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五十三章 二合一 ...

  •   青空之上,水镜光屏的颜色由暗转白,亮度一分分上升,甚至在某一刻超过了太阳的光芒,宛如并行的双日般凌驾于头上。

      这不同寻常的黄昏,自然引来许多人抬头观看。

      在今日之前,城中童谣、说书故事、街头流言,已经将暨云城里发生的事传遍了。纵观边城上下,只有极少数人没听说过水镜显威,击退韩燧石大军的故事。

      在这个时代,普通平民的娱乐方式极其匮乏,一丁点新鲜的信息,几天内就会传遍街头巷尾,成为枯燥生活中的调味剂。特别是当这个故事和“神异”、“祥瑞”等元素沾边时,很容易就会成为当年的年度爆款。

      暨云城水镜的故事,听起来极度反直觉,也极度地抓人眼球。

      恒朝崇尚美姿容,云松之这个级别的国民美人,本来就很容易成为八卦焦点,更别提他还是云老将军的小儿子。像这种“八一八本地长官家里那些事”的诱惑,很容易让人觉得既然寻求刺激,那就贯彻到底好了,根本停不下来啊!

      两厢结合之下,这个新颖而离谱的故事,宛如“飞天意面神现身,当众赐福玛丽莲梦露,面条香甜可口,美女狂炫三大碗根本停不下来”一般,带着种诡异的魔性,以风暴席卷般的速度,传遍边城上下。

      如今,记忆中的故事,颜色尚未消褪。
      而那传说里的水镜,居然当真出现在了他们的头顶!

      一时之间,有人感慨这景象的神奇,有人立刻开始考虑起里面有没有投机的空间。
      “竟然真是棱角分明、如同凿破混沌的一面水镜,原来志怪传奇之言,竟不是愚夫凭空编造!”
      “水镜既然现世,想必有要旨传达。我等凝神细听,或许可得天人点化,成为一名传道人啊。”

      还有人只长了个八卦脑袋,一瞬间就脑补出了一个可以收录进太平广志的故事。
      “你们听说了吗,暨云太守云松之,其实是天上玉女思凡下界,误投了男胎。这水镜便是千里眼布下的耳目,为了抓捕玉女交差。那神仙也料不到玉女这一世投成男人,正顺着留下的气息,在姑娘妇人里面慢慢地找呢!”

      守着评论区动向,恰好把这条留言尽收眼底的云归:“……”
      工作期间,正好碰上别人当众泥塑自己亲爹,这感觉,怎是奇妙二字了得。

      在众人的议论中,发光体般的水镜亮到极点,也饱赚眼球到了极点。下一刻,濒白如雪的屏幕画面骤然一暗,换来满城上下一片惊呼!

      黑暗之中,一行字幕出现在水镜正中央。

      与之一同响起的,是系统电子合成的男声配音,旁白声充满磁性,大气沉稳,吐字发音十分标准。哪怕不认识屏幕上的文字,也决计不会错听配音的内容。

      “接下来为大家讲述的,是个曾经发生在某时某地的故事……”
      “那一年,倭人进犯,神州大陆遍地狼烟。为了保卫家园,在一个叫高家庄的地方,军民联手,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守战……”

      迎着大家紧张的目光,水镜电影,终于开场!

      电影甫一开头,镜头由远及近,缓缓拉近一处山岗。

      遥遥望去,只见大片大片触目惊心的鲜红,染湿了目光所及之处的大半土壤。待视野靠近,呈现出的画面就更是令人揪心。

      小小一处山坡上,竟然伏着大量尸体。那些死去的百姓手无寸铁,无论是青壮男丁,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亦或是妇孺儿童,都停止了呼吸,双眼空洞,尸首零落地倒在自己的土地上。

