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
-
二叔公走上前,横眉竖眼不满的说:“月牙儿家的事情,自然有众位宗族亲人照料。哪轮得到你一个外人来指手画脚?”
不待钟扶印回答,他又走到卫越霁跟前,苦口婆心劝道:“月牙儿,你听话,这种不忠不义的人,我们与他少些往来!”说完,他斜着眼睛看了一眼钟扶印,鼻子轻哼了一下。
卫越霁微笑了一下说道:“多谢二叔公关怀。只是我与阿印一同长大的情分,是什么也无法比拟的。”
二叔公闻言有些尴尬,从卫越霁来到这里时起,他同她见面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反倒是钟扶印,因为与卫越霁年龄相仿,住的又与卫越霁相近,所以二人算是一起长大的情分。
钟扶印顿时间气势大了起来,连声说道:“是啊,是啊,我与月牙儿是一同长大的情谊。”说完,他垂下眉毛,低下声音再次说道:“再说,叔公,我的母亲,也是赵家人,我怎么能算是外人呢?”
听到这句话,二叔公与宗亲皆如被踩了尾巴一般跳起来,气愤的指着钟扶印的鼻子说道:“你自己干的好事!你倒是说说,你下山去,干的是什么勾当!”
钟扶印皱着眉毛,他今日无端受了好些气,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了。只见他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我下山,进了军营,为国效力,攘除奸凶!”
二叔公抚着垂下来的白须,冷呵一声,说道:“我等本是天越子民,你此番参军,竟是为了攻打自己的母国。我从前竟未发现你是如此沽名钓誉之辈!就你这样的作为,怎好说是我赵氏族亲。你父母双亡也就罢了,若是你父母在世,他们可会让你如此胡来!”
听到二叔公提起久不在人世的双亲,咬着牙的钟扶印渐渐红了眼圈。见状,卫越霁连忙开口反驳道:“二叔公怎好如此说!且不说阿印有追求自己前程的自由,若钟伯夫妇泉下有知,你们竟这番欺辱他。”
“月牙儿这么说,是要与我赵氏族人作对吗!”“是啊是啊,怎么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二叔公说的也是实话……”人群中突然沸腾起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无一不在讨伐他们二人。
卫越霁忽发有些心累,便摆摆手,说道:“今日我已累了,还请各位宗亲叔老,体谅小女,请先回去吧。”
说完,她盈盈施了一礼。
众人一看如此,都摇摇头,恨铁不成钢的走了。
很快,灵堂内就剩下卫越霁与钟扶印二人。
卫越霁弯腰甩了一下袖子,抚去草垫上的灰尘,抬头对钟扶印说道:“阿印,将就着坐吧。”
钟扶印垂着头坐下,一副伤怀又愤懑的模样。
卫越霁暗暗叹了口气,她虽来这时的年纪尚小,却也已知道如今兴明已经自立门户。可久居山中的人们不知道,仍已天越人自居,对于钟扶印参军攻打天越的行为是丝毫容不下的。
钟扶印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掀起眼皮,怯怯的问道:“月牙儿,你是不是也对我失望了?”
看着这样的钟扶印,卫越霁有些心酸,连忙摇摇头,回答道:“阿印,你想做什么,是你自己的自由。我也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
听到卫越霁这么说,钟扶印终于发自内心的笑出来了,他一笑起来一对酒窝若隐若现,卫越霁才发觉他现在也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连弱冠都不算是。
“对不起啊,月牙儿。我此番赶回来,是想安慰你的。却不曾想,反倒要你来安慰我了。”钟扶印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卫越霁噗嗤一声笑出来,轻轻摇头说:“没事,我已经好多了。”她顿了一下,说道:“只是,叔公他们说的话,你莫要放在心上。”
钟扶印嗤了一声,说道:“他们迂腐,不懂。月牙儿,此次我出去,见到了繁华的京都,你等着,边疆已经打起来了,待我上场杀敌,荣获功名,我就接你出去,让你看看这繁华盛世!”
他说着,眼睛亮亮的,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多年后,卫越霁还会想起这副模样。
“阿印有所不知,我也即将启程,出山进京了。”卫越霁说道。
钟扶印有些惊诧,想要问些什么,最后只是点点头,说道:“也好。你孤身一身待在山中也不是办法。”
“那你进京后,到哪去?”钟扶印问道。
卫越霁沉默了一会,说道:“寻亲。”说完,她似乎不想要钟扶印多问,便说起别的事情:“你近来,可曾见过小夜?”
