇剧:【名】
      (1)设置一个封闭式的环境,直接进入戏剧冲突。
      (2)让人物在特定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自由选择”的主题。
      (3)“境遇剧”又名自由剧,代表作萨特的《禁闭》。
      考点 80 《禁闭》
      1.《禁闭》的思想内容:【2018.10 简】
      (1)“墙”与“自由选择”的主题,
      (2)以荒诞的形式指明自由的重要性,
      (3)指明以行动改变生存状况的重要性。
      2.《禁闭》的艺术特色【简】
      (1)构思奇特,故事发生的场景被限定在“地狱”中。剧中人是三个死后相聚在一起的鬼魂。
      (2)成功地渲染了地狱境遇的极端特点。为剧中人互相监视预设了条件,这是人最无法忍受的惩罚。
      (3)戏剧的象征性。从舞台设计、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甚至人物台词,都具象征性寓意。
      第五节贝克特
      考点 81 贝克特生平与创作
      塞缪尔·贝克特堪称后现代文学的先驱者。1969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剧本《等待戈多》:“反戏剧”之称。
      考点 82 《等待戈多》
      1.《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2015.4 简】
      (1)两个流浪汉焦虑徒劳地等待,象征性概况了人类生存状况;
      (2)表现了人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无可奈何的心理;
      (3)戈多的象征意义是多重的,开放的。
      2.《等待戈多》的艺术特点
      (1)荒诞剧主要特征有:荒诞、抽象的主题;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2)《等待戈多》完全抛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作者采用的
      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
      (3)剧作用“直喻”的方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作者通过非理性的夸张,让舞台形象、灯光、道具
      “说话”,把内在的思想变为视觉形象,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
      第六节加西亚 ? 马尔克斯
      考点 83 加西亚 ? 马尔克斯生平与创作
      加西亚 ? 马尔克斯【2016.4 名词】
      (1)\"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2 分)
      (2)拉丁美洲作家。(1 分)
      (3)代表作《百年孤独》。(1 分)
      考点 84 《百年孤独》※※※
      1.《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简】
      (1)主要表现的是“拉丁美洲的孤独”。
      (2)通过百年间布恩蒂亚家族代人所经历的生命的流逝和种种挫折。
      (3)是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愚昧落后的真实写照。
      2.《百年孤独》的艺术特色:【2016.10 论/2020.10 简答】
      (1)魔幻与现实相结合。作家把现实与神话、传说、梦幻杂糅在一起。
      (2)象征、暗示手法的大量运用。
      (3)结合作品(如俏姑娘象征不可侵犯的美;带猪尾巴的孩子象征新老殖民主义和独裁者奴役下的畸形
      社会;大风暴象征不可战胜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力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