      而且,就像是专门为边城特供制作似的。这些死去的百姓之中,既有寻常布衣打扮的汉人,也有穿着本民族服装的胡人。

      与之相对的,则是一支光鲜亮丽的倭人军队。
      他们穿着统一制式的衣装,衣服针脚精致细密。一个个昂着脑袋,有说有笑地从尸体上踏过,时而踩在软绵绵的肉./体上,脚下传出“噗叽”一声让人骨头发酸的声音。在他们锃亮的皮靴之下,尸体未曾干涸的鲜血涌流而出,打湿漆黑的鞋面。

      几个倭人相互嘀咕着听不懂的鸟语。他们每说一句,屏幕就暂时定格,由开场时的那个男声翻译一遍,画面才继续进行下去。

      短短半分钟时间里,边城的老少男女,不分高低贵贱,已经全身心地投入进电影情节中。

      倘若有影视行业相关人员看了,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给出解释:
      这种开篇就放一个爆炸性镜头的艺术手法,被称作“炸场”,目的就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不管是枪林弹雨的大场面、互抽耳光的扯头花、亦或是帅哥洗澡大秀腹肌,都是编剧和导演为了实现收视率的狡猾手段罢了。

      但对边城的观众们来说,并不是这样的。

      像这种尸横遍野的场面,并不是现代人被特效和血浆片灌输出的娱乐剧场。这场面一直存在于上一辈人的口中、存在于二三十年前、甚至在当下,城池周边的村落,偶尔也会传出类似的流言!

      将被当做羔羊和犬马般屠戮的恐惧,本身就是悬在边关百姓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此时此刻,水镜里呈现的画面,便是把他们最担心发生的事情,在眼前变成了现实!

      转瞬之间,云归眼前的评论区,就被无数条蜂拥而至的留言挤满。
      评论刷新速度太快,几乎令人看不清具体字迹。

      “这是哪里又打仗了,又死人了?不是我们边城周围吧!”
      “孩儿他娘,快收拾东西!把家里的粮食都装带好,万一真打过来,我们跑着也方便。”
      “是不是要打仗了?要征兵了?要纳税了?要征粮了?”

      一字一句,足见乱世之下,人人草木皆兵,对战争怀抱一万分的畏惧。
      哪怕隔着光屏,观众们恐惧而急切的心情也扑面而来,毫不遮掩地糊了云归满脸。

      这样的表现,也在云归的意料之中。
      眼看情绪曲线一路上涨,在它突破阈值之前,系统就按照预定计划,切换了屏幕场面。

      紧接着,系统又连续广播数次:“这个故事,既不在当下,也不在在边城方圆千里之内。大家如今看到的,是一场已经结束的战争”。

      播报安抚得很是及时,承诺又做得非常清楚明白。
      如是者三,无头蚂蚱般团团乱撞的众人,终于被安抚下来。

      但已经被烧沸的情绪,总要有个倾泻的出口。
      大家虚惊一场,既不能怪自己反应过度,也不能怪天老爷突然放这吓人的东西。要责怪的话,当然就只有痛骂倭人一顿。

      而那水镜之中呈现的倭人,也确实值得一顿好骂!

      “当年董逆入京、曹贼屠徐的时候,狠毒也未尝如此。这倭人,怎么如此地不是东西!”
      “这是怎么一群猪狗不如的畜生,见到孕妇竟还要划破肚腹来看?世上竟有这样丧心病狂之辈!”

      边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胡汉杂居的现象尤其明显。
      也有胡人和汉人比邻而居,如今一同坐在门口观看水镜。

      汉人老爷子硬撅撅地站着,眼梢扫了隔壁搬出胡床坐的邻居一眼,对自己儿孙指桑骂槐道:“看见没有?这就是没心肝的异族东西!”

      这口沫横飞的呸声,落到对方耳中。胡族青年微微一愣,旋即默默地捏紧了自己的拳头。

      幸好,水镜上那令人怒火熏心的画面并未持续太久。
      随着镜头的变化,观众们很快就发现,在这铺满小山丘的尸首堆里,竟然小心翼翼地钻出一只小脑袋。

      幸存的男孩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死死地屏住呼吸,通红的眼眶里有水光映动就在他紧张地左右转动眼珠之时,镜头忽然光线一暗,却是一只皮靴从不远处跨了过去。
      “!!!”