这一打岔,钟扶印也忘了问寻什么亲,寻哪的亲,只连忙回答道:“没有,我自从出去后,再也没见过他。想来也有一年的光景了。”
卫越霁点点头,说道:“我本以为你在外头,碰见他的机会会大些。我近来两个月也未曾见过他。只是我要走了,若是他踏足此地,发现你我都没了踪影……”
卫越霁话没说完,钟扶印也知道了她的意思。小夜是几年前闯入龙吟谷的少年,这几年里,他们时常都在竹林旁的溪谷嬉戏打闹,彼此都有深厚的情谊。
小夜据说是为山脚下行宫的小厮,因为行宫鲜少有人居住,他才得以时常跑进山中游玩。
二人都沉默下来,他们之间的情分,莫不比青梅竹马更深,难道余生再无相见的时候了。
“小夜在富贵人家当差,你说,他会不会出言不逊,或者对主人不敬,出事了?”钟扶印犹豫的问道。
卫越霁说道:“他那个性子,但也不至于这样。”钟扶印对小夜的了解比卫越霁对他的了解要浅一些,在她看来,小夜并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相反,他心思细腻。
倒是钟扶印说起的“富贵人家”提醒了她,若是她在京都能够站稳脚跟,说不定能着手寻一寻小夜。
可是,寻到了又能怎么样呢?卫越霁突然想到了他们之间身份的云泥之别,又想起了那个爽朗的少年,心中不免有些苦涩。
思绪回笼,卫越霁说道:“这件事,日后再说吧。”
卫越霁站起身来,对钟扶印说道:“阿印,你先回去吧,战事吃紧,你也不好离开太久。”
钟扶印起身点点头,说道:“我确实得走了,军营在选拔,挑选去边疆的战士。”
“那,祝你如愿了。”卫越霁笑着说道。
*
三日后,呈都。
处理了余下的琐事,卫越霁终于站在了呈都的城门口。
只见民众熙熙攘攘,异常拥挤。
卫越霁随着众人所走的方向望去,发现在城门口的右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高台,高台旁垂下一块巨大的深红旗帜,上面写着:善粥。
她拦住一位行路悠悠的老人,打听道:“老人家,怎会有这么多人去领善粥?”
老人对她上下扫视一眼,发现她气质不俗,衣着得体,便回答道:“姑娘莫不是不知道?这些都是难民。”
“难民?”卫越霁惊异的问道,“这个时候,怎么会有难民?”
老人什么也没说,只是摇摇头就走了。
卫越霁随着人群走,走进了才看见旗帜边上还有两个小字:卫府。
她心中微微一动,隐约有了猜测,又不太敢相信这么巧。
“这卫宗正的小姐真是心善!亲自来布施善粥。”“是啊,卫宗正真是好福气。”“有这样的官家,也是我们天大的福气!”人群中隐隐约约传来这样几句交谈。
正当她抬头观察着上面站着的人的时候,台下一辆精致华贵的马车正掀起车帘一角,里面一双深邃的眼睛凝视着她。
“姑娘,我们老夫人有请。”一位身着鹅黄色衣裙的女子到卫越霁旁边俯身行了个礼,柔声道。
“可是认错人了?”卫越霁有些意外,她初来乍到,实在想不出有谁会找她。
侍女摇摇头,说道:“正是姑娘,还请姑娘赏脸,同小的走一遭。”
闻言,卫越霁点点头,说道:“也好,那请吧。”
侍女转身领路,领着卫越霁到马车前,垂头说道:“姑娘,我们老夫人在车上等候。”
小厮连忙放下一个脚凳,见状,卫越霁便踩着上去了。
马车从外面看精致低调,不引人瞩目。到了里面才发现另有乾坤,足足有一间耳房那么大,卫越霁偏头看车外,方注意到这是一辆八匹马车。
正中间摆放了一张檀木棕漆矮桌,矮桌四周放了四个软垫,其中北面的软垫坐着一个老妇人,想来,她就是侍女口中所讲的老夫人。
“来了。”老夫人开口说道。
她一开口,卫越霁就感受到一股莫名的熟悉,她抬起头,看向老夫人的脸,说道:“小女见过老夫人。”
卫何氏点点头,指着对面的软垫说道:“坐这吧。”
卫越霁依言走到软垫旁坐下,她垂着头,心中有了一番想法。
“你可认得我?”卫何氏开口说道。
“小女眼拙,还请老夫人告知。”卫越霁抬起头说道。
卫何氏眼中隐隐含着热泪,努力克制着不让声音那么颤抖,说道:“若老身,认得你的母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