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02 ...

  •   桌子上的大瓷盆里装了满满一盆土豆稀饭,盆边摆了六碗盛满稀饭的瓷碗,饭桌中央摆了一盘黄瓜炒蛋、素炒青菜和一盘自家做的萝卜干。袁书芳倒是想炒一份肉,但是腊肉挂的太高,她就是站在凳子上也够不着。
      “咦,大奶娃,这是你做的饭、炒的菜?”二舅母杨菊英一张长了很多斑点的脸凑近饭桌,眼里满是惊奇,“前几个月还为了喝鸡蛋汤笨的把鸡蛋打进水缸里,这才几个月时间就能炒菜了。二姐,你教大奶娃炒菜了?”
      袁母蒲秀英看了看眨巴着眼做羞愧状的袁书芳,眼里涌上一层笑意。前几个月,袁书芳嘴馋想喝鸡蛋汤,但她当时正忙着便把她赶到了一边玩,结果她自己拿了个鸡蛋做鸡蛋汤。可好笑的是她每次见她做蛋汤时只打一颗蛋再加点水放点糖汤变成了,便以为做鸡蛋汤就是如此容易,就把一颗鸡蛋打碎放进盛水的水缸里搅,鸡蛋被搅散后就舀缸里的水喝,结果……为着这事,袁书芳被家里的人取笑了好几天,后来还缠着教她做饭。
      老大虽然皮,但偶尔做出的傻事让人觉得可爱无比。想到这,袁母忍住笑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自家女儿第一次做的菜,点头,“有点咸,不过第一次做,很不错了。”
      袁书芳正在反省自己童年做的糗事——把鸡蛋打进水缸做蛋汤喝这种丑事是她五岁时做的,也就是说她现在刚满五岁,正值一九八八年。袁书芳记事很早,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对三岁以后发生的很多事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样很好,以后更多的糗事就可以避免了。正盘算着未来的袁书芳听母亲说菜有点咸,便泄气地扁着嘴。
      不是说袁书芳炒菜的手艺不好,而是八十年代的调味料不像后世那样偷工减料,她炒菜时按着后世的份量放盐和味精,结果在后世味道刚刚好的盐放到这里炒好的菜就太咸了。真是,回到过去生活单纯了些,连盐的浓度都精纯了些!

      二舅蒲碧文洗了手不声不响地配着青菜、黄瓜吃了一碗饭,然后又盛了冒冒一碗,而且里面全是能饱肚子的土豆。袁书芳倒不怕他胀着肚子,因为这些土豆都是自家种的,很香、很沙,不是大城市菜市场里摆着的个大但不好吃的土豆,她还记得她小时候都是把土豆、红薯当饭吃。
      “外婆,这个给你吃。”袁书芳把盘子里最后一块炒鸡蛋放到外婆碗里。
      外婆一愣,然后笑眯眯把鸡蛋移到了袁书芳碗里,“大娃吃,大娃今天很能干要多吃点。”
      袁书芳还想谦让,袁母笑着道:“大娃吃吧,明天晚上再炒个蛋好了。”
      袁书芳默默点头,“啊呜”一口把炒蛋吞下了肚。二十年后的土鸡蛋很贵,但现在……鸡圈里关着的鸡一天下十几个蛋,家里存储着的鸡蛋估计都有上百个了,大部分鸡蛋都拿给袁书芳和袁书铃两姐妹吃了。
      袁书芳一边端着碗小口喝着米汤,一边用眼角余光打量着家人。外婆还是那个和善、勤劳的外婆,只是看起来很年轻,很健康,也是,外公在她两岁多的时候去世,外婆现在才五十出头,只是外婆那将来害一大家子分崩离析的冠心病……慢慢来,还有二十年的时间来筹划;二舅仍然很沉默寡言,但还没有二十几年后那么惧内、斤斤计较……袁书芳用凌厉的眼光瞪了一眼正在大口吃喝的二舅母,就是这个女人,为了几个钱竟然把二舅关在家里整整一个月不让他去看重病的外婆。
      又把眼光转向正在替妹妹擦嘴的袁母,袁书芳眼光放柔。外婆生了七个孩子,妈妈上有一姐、一哥,下有四个弟弟,妈妈正处在不上不下的位置难免被外婆忽略,再加上家里穷,妈妈小时候读书读到小学二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带几个弟弟,后来更是靠自己的双手让三舅读完了高中,四舅初中毕业,二舅和五舅因为不喜欢读书也读完了小学。妈妈姐代母职养大了几个舅舅,可二舅和三舅却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见着母亲利落地把碗筷和桌子收拾好,袁书芳暗暗下定决心,这一次一定不会让母亲为了区区几个钱就对二舅、三舅下跪。