      此刻,活下来的男孩的命运,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他会被发现吗?他会被杀害吗?他会像之前那个伤重又没断气的男人一样,被这群倭盗哈哈大笑着挑在刀尖上撕碎吗?

      幸而这男孩足够好运,竟然躲过了敌人的一波搜查。
      眼看倭人的队伍集合,已经开始向远处行军,男孩终于忍不住一跃而起,飞快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奔去!

      他的手脚是那样轻捷、声音是那样细微,奔跑而过的清风甚至不会让一只蚂蚁发觉。
      就在观众们欣慰地松了口气,感觉胸中那块大石头将要落下之际,一个倭人士兵忽然毫无预兆地转过头来!

      “被发现了!”
      “孩子快跑,孩子快跑!”
      “完了完了完了,这下子全完了!”
      预料到男孩的结局,甚至有人捂住了眼睛,不忍再看。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伏倒的尸首堆里忽然跃出一条人影,暴喝一声,死死地扼住士兵的脖子,掐着他一同摔倒在地上!

      这男人的体格十分瘦小,腿上原本就被戳出了一个婴儿拳头大的血窟窿。难为他此前一动不动,躺在死人堆里,连一声痛呼也不发出。
      可现在,为了掩护那个跑走的孩子,这马上就能脱困的男子,竟能挺身而出。

      他死死掐着士兵的脖子,带着对方连续在地上翻了几个滚。
      剧烈缠斗之间,镜头画面清晰地拍出了这勇者的面容。

      茂密卷曲的发须,隐隐透着一抹碧色的眼睛,一只高耸又鲜明的大鼻子。
      毫无疑问,这中年男人是个胡儿。

      “……”
      情节的发展,一时间超乎了观众们的想象力。
      大家对视几眼,竟然都默契地未曾发出什么声音。

      不远处,逃跑的男孩听见背后声响,连忙藏身在一棵大树后面,悄悄露出一缝视线。

      他看见身材枯瘦的胡儿张大嘴巴,带着鱼死网破的决然,一口咬住敌人的咽喉。
      他看见其他的倭人士兵把那胡儿团团围住,然后,七八柄未曾擦拭的刺刀,毫不留情地戳了下去。

      鲜血溢满整个镜头。
      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男孩积蓄已久的泪花,汹涌地脱眶而出。

      从男孩死死捂住嘴巴的自语里,大家听出来,原来男孩自幼就没了双亲,而那胡儿则是个丧妻丧女的老鳏夫。
      男孩父母在生前时,这胡族男子结下些交情,男人从小看顾着孩子长大,在孩子陷入窘境时就出手拉拔一把,是这男孩儿十分信赖的邻居大叔。

      士兵们杀死了胡儿,终于满意地整队离开。
      男孩儿飞奔到胡族男人的身旁,扶住他的脑袋,正欲替他合上眼睛时,却发现对方竟然还有最后一口气。

      男人翕动嘴唇,口角断断续续地涌出鲜血。
      他齿缝里还沾着敌人的肉屑,却一点儿也不像传说中吃生肉的不开化蛮夷那样面目可憎。

      胡儿虚弱道:“就知道……是你……”
      “夸吕大叔!夸吕大叔!”

      带着一缕碧色的眼瞳虚弱地合上,男人抬起一根手指,颤巍巍地指向了东方。
      “去东边吧……那里有黎明军。告诉他们,倭人来了……”

      伴随着音乐悲壮的尾调,男人吐出一口带着碎片和泡沫的脏血,在男孩怀里咽了气。

      男孩放平对方的尸首,替他把衣冠打理整齐。
      在两人的背后,只见青山如燃,一轮沉没如血的夕阳。

      “……”
      水镜之外,观看这个故事的胡族青年,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湿润了眼眶。

      他用余光瞥去,看见隔壁老头表情有些讪讪,非常大声地冷笑了一下。
      “异族人也没吃你家一口干粮!我们有情义的好汉子,碰上交心的兄弟、恩人家的小孩,不管是胡是汉,用命相救又怎么样!”

