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举家进京 ...
-
第二章:举家进京
次日上午
“哥哥,哥哥,”柏忻轻扯着柏朝的衣袖,“你能不能晚点上京?忻儿不想让你走~”
此前柏朝为了进京赶考离家三年,柏忻和柏溪只见过一次柏朝,那次还是乘着舅舅进京赶货才有机会一见,也就是说他们三年只见一回面。
你问弟弟柏溪都17岁了,还不参加科考吗?当然不。柏溪继承了很多柏老爹的武学天赋,却丝毫没继承柏阿娘的智慧细胞。但是现在科举还没设武举呢,所以他此时可以说是毫无用武之地。
“忻儿,别一直缠着老哥啦,烦不烦啊,再说,你缠着有用吗?都说皇命不可违,老哥可是皇帝钦点的状元郎啊,是要去翰林苑当值的。”柏溪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嗑着瓜子,又嘀咕着“虽然是个傀儡皇帝。”
“小溪说得对,忻儿要乖乖的,”柏重华也就是柏朝揉了揉小妹的脑袋,然后他又走进柏溪,压低声音对他说:“你且休要胡说,圣上可不是我们能议论的,你也不小了,也要懂得点什么,可千万要当心隔墙有耳。否则脑袋难保啊。”话罢,他顺手戳了一下柏溪的眉心。
“行吧行吧,但我还是想说,嘉世本就窝囊还纨绔不务正业,任由外人控制皇权,欺压百姓,可不就是傀儡吗?再者老哥你就是多心,这里又不是京城,哪来的那么多‘隔墙有耳’”接着往空中扔一颗瓜子,张嘴,接着,来回好几个,一颗都没掉。
“溪哥哥,你怎么做到的!?教教我呗~”柏忻此时又把目光投在了柏溪身上,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看的柏溪直发慌。
看到柏忻的注意力转移到柏溪身上,柏重华只得暗自摇头,‘果然还只是一个小孩儿。’
柏重华伸出一只手,又揉了揉柏忻的脑袋,“乖,先去找你二哥玩吧,我去找阿娘商量些事情。”
“大哥不要总是揉我头发,要不然我好不容易梳好的发型该乱了。而且我再有一年就及笄了,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柏忻边说边用手打理发型。
柏重华眼底绽放出笑意,随后转身离去,留下弟弟妹妹在院里的葡萄藤下嬉戏。
“阿娘,午安。”
“是朝儿啊,怎么了?”钟芝放下手中的针线,抬头看着自己的大儿子,忽然发觉,柏朝昨日已行过及冠礼了,他已经这么大了,她却觉得仿佛昨日他还在牙牙学语,还在蹒跚学步,不禁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都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虽然自己的大儿子并非第一次离开家,但她还是舍不得。柏重华此次离去,是要到朝廷里任职的,不知道他何时才能归家。虽然说颍川郡距京城并不远,但架不住现在的京城形势复杂,他这一去,定杳无归期,他们母子再难相见。
所以啊,她只能在儿子临行前,再多给他缝一件新衣,纳一双新鞋。
“阿娘,要不您和小弟小妹同我一起进京吧,您也知道现在燕国形势不妙,儿子远在京城,怕是无法照顾好你们,再说了您身体向来不好,儿子想在京城给您寻些名医。”柏重华走到庚芝身旁,双手放在她的肩膀上按摩。
庚芝凝眉,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阿娘,您就不要担心其他问题了,那都是小事。您儿子会解决的,莫忘了您儿子我可厉害着呢,儿子如今入了这翰林苑,日后可是要当宰相的人。不说多,他人且都要给儿子一分薄面吧。”柏重华抬头,不知凝视着什么,却只见他眼中迸出光芒,“母亲,儿子一定会找到父亲的。”
没错,少年柏重华从走上科考路,到现在连中三元入职翰林,一路顺风顺水,还从没遇到过什么挫折,所以他便志存高远,想要清君侧,拉下外戚梁氏一族,整顿朝堂,安抚百姓,治得天下太平,并且混个丞相当当。
他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别说,他这还没收到现实毒打的模样,还真有几分帅气。
但,现在的他永远不会知道,日后的他用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
“行,只要不会打扰到你。”趁着家中还有不少的银钱,她也想带着溪儿和忻儿出去走走,不能让他们总沉浸在父亲失去踪影的悲伤中。
“那我们明天去跟爷爷和大伯他们商量一下吧。”然后他们母子两个坐在屋里谈起了心,聊过去,也想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