      吃过晚饭,几人坐在堂屋里道道东家长、西家短,袁书芳也不动声色地听着邻里八卦。说是邻里,其实这大源村的人相互少有来往,因为大家都住在山上隔得又远,串门太花费时间了。山脚下公路边倒是人丁兴旺,但那住的都是这个年代来说家里有点闲钱的人,人家根本不欢迎山上的人到他们那里串门。
      “明天一大早蒲碧树就该回来了,也不知他带去的山草药能卖几个钱。”外婆叹息着说。
      “上一回逢场(即赶集日),我去收购站问了,干的过路黄(广元当地的一种药草)三毛钱一斤,哥哥带去了至少十斤,换回的钱够交老五的学费了。而且二郎庙那边的收够站兴许比竹园坝的收购站收的要贵些,哥哥拿回的钱会更多。”袁母安慰着忧心的外婆。
      “妈,等这周星期天老五回来就让他每天晚上回来睡吧,不要去打搅大姐和姐夫哥了。”一直当着闷葫芦的蒲碧文沉声道,“姚家是大户人家,老五天天在人家家白吃白睡会害大姐被说闲话。”
      杨菊英不以为然道:“老五就是在姚家住个几天,他们姚家那么多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老五住进去。”
      外婆叹了口气,“老二,你明天带些米面去姚家,虽然姚家不缺房子,但老五一天三顿都在姚家吃,姚家人哪会不说闲话?”
      蒲二舅点了点头又当回了闷葫芦。

      从几个大人的话里,袁书芳渐渐知道蒲家的几兄妹现在正在干什么。大姨已经为姚姨夫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比五舅还要大几个月;大舅脑子不好用,有时候老实到笨拙,所以直到快年满三十都还没有成家,现在去了二郎庙卖草药;三舅在广元县读高二,一学期才回家一次;四舅在竹园坝读初三,一个月回家一次;五舅在金子山乡读小学六年级,一周回家一次。
      袁书芳按下到嘴边的叹息,今年夏天,四舅和五舅都要辍学回家了,五舅是不想读书,四舅大概是为了供三舅念高中读大学吧,可是一年后三舅根本没能参加高考,因为高考的那一天他生病了。袁书芳悄悄撇了撇嘴,以三舅的人品来说,她一直怀疑他在高考那天生病是故意的——他一遇到自己承受不了的压力就生病,因此她有理由怀疑他。

      聊完了八卦,夜已经很深,大家都打着呵欠往自己的卧房走去。
      摇来晃去的油灯下,袁母正在一边缝补两个女儿衣服上的破洞,一边柔声哄着两个孩子睡觉。
      看着昏暗的灯光,袁书芳暗自皱了下眉,因为蒲家和大源村村长有矛盾,直到一九九三年袁书芳母女随袁爸离开这的那一年蒲家才通电。翻了个身,袁书芳睁着亮晶晶的双眼望着袁母:“妈妈,快上床睡觉,你明天还要下地干活呢。”
      袁母补着衣服头也不抬轻声道:“大娃快睡,妈妈补好了这件衣服就睡。衣服补好,你明天才有穿的。”
      袁书芳没有说什么,只是再次翻过身,滚烫的泪水无声落下。妈妈独自把她和妹妹拉拔到十岁,真的好辛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00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