      “……”
      大概是他瞪着眼睛的模样着实煞人,又或许羞愧到无话可说。邻居一家连话也没回半句,就偃旗息鼓进了自家院子,把大门砰地关上。

      胡族青年独自在门口坐了一会儿,又转身回屋,提了一壶酒出来。
      “这姓夸吕的,倒是条好汉子,很值得敬上一杯……”

      迄今为止,水镜中的故事已经让边城的观众们的情绪在惊惶、愤怒、紧张、悲壮、叹惋之中转了好几个弯。

      然而,这还仅仅是故事开幕的序章。
      伴随着小男孩的视角,故事渐渐铺陈开来。

      没有车马替他代步,也没有商队能捎他一程,男孩凭借自己的双腿,按照夸吕大叔死前的指点,跌跌撞撞一路往西。
      草鞋磨烂了,那就赤着脚赶路。脚底长满了血泡,就在晚上的时候闭着眼睛一口气全部挤掉。

      在赶路过程中,男孩机缘巧合,从一名脱队迷路的倭人士兵手上,救下了一个胡人小姑娘。

      小女孩生着一双碧潭似盈盈生辉的眼睛,浓黑的两轮长睫弯弯翘起,像是两把扎得细密的小刷子。
      她虽然说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却非常地聪明机灵,善解人意。

      借着山林之便,这两个半大年纪的小鬼头,一个勇当诱饵,一个智设埋伏,竟然也和成年的倭人士兵缠斗了一阵。

      最后,十万紧急的关头,男孩急中生智,指着倭人背后大喝一声“黎明军”!分散了对方注意。
      小姑娘则悍勇地绝地反击,把倭人重重推入之前布置好的陷阱。

      当敌人落入陷阱,被两个孩子合力搬来的沉重石头砸死,戏外的观众们,也不由得替两个戏外的主人公长长地舒一口气。

      半夜三更,两个孩子背靠大树,互相依偎着对方的体温睡着,像是两只互相舔舐伤口的小动物。
      在这难得温情的画面里,一直跟随情节起伏的紧张心绪,终于得到了舒缓。

      有人忽然意识到,从最初男孩试图逃脱开始,除了几声哇哇乱叫之外,竟连平时最爱说话的闲汉,也顾不上唠叨自己那些碎话。
      “哎呀,这故事看得我心都怦怦跳,哪有余地说话呢。”

      直到此刻,男孩和小姑娘在睡梦中,将两颗小脑袋贴在了一起。
      观众们会心一笑,发出了善意的起哄声。

      按照恒朝习俗,不论男女,婚事都定得早,十一二岁可以准备议亲,十三四岁正好出嫁。就是云归,倘若她没经历暨云城那场围困,没有因战斗而穿越,家里也该为她张罗挑选夫婿的事了。

      “小子机灵,姑娘可爱。再过两年,等阿星和娜仁长大以后,再找到一个安生地界,我料他们二人必要结为夫妇的。”
      “郎情妾意,确实是天生一对啊。”

      即便是平日最为古板、最看不惯胡汉杂居的大家长,也不得不评价一句:“如此并肩作战的际遇,生死与共的情谊,倘若不娶了人家姑娘,便辜负了这位义烈女郎。”

      两个孩子背后,是凶残如狼的恐怖敌人;他们看向远方,是明暗未卜的飘摇前路。
      这一刻,在生死面前,门户和种族的区别,也被压制到无限小。

      两个孩子结伴上路,饿了就采摘野果,渴了就喝叶子上滴下的露水。过了几日,他们终于碰上了赶着骡马的商队。

      边城百姓看到这里,心中纷纷一喜。
      “可以搭乘的吧?”
      “阿星嘴甜勤快些,替这商队多做活计,哪怕只换来人家帮忙捎小半程也好。”
      “我看这商队里没有女眷,若有那缝补的活儿,娜仁应该能做。”

