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故事开始 ...
-
话说故事开始于天元二百年的夏天,各种势力盘根交错、疫乱四起,天下大势如同锅中沸腾的热油。
不过,此时的小宋村仍然是一片世外桃源,四面依山傍水,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鸡犬相闻的日子。
“雨过初霁,云消月明,痛痛飞飞~”八岁的小姑娘柳璟扎着双包包头,轻轻拍打着正在呻吟的奶牛。
女孩的声音轻柔,轻轻地一挥手,清风拂过,夹杂着点点雨滴,落在了奶牛身上。
可是奶牛的状况似乎没有好转。柳璟皱紧了小眉毛,沮丧地低下了头,翻看母亲留下的书籍,再次念出咒语。
“小璟,当你的内心是柔软的时候,才能有治愈的能力。”母亲的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她回忆着母亲的拥抱、母亲的微笑,在她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之下,奶牛竟然慢慢站了起来。
“太神奇了吧!我好厉害啊!”柳璟看见站起来的奶牛,乐得一蹦一跳的。
柳璟不知自己是何处人氏,在一个风雪夜里,尚在襁褓之中的她便被母亲带到了小宋村生活。
但就在两年前,村落里突发疫灾,她身为祝祷师的母亲用尽了祝祷之力,平息了疫灾,却也因此触发了陈年旧伤,导致殒命。
也就是那天,她的感应日降临,母亲用最后的灵力帮助女儿渡过了修行路上的第一大关,便不舍地合上了眼睛,留下尚且年幼的女儿独自面对这个世间。好在乡亲们知恩图报,愿意轮流照顾柳璟。
“小璟,你真是太厉害了!”正在柳璟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之时,有人突然把她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她吓了一大跳,转头一看,却是栅栏外路过的宋旸。
宋旸是柳璟的朋友,一个十一岁的少年,说起来,二人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情谊。
宋旸的父母也死在两年前的疫病中。但仔细论来,他们并不是病死的,而是被穷困所拖累。
两年前的宋旸病得奄奄一息,虽有祝祷师的治疗,仍需配以良药辅佐。宋家家贫,不过是没多少积蓄的穷猎户,
宋父宋母只好没日没夜上山捕猎,最后突发意外、跌落山崖。此后,宋旸便由他的爷爷照顾。
也许是因为都失去了至亲,两个孩子便渐渐靠近,成为彼此的莫逆之交。
柳璟听到了宋旸的言论,“嘿嘿”地笑了两声。她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其实也没有很厉害啦,也许就一点点厉害。”
宋旸了然地看着假装谦虚的柳璟,勾起了嘴角:“那当然很厉害啦,也许以后你可以拯救全村、不,全天下的牛。”
柳璟羞涩地捂住了脸,高兴得要原地起飞:“真的吗?那可是全天下的牛呢!全天下诶!我行吗?”
这时,正轮到照料柳璟的赵大婶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充满活力的牛,心里又惊又喜,乐得合不拢嘴,抱起柳璟就亲:“我的好孩子,何止是牛,你将来可以帮助全天下所有的人。”
看见栅栏外的宋旸,提着一大袋东西,便邀请他进屋坐坐。
“不了大娘,我要赶路去镇上。”小少年摇摇头。“你这么小的孩子,去镇上干嘛。”赵大婶不解。
宋旸昂着头认真地解释:“我要去镇上请祝祷师,让他过几日来帮帮我,我的感念日要到了。”
这片大陆上,每个有天赋的人的人生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极为特殊的一日,即为感应日。
在感应日降临的前一个月,他们的身上便会出现特殊的印记。这意味着他们将有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尽全家所能,为这个有天赋的孩子去寻找能请到的最好的祝祷师。
在感应日降临的时刻,是天地灵气与身体相连最为紧密之日,通过祝祷师的引导,选择最适合身体的灵气引气入体。
此后,他就可以从凡人变为能够沟通天地灵气的灵者,再通过修炼学习,选择成为一名主治愈、祝福的祝祷师或者主战斗、炼器的御灵师。
若是错过此日,便只能甘于平凡,成为最为普普通通的贩夫走卒。毕竟各行各业,哪怕只是上好
酒楼里的大厨,都有驾驭灵火的能力。
感念日降临得越早,说明天赋越卓越。有的人一辈子都在等待着这一天,有的人很幸运,早早的便得到了命运的馈赠。
赵大婶擦了擦自己的手,再摸摸宋旸的头:“哟,那可真是一件大喜事。先在我家吃饭吧,走路要走到什么时辰。去镇上的事婶帮你办妥。”
然后她便扯着嗓子往里屋喊:“当家的,午时过后捎上小宋去镇上。”屋里的男人长长地“哦”了一声。宋旸被赵大婶强行叫到屋里歇息。
赵大婶一边张罗午饭,一边嘀咕:“你和你爷也真是的,这么大的喜事,也不告诉我们一下,好让乡亲们帮帮忙。”
成熟的男子汉宋旸只好乖乖坐在一边,盯着脚尖,听着赵大婶的数落。乡亲们大多只是普通人,因此对能成为灵者的小朋友格外喜爱一点。
饭后,赵大叔驾着驴车准备载两个孩子一起去镇上。
宋旸原想从送给祝祷师的一大袋野菌、猎物中留下一只野兔作为感谢,却被强塞了一篮子鸡蛋和一耳朵对镇上的祝祷师一定要恭敬的殷切叮嘱。
就这样,两个小萝卜头搭车到镇上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