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马尼拉房间 ...
-
其中两个看起来都是亚洲人,两人里那个年纪更大一些的青年长者一张比较亲和又有点普通的脸。穿着一套方便活动的休闲服装。
另一个年轻的小女孩似乎只有13、4岁,看起来比较机敏警惕,颜值高得令一向被别人称赞为美人的单迩迩都惊叹了一下。她穿着一套蓝粉色的jk,脚上还是一双不方便活动的小皮鞋,似乎并不适合在这里活动。不过单迩迩本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就是了。
最后一个人是外国人,外表很有攻击性,属于那种走在大街上经过你身边都会让你紧张的类型。不过他顶着的一头乱糟糟的棕色卷毛莫名地让单迩迩联想到了某种犬类。
单迩迩在观察他们的同时,那三个人也在观察着她。不过他们之间这种互相打量的状态没有持续太久。
最先开口的是那个外国人,他介绍自己是某个机构的工作人员,名字叫汤姆现在在这个房间里的工作是做为刚进后室的新人的向导,帮助他们了解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并对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他让出了这个房间里唯一的一把椅子,示意单迩迩到椅子上休息,递给她一瓶水和一块面包。
单迩迩没有拒绝,打开瓶盖抿了几小口水,撕开面包的包装袋掰下一小块面包慢慢地放进嘴里咀嚼。
汤姆和其他两个人一起坐到了地上,那个青年说话了:“我叫李华,今年26岁。是除了汤姆之外第一个到的,大概从昨天上午就在这里了。”
那个小女孩也接着介绍自己:“我叫季安和,今年15岁,今年上高一。”
单迩迩吞下嘴里的食物插空说了一句:“我叫单迩迩,今年22岁,研一。”
接下来,在她吃完东西之前,其余的三个人没有再来和她说话了。直到汤姆估计她已经休息的差不多了,才继续向她介绍。
“一般这种时候能够幸运地来到这间房间的新人们会选择再等上两到三个同伴一起行动。当然,不是让你们重新回到原来的level0去,而是通过一个更简单,也更加安全的办法。”汤姆在这里卖了个关子,他拿出自己的手机向其他三人示意了一下。
在掏出手机后,单迩迩发现汤姆的手机里装着一个从来没见过的APP,图标上直观地标注出了“后室”的字样,让人一眼就能明白它的作用。
汤姆打开一个二维码,三人扫过后,手机里也开始自动安装这个APP了。
“这个APP主要有两个功能。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帮助你们在后室生存,你们每到达一个新的层级,它就会自动辨别周围的信息,并通知你们是否存在危险。另一个功能是记录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现象或是层级。当然,这个工作主要是由我们来做的,不过如果你们不那么幸运地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也欢迎对APP进行拓展补充。”程序安装完毕后,汤姆简单地进行了介绍。
听完介绍后季安和第一个提问:“这个程序里告诉我们的东西一定是正确的吗?”
汤姆露出了稍微有点欣赏她的表情:“这个问题倒是问到了点子上,不过在这个诡异多变的地方,没有谁敢保证什么东西会是绝对正确的。如果真的遇到了你认为无法相信它的情况,请自行判断吧。我只能说,它基本上不会出错。”
单迩迩没有继续提问了,毕竟剩下的东西最好还是要在实践过后才可以确定下来。
李华倒是对汤姆之前说的另一件事情更加敢兴趣:“那你之前说的更加安全的离开的方式是什么呢?我们是现在离开还是继续等一个人再走?”
“我说的办法就是通过不停地开合这间房间的门,直到出现通往下一层级的入口为止。”汤姆解答到。
其实在他说明之前单迩迩就已经猜到一些了。毕竟在这间房间里想要不注意到这些门都很难。这间正方体的屋子里前后左后四面墙上,每面墙上都有一扇门,一共四扇。
“那么你说的下一层级是指哪层?”单迩迩谨慎地提问。
汤姆回答:“一般来说出现频率较高且最安全的,就是level1宜居地带,当然也有卡出别的层级的可能性,我不建议你们贸然地进去,它们大多数都不安全。”
听完汤姆的话后,三人了然地点头表示理解。
接下来,四个人每人都选择了一扇门,开始了试验。不过出现“入口”的概率并不高,四人一起试了好久,只有李华那边出现了一次,而且是一个危险的入口。
不停地重复相同的操作让单迩迩感到有些无聊和疲倦,在这二十多分钟里,她一直重复这打开门,看到暗黄色的场景,再把门关上,然后等上几秒再继续开门的机械操作。
不过她很快就不无聊了。这次在单迩迩再一次打开门后,出现的并不是相同的暗黄地下室,而是她从未见过的黑白的社区。
社区里的人也是黑白的,他们彼此交流着,进行着各自的活动,门外的一切就像是开着倍速播放的电影,所有人都是极快地出现,又马上从场景中离开。可是单迩迩始终听不见任何声音,这场景就像是上个世纪的默片一样。
她招呼汤姆过来,然而连汤姆也说自己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情况,汤姆打开自己手机里的“后室APP”,用拍照识别扫描的方式,对着门外拍了一张照片,结果显示“未知层级”。
李华和季安和也围过来一起观察门外的情景,单迩迩对门外的情况有种莫名的排斥,而汤姆却因为发现了未知的层级表现得很兴奋。