      就在大家以为,主人公即将迎来转机的时候,商队却给出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好消息是,他们愿意带上阿星一起上路。
      坏消息是,他们要阿星把娜仁扔下。

      “为什么!”
      男孩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这些日子来,他明显地消瘦了,原本还挂着几分肉的脸颊都凹了进去,一说话时,颧骨的存在就非常鲜明。

      商队粗暴地回答:“谁让她是个胡女!”
      “她是胡女不假,但她也是我认的妹妹。”
      “说不行就不行,她身上淌着的,不是我们的血。”

      娜仁在商队刺人的眼光中别过脸蛋,阿星挺起胸膛,一把将她拉到自己的身后。

      他大声道:“我的族亲邻居们,都被倭人杀了,在我眼前流出温热的血;她的阿爷阿娘,也一样被倭人杀了,带血的手印至今还沾在她裙角上。我的族亲和她的爷娘,流淌出的血一样都是红的、热的、无辜的,究竟有哪里不同?”

      “谢谢你们愿意收留我的好意,但这一路上,我和娜仁同生共死。倘若你们不愿接受她,我宁愿和她一起走。”

      即使商队再三挽留,阿星也毫不动心。
      看他们确实没有接纳娜仁的意思,阿星就牵着娜仁的手,一步步坚定地迈向远方。

      走了一阵,背后忽然传来脚步声。
      娜仁回头一看,是商队里一个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追上来。

      他先是分给阿星一包干粮。犹豫了一下,又从怀里掏出一颗饴糖,递给绿眼睛的小姑娘。

      “你们要去找黎明军?那应该朝这个方向走……”
      小伙子给两人指了路。
      临别之前,他特别嘱咐阿星:“听说最近野山出了个拦路的寨主,你们两个,多加小心吧!”

      所谓寨主,自然就是占山为王的盗匪。
      两人已经非常仔细,但阿星运气不好,正与他们下山的寨主撞了个正着。

      寨主见娜仁貌美,便要把她掳上山寨去。
      阿星和娜仁自然抵死反击。
      就在两人惹怒寨主,被打得伤痕累累,性命悬于刀下之际——

      咻——夺!
      一道破空风声自林中传来,羽箭好似散发着穿云逐月的银芒,只一下,就穿透了那匪首的脑袋!

      一行人从林中现身。
      他们虽然衣衫陈旧,却人人都干净整洁。
      无论男女,都自带一身让人看了十分亲近的正气,正值紧要关头,这一行人站在阳光之下,好似天上下凡的不败神将。

      匪徒们又惊又怒:“来者何人?!”

      为首的少年将军凛冽了眉眼,双臂之间挽弓如月。
      “不才,黎明军是也!”

      千呼万唤始出来,电影之中铺垫了整整半场的黎明军,此时终于现出真容!

      别说水镜里的小男孩阿星了。
      就连边城的观众,此时都忍不住升起一丝流泪的冲动。

      从故事开始,黎明军就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邻居大叔口中的黎明军,给了茫然无依的男孩一个前进的方向。
      倭人士兵被黎明军的名号吓得跌进陷阱,足见这军队的赫赫威名。
      商队小伙子口中的黎明军,是个和气、守纪律、与百姓亲如一家的美好形象。

      而现在观众亲眼所见,亲身所感,这黎明军,果然是名不虚传!

      盯着为首小将军的俊朗容颜看了一会儿,忽然有人发出一声疑问。
      “咦?这打头的小将军,看起来怎么有点面熟?”
      “我也觉得……有点眼熟?”

      最后,还是一位爽朗大娘道破天机。
      “这不就是那位常下来巡城的云小将军,云三郎吗!”
      “别说,水镜里的这位将军……跟他长得可真挺像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二合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