几个人很谨慎地在门里观望着,如果说门外在上演一场话剧,那么故事情节实在是过于单调了。出现的看起来基本只是邻居间的交流和孩子的玩闹,没有发生任何特别的事情。
很快,几人就发现了一些规律,门外的故事似乎是重复上演的。以他们手机里的时间为标准的话,门外的故事大概是每四分半重置一次。
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门外的人就像是被设定好了活动的轨迹,只会重复这样机械性的动作。
不过不寻常的事物很快就出现了,这次是李华先出声的,大概就是在大家得出场景重置这一结论后,重复的第二遍中,李华发现了问题:“最开始那个和他妈妈一起出现的男孩子在他妈妈和邻居聊天的时候跑开了一会儿,在他再次出现后手里就多了一个气球。这次他手里的气球颜色是不是不一样了。”
由于那个男孩出现的时间太短了,而且在李华出声提醒后他很快就和妈妈一起离开了场景,所以四人并不能确定看起来是灰白色的气球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过既然李华有这样的感觉那当然也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大家纷纷把注意力放在了小男孩身上。
画面第三次重播的时候,这种变化已经很容易能察觉到了。原来接近白色的气球,现在看起来带了点淡淡的粉色。
这抹颜色看起来与这整个场景都格格不入的,这个气球看起来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这样违和的感觉很容易让人产生心里上的不适。
接着,在几人的观察下,门外的场景又重复了几次。每重复一次,单迩迩心里慌张的感觉就加重几分,她甚至想不管不顾地直接把门关上,把这一切恐惧的情绪挡在门外。
在重复到第七次时,小男孩手里的气球已经变成鲜红的颜色了。单迩迩这次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不安的感觉。
果然,这一次小男孩的妈妈在小男孩拿着气球回来后并没有像前面几次一样牵着他的手回家。而是用一种不正常的让人毛骨悚然的眼神死死地盯着小男孩手里的气球。
周围其他本来在交谈的“邻居”也停下了他们手里的动作,仿佛感应到什么似的,同时朝着小男孩的方向看了过来,在停顿了几秒后,迈着僵硬的步伐向小男孩围了过去。
这时,场景里的时间似乎和门里面这边的时间保持了一致,之前快速流逝的时间慢了下来。
小男孩似乎是被吓到了,他想要逃走。可是他的妈妈死死地扯住了他的胳膊。过了一会儿后,周围高大的成年人把小男孩严严实实地围住了起来,这边已经看不见他的身影了。
又过了几秒钟,人群散去后本来被围住的小男孩消失了。画面停顿了一下后,非常突兀地直接跳到了场景开头的画面。这次并不是和前几次那样走完所有剧情后再自然地重播,而是像一部放到中途的电影突然被调到了第一帧。
当场景再一次重现时,李华提了一句:“这次那个小男孩还会不会出现。”
单迩迩心里也在想这个问题,闷闷地回了一句:“或许吧。”
其他人都没什么交流的欲望,一直盯着门外的画面。李华本来也就是随口一说,并没有真的想要从同伴们这里得到答案。
答案很快就出来了。那个小男孩并没有再次出现,另外一个小女孩加入了这个场景,取代了小男孩的位置。
这个小女孩也同样的在中途离开了一会儿,并且再次出现后手里多了一个气球。不同的是这个小女孩手里气球的颜色逐渐呈现出黄色。
重复了几次后,她手里的那个气球完全地变成了明黄色。正当四人猜测她会不会和上一个小男孩一样消失时,她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行为。
这次小女孩没有直接回到她“妈妈”身边,而是向着单迩迩等人走来,然后在门口停下,犹豫了一会儿后,把手里的气球向着他们的方向递过来,并对着他们露出了一个微笑,像是要把手里的气球送给他们。
单迩迩是不想要这样来路不明的东西,至于其他人似乎也有自己的考虑,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门外的其他“人”也发现了他们,那些人脸上原本还在说笑的表情一下子都消失了,就像木偶一样,全都诡异地朝着他们的方向走了过来。
单迩迩毕竟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她吓了一大跳,身体反应快过了大脑,一下子就关上了门。
“喂!好不容易发现了未知的层级,我还有好多没有记录的东西,至少现在还不到关门的时候吧。”汤姆看起来很不高兴。
“你看不见那些‘人’在朝我们走过来吗?还是说你也想和那个小男孩一样消失?”单迩迩本来就一直事事不顺,心里烦得很,这下也变得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他们离我们还有好长一段距离,本来还可以多观察一下那些人的反应的。”汤姆不认同地反驳。
“这只是你们研究员的疯狂的想法,我们普通人会关上门才是正常的。”单迩迩瞪了汤姆一眼,或许在她眼里已经把汤姆视为不理智的疯子了。
季安和在一旁搭腔,对她的话表示赞同。
只有李华充当和事佬出来劝了几句。汤姆冲动过后也冷静了下来,单迩迩也没有因为他的话而太生气,所以两人很快就息声了。
在大家调整好情绪马上要开始继续工作时,单迩迩刚才关上的那扇门“吱呀”地响了一声,接着,似乎有人试图从门外进入这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